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表示,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PPP模式在信息系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将不断增加。此外,鉴于物联网在高阶段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渐凸显,未来仍要在提高网络能力和产业链整合度方面加大投入。
数据显示,中国100%副省级以上城市、89%地级及以上城市、47%县级及以上城市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国还将开展100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在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城市信息集成与动态模拟实验室主任刘治彦看来,智慧城市发展需要经历四个阶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在我调研的30多个省会级及以上城市中,大多数城市已经完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第一、二阶段的任务,即数字化、网络化任务,部分城市已向智能化、智慧化阶段迈进。”刘治彦指出。
刘治彦认为,智能化阶段,体现在智能收费、智能交通、智能工厂等诸多方面;智慧化阶段是万物互联阶段,城市各部分功能在人类智慧的驱使下优化运行,实现城市智慧化,基本建成智慧城市。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渠慎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东部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第二阶段任务基本完成。中西部也在积极推进中。
物联网在高阶段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渠慎宁告诉记者,物联网可向政府等公共部门提供公共资源管理、智能交通、平安城市、智慧政务等服务。借助物联网运用能力,增强政府服务和监管的有效性。通过物联网高效采集、有效整合、充分运用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健全政府运用大数据的工作机制,并将运用大数据作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不断提高政府服务和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
渠慎宁介绍称:目前,中国、美国等国家政府对物联网的诉求主要是为了解决日益紧张的能源消耗、污染问题、城市安全问题,因此,未来智能交通、智能抄表、智能路灯等涉及城市生活方面的相关应用将是发展重点。
“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中国物联网的瓶颈在于网络能力不足、终端成本居高不下、产业链整合度不够。我国企业普遍集中在传统领域,国内代表性企业又主要依靠政府采购支撑,长期增长潜力并不大。未来应进一步提高物联网企业竞争壁垒,展开充分竞争,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早日迈入新阶段。”渠慎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