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透漏点消息
喜欢优雅的搞事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透漏点消息

北大女孩为爱自杀事件,没那么简单

透漏点消息  · 公众号  ·  · 2019-12-12 22:5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天一篇出自南方周末,名为《“不寒而栗”的爱情: 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文章爆红网络。

文中充斥着「北大、非处女、精神控制、辱骂、自杀」等一系列刺眼的词着实吸人眼球。


还不知道此事的,我来简单描述一下。

北大法学院高材生包丽,就是这个故事的女主角。 包丽出身于广州一个商人家庭,今年在北大正读大三,而早在 2017 年时结识了同为北大的高材生现在的男朋友牟林翰,也就是故事的男主角。

那时包丽在校学生会文艺部,而牟林翰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 因为同在学生会共事就慢慢认识了,后来随着牟林翰当选为校学生会分管文体活动的副主席,包丽则任文艺部部长,两人的交往就更加频繁了。

慢慢的两人就相互有了好感,也有了更多的合作。 期间牟林翰还建议包丽去接近当时的学生会主席,并给了一系列的私下套路建议,深获包丽的信任与好感。

后来虽然包丽竞选失败,但两人感情却越来越好,包丽对牟林翰是知无不言无比信任连自己跟男朋友的很多隐私都给牟林翰说,再后来两人各自与原来的男友、女友分手,也就是在 2018 年 5 月左右两人走到了一起。

然而这只是故事的开始,也是包丽噩梦的开始。。。

据文中所述,从两人正式交往开始到今年 2019 年 10 月 9 日服药自杀,一年时间里,包丽不但感受到了牟林翰的更多优秀品质,也感受到了牟林翰的暴脾气、严重处女情结、强烈的占有欲及 PUA 级别的洗脑术。

致使包丽从一个曾经朋友眼中自信、坚强的女孩慢慢的变为了一个彻底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是垃圾,称呼自己男朋友为「主人」,自己的角色是一条狗。 为了给男朋友牟林翰证明自己的忠诚与负罪感,竟然答应了牟林翰去做「绝育手术」。

最后慢慢的一步一步走向了自杀。 自 2019 年 10 月 9 日服药自杀昏迷后,至今一直躺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再也没醒来,其实一个多月前,医生已经向家人宣布其「脑死亡」。

包丽妈妈认为是女儿是因为牟林翰逼死的,找了很多相关女儿生前的聊天信息、微博等证据。

也就有了上面说的南方周末这篇爆款文。

其实,初看这个标题与事件描述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这牟林翰简直就是个邪恶的禽兽啊,用正常人的思维根本就理解不了他的行为。

但是再细细品读一下整个事情的描述与来龙去脉,又感觉疑虑重重。


01

事实到底是什么还不好说


其实「真相」才是这世上不变的东西,其他的所有都不可靠。

这种事只有当事人最清楚事实的真相,可是其中的一个当事人已经自杀了。 而另一个又不愿意多说,估计说了也没人相信,舆论目前来看几乎是压倒性攻击男方。

现在并没有权威机构官方的调查公布,只是南方周末的一篇叙述文又何尝不可能有消息偏差呢?

文中大量的叙述都是通过包丽的妈妈、同学,以及一个记者的口吻来说,而且也并不是站在中立面叙述,文中多少也掺杂了一些「带情绪化」的用词。

所以说不准的事,咱就先不下断论,更不能带节奏,万一带错了怎么办。


02

感情问题真是个大问题


人,本来就是情感动物,人跟机器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情感。 而感情这个东西真的很神奇,可以弱到没有在意,也可以深刻到左右你的思想与生命。

别的不说,世界上三大教,以及其他神奇的三九流教不都是在掌控人的情绪与思想吗? 就算那些所谓的邪教不都是打着拯救人类的旗号打擦边球,整体向上的同时连夜走偏路吗?

而今天这个例子,真假不说。 如果真如所述,那这男孩的心思可就真不简单了。 这可以一个几乎所有爸爸妈妈们喜欢的好学生啊,能考上北大,还在北大如此多的优秀人才中能突出,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但是如果背后真是他在一步步用常人无法理解的套路在行事,那可就真是变态了。 真有点 PUA 的意味了。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这个 PUA 是什么玩意?

姑且我这里简单普及一下吧:

PUA 全称是(Pick-up Artist),字面上看叫搭讪艺术家,源于美国。

是一种通过系统化搭讪、吸引、联系、升级、直至发生两性关系或榨取钱财,甚至教唆自杀的东西。


男主这些种种行为,更像是一种变态


03

我说啥来着


真如我怀疑的那样这件事没那么简单吧?

我看了一眼,就在刚刚被我提出质疑的南方周末的那篇爆文帖已经自行删帖了。 也许他们自己也觉得哪哪不对劲吧。


我们等待权威官方对此事件的进一步追踪吧


坚持发声!
长按关注看我优雅的搞事情


「在看」,转发都是一种支持


写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