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对外的进出口贸易也是不断上升,在2009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出口国,之后又在2013年首次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不过,
根据世贸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在持续三年世界贸易第一之后,去年全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被美国反超。
世贸组织4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的货物贸易总额达到3.706万亿美元,中国为3.685万亿美元。美国的进出口额均同比减少3%。中国的出口额同比减少8%,进口额减少5%。
由于中国的进出口额的减幅都大于美国,所以中国未能保住2013年赶超美国而夺得的全球贸易额首位宝座。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被美国反超的原因何在呢?
当然有国内和国外的各种因素。主要
原因如下:
第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经济增长乏力,有些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产品市场,纷纷发起贸易保护主义。世贸组织在12日公布2016年全球整体的出口货物贸易额为15.464万亿美元,同比减少3.3%。进口货物贸易额同比减少3.2%,为15.799万亿美元。全球的总体贸易量在2016年同比增长1.3%,创下了2009年以来的最低。
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国际上各种贸易壁垒,尤其是贸易大国更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2016年中国共遭遇119起贸易摩擦案件
,平均每3天就发生一起,客观上肯定会影响到贸易额。
第二、中国各种成本的上升,拉升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中国此前作为发挥低成本优势的“世界工厂”扩大了贸易额,但现在工人的人工成本和地价暴涨齐头并进。不仅是外资企业,中国企业也出现了向越南等海外转移工厂的动向。中国海关总署表示,中国产品在发达国家的市场占有率正在降低。
第三、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
中国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欧元以及其他货币计价的部分,由于这些货币相对比美元都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因此以当期美元来计价,难免会出现账面上的减少。
第四、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
在2016年,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持续低迷的价格拉低了贸易的额度。
第五、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缩小。
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乏力,需求变得低迷;在加上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对外需要进口的商品减少。
第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中国现在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期间,新旧经济结构还处于调整期,
传统竞争优势正逐步消失,新的竞争优势培育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难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对此,商务部前部长高虎城表示,“发展进出口贸易根本目标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我们要看到,
中国依靠低成本发展外贸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不会以国内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盲目地扩大出口,与规模和速度相比,我们将更加关注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
尽管我国经济
还处于调整期,但是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以前中国出口商品绝大部分是消费品,现在正在走向消费品和投资品并重的时期。
2016年全年高附加值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增长超过5%,高技术含量的航天航空、光电通讯设备增长超过10%。
所以虽然我们的货物贸易额被美国反超,但是这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换档期。
美国仅仅货物贸易额比中国多204亿美元。在而且,2016年的中国的出口仍然占据全球第一位,比美国高出6435亿美元,顺差超过5000亿美元。
2017年展望
进入2017年,世界经济的增长仍然具有不确定性,世贸组织预测2017年的贸易量将比2016年增长2.4%。可能会受到经济环境、贸易政策和金融政策等的变化的影响,世贸组织认为变动幅度在1.8~3.6%之间。
对于,中国来说,挑战也是不轻的。
中国最大的贸易出口市场,美国,自特朗普上台以来就提出了具有保护主义色彩的贸易政策。其次,欧洲、日本等国家在2017年相继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依然用‘替代国’身份来针对中国,这将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国际上,英国脱欧也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增长态势。
虽然挑战不轻,但是我们的增长动力也是很足的。商务部前部长高虎城表示,从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来分析,2016年我国外贸虽然呈现的是负增长,但回稳向好的趋势却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全年进出口降幅小于2015年——2016年进出口总额24.3万亿元,下降0.9%,降幅比2015年收窄6.1个百分点;
其次,季度进出口由降转升,四个季度进出口分别为下降8.1%、下降1.1%、增长0.8%和增长3.8%;
第三个方面是国际市场份额企稳回升,上半年国际市场份额为12.8%,前三季度已经回升到13.1%;
最后是出口、进口数量全部实现正增长,全年出口数量增长0.1%,进口数量增长3.1%,贸易额下降主要是一些商品价格长期的低迷造成的。
结语:
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将走上一个新台阶,
中国以后的贸易将不再是低附加值的产品,而是数量与质量的同时增长。中国出口的商品将逐步从低端向高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