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健康生活方式包含了健康饮食的内容,指南推荐低盐饮食中海饮食和DASH饮食等。我国武阳丰教授团队的研究也推荐适合我国老年人的中华美食中的健康饮食类别。然而,健康饮食与死亡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较少。近期,Journal of Nutrition, Health and Aging杂志发表了一项来自西班牙的老年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了这一话题。
研究者分析了597名65岁及以上成年人的基线数据,这些老年人参加了一项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并在12年的随访期间记录了死亡情况。研究者使用标准的食物频率问卷来估算对三种基于证据的植物性食物群(PVG)饮食模式的依从性,分为三个等级:PVG模式(gPVG)、健康型PVG模式(hPVG)和不健康型PVG模式(uPVG)。PVG模式结合了12种食物组的数据,包括7个植物性食物组和5个动物性食物组。hPVG和uPVG则包含了18个食物组的信息(新增了4个食物组,并对2个食物组进行了细分)。研究者采用Cox回归模型来估算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CI),并对相关协变量进行了调整。
研究结果显示:在12年的随访期结束后,中等程度遵循hPVG模式与较低的全因和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率相关,而高度遵循uPVG模式则与较高的全因和CVD死亡率相关。与依从性最低等级的参与者相比,依从性第二等级的hPVG模式参与者在全因死亡风险(HR = 0.59; 95% CI: 0.43, 0.82)和CVD死亡风险(HR = 0.47; 0.28, 0.78)上显著降低。依从性最高等级的uPVG模式参与者则显示出全因死亡风险(HR = 1.53; 1.07, 2.19)和CVD死亡风险(HR = 2.10; 1.19, 3.70)的增加。对于癌症引起的死亡,遵循任何PVG饮食模式与其风险未发现显著关联。
研究者在西班牙一个老年人群进行了12年随访研究,发现越偏向于植物素食的老年人其心血管死亡与全因死亡率更低,而越偏向于动物来源饮食的老年人其心血管与全因死亡率越高。但是素食与非素食和肿瘤引起的死亡则没有相关性。本研究进一步提示,植物来源饮食在心血管健康中的作用。本研究结果建议老年人补充植物来源的食物为主,其实豆制品也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而不一定必须肉类。但是,本研究也受到不足1000例的样本量的限制。而且研究人群全部来自地中海地区的西班牙人,他们本身以海鲜、蔬菜和水果饮食为主。因此,该研究结果外推至其他饮食习惯的人群还需要谨慎。我们也期待有越来越多的像武阳丰教授团队那样关于我们国人心血管健康饮食的循证医学研究。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279770724003269
张毅 MD, PhD, FACC, FESC,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中心主任,科研处副处长,同济大学科管部副部长(挂职)。
兼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执行委员,中国CTO老伙计俱乐部成员,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每日毅讯》专栏作者,上海拳击协会理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Lancet 2020(评论性文章)、Nature Aging 2024、Adv Sci 2020、Cardiovas Diabetol 2019、Eur J Intern Med 2024、Hypertension 2011/2021等杂志发表论文,H-index 23,ESI高被引论文1篇,主要工作被202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引用。曾获中国中医药促进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申请2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已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