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nternetDeep
这里是《互联网周刊》。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会实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专家称大模型降低普通人创业门槛#】在@新 ... ·  15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DeepSeek删除年薪154万校招岗位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华为宣布DeepSeek上线昇腾社区## ... ·  2 天前  
深响  ·  转运+招财+疗愈:水晶生意引爆蛇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nternetDeep

无人驾驶是与未来的一场博弈

InternetDeep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8-07 18:30

正文



近日,李彦宏乘坐与博世合作的无人驾驶汽车在五环行进的视频成为了热点,这不到1分钟的实时视频彰显了百度在无人驾驶领域的野心勃勃,并成为AI开发者大会上迅速引起围观的片段。但有趣的是,这一视频随即引发了公众对其违反交通规则行为的批评。当然,不被带跑偏的大众不会忽略此次大会上最为重要的事项,那就是百度开放了其Apollo和Duer OS平台。


此次事件中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科技巨头似乎在比汽车制造商更积极地推动着汽车的未来形态;百度与汽车制造商的开放合作意味着传统汽车制造商在逐步蜕变;鉴于工具必然伴随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道德维度必须纳入无人驾驶研发的考量,与此同时法律需要跟随科技发展的步伐。


科技巨头的无人驾驶布局势不可挡


Alphabet旗下的 Google自动驾驶公司Waymo在4月向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居民开放了自动驾驶测试。它于2014年制造的自驾原型车Firefly(萤火虫)将科幻变成了现实,同时Firefly于今年6月退役,Waymo将专注于将其整合到批量生产的汽车中,意味着Waymo在创新公共交通工具之外,正尝试适用型商用车辆这一策略。


而Tesla在无人驾驶方面的探索正如其创始人Elon Musk那样勇猛激进。他们全力以赴地推进自动驾驶技术成本降低到大众可支付范围,并通过over-the-air software保证系统的持续更新,甚至抛开其它科技公司或汽车制造商的芯片供应链条,开展完全的智能硬件的自主研发。


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研发能力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关键。


汽车制造商也在逐步蜕变


1886年,从未谋面的卡尔·弗里德里希·奔驰(Carl Friedrich Benz)和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各自发明出以汽油燃料驱动的汽车。1908年,亨利·福特(Henry Ford)推出的Model T汽车使得大多数美国人拥有一辆车成为可能。1979年,丰田推出Prius汽车,成为首次大规模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据预测,传统汽车将于2070年被淘汰。


历经时间,新事物诞生、辉煌,却终被取代。汽车制造商也面临着挑战,曾经欣欣向荣的汽车制造业让个人实现自由与速度的激情,构筑起蓝领工人的生活,并缔造了城市文明。如今,新兴的智能科技元素为汽车行业带来新希望。


法律与道德应为无人驾驶保驾护航


驭势科技CEO吴甘沙曾表示,“中国要出台一个适用于无人车的公共道路测试规范,至少还需要一年时间。而面向自动(辅助)驾驶出台制定底层基础法律,还要1-2年时间,无人驾驶道路基本法可能就更长了,要3-5年。”法律在面对新兴技术的产业化与商业化时,需要有效的时间来对其进行规范、引导,还要注意不妨碍技术的进步与落地。


同时,正如2016年特斯拉无人驾驶交通事故引发人们对无人驾驶的道德维度热议,任何新技术必然要从伦理道德层面进行反思和追问,才能实现其良性的社会价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