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沃斯参会期间,我接受了FT中文网主编王丰的视频采访。
在本届达沃斯论坛上,《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教授提出,我们也许是最后一代掌管这个世界的人类,尤其是当AI技术开始和生物技术结合,开始介入基因编辑时,AI可以制造出拥有心智的怪物。
我认为,这个观点过于夸张,在科学上没有依据。针对赫拉利另外一个“极为危险”的观点,我也做了回应。
本视频来自FT中文网
以下根据视频内容整理:
人工智能的两个极端,
都是不负责任、充满误导的说法
在本届
达沃斯论坛上,我发表了很多对
人工智能
的看法
,之前也在《金融时报》、《纽约时报》等
媒体上
发表了
多篇
评论文章,讨论人工智能问题。
我认为
,
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更成熟的阶段,而业界对这个技术的讨论,已经得出一些很清晰的结论。
让大众了解这些结论非常重要,因为人们很容易掉进某些
知识
“
陷阱
”
中。一些说法过于耸人听闻,比如技术奇点、机器控制人类。
反过来另一个
极端
的说法是,
AI不会带来任何变化
。它会创造更多工作,一切都很美好,我们会迎来
“人机共栖”
的时代。我觉得这些说法都不合适、不准确、充满误导,背后有隐秘的利益驱动。
对于人工智能,我们眼下最需要讨论的问题是,
AI只能在单一领域发挥优化作用
,它的确非常强大,能助力人类,但
更有可能取代人类技能
,我们得接受这个事实,为15到20年后人类技能被AI取代做好准备。我们的确还有15到20年,但这个时长只是工业革命的三分之一。
同时,因为AI只是一种
优化器
,它并不能取代人类的
创造性
,
AI没有情感、没有自我意识,只有有限的灵活性
。人类还可以胜任和创造出大量工作。
人们非常需要了解这些关于AI的真相,所以我在很积极地传播这些真相。当然围绕AI,还有很多其它重要议题,包括
安全、隐私、贫富差距加剧
,这些问题都值得讨论,还包括
歧视问题
。
在
达沃斯论坛上,
《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教授在演讲中
提到
,我们也许是最后一代掌管这个
世界的人类
,
尤其是当
AI技术开始
和生物技术结合
,
开始介入基因编辑时,
AI可以
制造出
拥有
心智的怪物
。
我认为这个观点过于夸张,在科学上没有依据,要如何把信息插入大脑?我们还不清楚。当然我认同,像
基因编辑
这样的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一样,都是影响深远的技术突破,肯定会带来变化。
赫拉利教授作为一位历史学家,他擅长的是历史研究和写作,科学不是他熟悉的领域。他在书里预测会出现一个
“无用阶级”
,这个观点
极为危险
,可能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我觉得把任何人称作“无用”都很不成熟,也绝不正确。
我认为人类有存在的意义,有很多事情AI无法做。
人类有同情心、有爱心、有创造力、可以合作、有灵活性、可以解决复杂问题,这并非AI能够做到。
我以一个AI科学家的身份这样说,我的AI科学家朋友们也都这样认为。我们不应该让非专家来制造这样的大规模恐慌情绪,也不应该这样有失尊严地给任何人打上“无用阶级”的标签。这是不负责任的、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