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唧唧堂
唧唧堂学术管理分享平台,更好的学术阅读与写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  ·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圆满完成春节期间网络和数据安 ... ·  昨天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  ·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圆满完成春节期间网络和数据安 ... ·  昨天  
知乎日报  ·  知乎瞎扯|你捡过最大的漏是什么?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票房已突破 26 亿,如何评价《唐探 1900》?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唧唧堂

唧唧堂:PR 心理学评论2024年4月论文摘要

唧唧堂  · 公众号  ·  · 2024-06-04 22:50

正文

组合性心理表征的概率起源

通过简单离散特征的组合来表示复杂现象是人类认知的一个标志。但目前尚不清楚离散特征是否以及如何有效地表示环境中复杂的概率结构。本文引入了信息论工具来量化特征表示相对于概率模型的保真度和效率。在这个框架中,当知道特征的值能够减少对世界真实状态的不确定性时,一个特征或特征组合被认为是“忠实的”。在单一维度中,如果特征的值与概率模型中的不同类别同构地对应,那么这个离散特征就是忠实的。但在多维度中,情况更为复杂:每个特征的保真度取决于特征从基础分布投射到多维特征空间的方向。更有趣的是,分布可能更有效地通过投射特征的组合来表示——即组合性。对于任何给定的分布,可能存在各种组合形式(特征和组合规则),这些形式可能相当不同,涉及不同程度的保真度、不同数量的特征,甚至不同的诱导规则。本文提出了组合表示的三个具体标准:保真度、简洁性和鲁棒性。信息论框架为研究人类心理表征中的组合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颖且潜在有用的视角。

Feldman, J. (2024). Probabilistic origins of compositional mental representations. Psychological Review, 131(3), 599–624. https://doi.org/10.1037/rev0000452


基于信号检测的面部匹配信心-相似性模型

人脸匹配是指判断两张(或更多张)人脸图像是否属于同一个人或不同身份的能力。人脸匹配对于高效的人脸识别至关重要,并在护照控制和目击者记忆等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尽管进行了大量研究,控制人脸匹配性能的机制仍然不甚明了。此外,迄今为止,许多研究人员仍然认为匹配和不匹配条件由两个独立的系统控制,这一假设可能阻碍了统一人脸匹配模型的发展。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不等方差信心-相似性信号检测的统一模型,以更好地理解匹配和不匹配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信心和相似性因素的关系。为支持这一信号检测模型,开发了一个二项特征匹配机制。该模型能够解释人脸识别中同一身份内和不同身份间的变异来源,并解释了诸多人脸匹配现象,包括匹配-不匹配解离。该模型还能够产生关于信心和相似性及其与准确性复杂关系的新预测。在三个实验中,该模型与六个替代竞争模型(其中一些假设离散而非连续表示)进行了对比测试。数据分析包括分层嵌套模型拟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和信心-准确性图分析。所有这些分析都为基于信号检测的信心-相似性模型提供了有力支持。该模型表明,人脸匹配性能的准确性可以通过所描绘人脸的相似性/不相似程度和决策信心水平来预测。此外,根据该模型,信心和相似性评分高度相关。

Fitousi, D. (2024). A signal detection–based confidence–similarity model of face match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131(3), 625–663. https://doi.org/10.1037/rev0000435


处理速度和执行注意力解释智力

处理速度和执行注意力的个体差异一直被认为是解释认知能力个体差异的原因,特别是一般智力和流体智力(Engle等,1999;Kail & Salthouse,1994)。这两个概念在科学心理学中有着悠久的智力研究历史。本文试图描述这些概念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它们与智力的关系。同时,本文还旨在确定处理速度和执行注意力在解释智力个体差异方面的理论竞争程度。我们认为,注意力是解释人类智力差异的更基本机制。

Mashburn, C. A., Barnett, M. K., & Engle, R. W. (2024). Processing speed and executive attention as causes of intellige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131(3), 664–694. https://doi.org/10.1037/rev0000439


成熟的频率辨别缺陷可能解释发展性语言障碍

在发育性语言障碍(DLD)儿童中,广泛观察到了听觉感知缺陷。然而,这些缺陷的性质及其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了言语和语言问题仍存在争议。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假设基底膜成熟的中断可能会阻碍从脑干到皮层的听觉通路的优化,限制高分辨率频率敏感性以及自然言语的有效光谱分解和编码。为证明这一假设的合理性,本文展示了一系列计算模拟,这些模拟涉及训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来编码、识别和检索自然语言的过程。这些神经网络构建在生物学真实的内耳模型之上,这些模型被开发来模拟人类耳蜗功能。本研究的关键创新在于,这些模型的成熟速度被设置为随时间变化。延迟耳蜗成熟在多方面定性地复制了语言学习困难者的语言行为和神经生理特征,导致了(a) 语言习得过程延迟,(b) 口语词汇识别准确性降低,(c) 词汇查找和检索困难,(d) 模糊和交叉的语言编码以及未成熟神经优化的特征,(e) 工作记忆和注意力缺陷的出现。这些模拟展示了一种初级成熟频率分辨缺陷可能对早期语言发展产生的许多负面连锁效应,并为未来研究儿童语言学习困难中听觉处理缺陷的性质和代价生成了精确且可测试的假设。

Jones, S. D., Stewart, H. J., & Westermann, G. (2024). A maturational frequency discrimination deficit may explain 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 Psychological Review, 131(3), 695–715. https://doi.org/10.1037/rev0000436


违背预期范式:概念概述

35年来,违反预期范式一直被用于研究生命前三年中预期的发展。广泛的预期类型已经被研究,包括物理、心理、社会道德、生物、数值、统计、概率和语言预期。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这一范式被广泛使用并为心理科学贡献了许多开创性发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尝试提供一个详细和深入的概念概述。在这里,我们试图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关注这一范式的基本原理,并讨论其随时间的演变。然后,我们展示了婴儿注视行为的改进描述,结合丰富的脑和行为测量方法,如何帮助我们加深对婴儿对违反预期反应的理解。接下来,我们回顾了这一范式的优势和局限性。最后,我们讨论了多年来针对这一范式的各种挑战。贯穿始终,我们的目标有两个。首先,我们希望为对这一范式感兴趣的心理学家和其他科学家提供关于其理论起源和发展的知情且建设性的分析。其次,我们希望总结这一范式迄今揭示的关于婴儿如何推理事件,以及在实验室内外对意外事件的惊讶如何通过促使婴儿修正其对世界的工作模型而导致学习的相关发现。

Margoni, F., Surian, L., & Baillargeon, R. (2024). The violation-of-expectation paradigm: A conceptual overview. Psychological Review, 131(3), 716–748. https://doi.org/10.1037/rev0000450


理想化和贬值的社会推理模型

人们经常形成极化的信念,将对象(如自己或他人)赋予明确的积极或消极品质。在临床环境中,这被称为二分思维或“分裂”,并且是几种精神疾病的特征。在此,我们引入了一个分裂的贝叶斯模型,该模型参数化了将对象僵化地分类为完全“坏”或“好”的倾向,而不是灵活地沿着连续尺度学习倾向。与之前的描述性理论不同,该模型对二分信念如何在新信息的影响下出现和更新做出了定量预测。具体来说,该模型解释了分裂如何在情境中依赖性表现出来,但在时间上却具有稳定性。该模型的一个关键特征是,通过合理地将反证归因于外部因素来巩固贬值和/或理想化阶段。例如,当另一个人被理想化时,他们不完美的行为会被归因于不利的外部环境。然而,足够的反证可以触发极性转换,产生双稳态动态。我们展示了该模型可以拟合实证数据,以测量个体对关系不稳定性的易感性。例如,我们发现,对他人是“好”的潜在类别信念解释了健康参与者对善意他人相比于恶意他人的更少变化和更确定的性格印象。相比之下,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参与者的性格印象显示出显著更高和更对称的分裂。该生成框架为在心理治疗环境中建模振荡关系和情感动态提供了应用可能性。

Story, G. W., Smith, R., Moutoussis, M., Berwian, I. M., Nolte, T., Bilek, E., Siegel, J. Z., & Dolan, R. J. (2024). A social inference model of idealization and devalu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31(3), 749–780. https://doi.org/10.1037/rev0000430


唧唧堂学院推荐订阅


以下专栏及课程,安卓手机用户可通过下方小程序链接订阅,苹果手机用户请通过文末“阅读原文”链接访问唧唧堂学院H5页面订阅。


论文导读


**心理学**

心理学论文导读会员(年度)

2024心理学论文导读600篇

心理学百篇热门论文导读专栏(2023年第2期)

心理学百篇热门论文导读专栏(2023年第1期)

心理学百篇热门论文导读专栏(2022年第2期)

心理学百篇热门论文导读专栏(2022年第1期)

人工智能主题论文导读专栏


更多心理学论文导读专栏请访问

唧唧堂学院


方法班课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