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构建“一张图、两平台、三中心、动态感知、协同联动、快速处置”等“六位一体”应急指挥联动体系,做到早预测、早研判、早动员、早处置,成功应对2024年“5·19”特大暴雨导致的城市内涝,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坚持统分结合,建强指挥体系。
成立市区防内涝抢险指挥部,由分管应急管理、住建工作的副市长分别担任指挥长、常务副指挥长,成员单位由30多个重要部门组成,各城区设立分指挥部,日常工作由应急部门承担。先后出台防内涝责任、会商、应急抢险调度等工作制度和市区内涝抢险工作预案,形成由应急部门牵头抓总,住建、水利、公安等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整合市区防内涝抢险指挥部等11个议事协调机构职能,统一归口纳入应急委,不断完善城市安全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平台,接入住建、气象、公安、水利、应急等部门监测预警系统,初步实现跨区域、跨行业数据共享应用,构建“六位一体”的应急指挥“南宁模式”。
二、坚持协同联动,凝聚强大合力。
不断完善气象预报预警和信息传播机制、临灾“叫应”机制、跨部门综合协调机制和跨区域联动机制、多部门联合值守等工作机制。发挥应急委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指挥,滚动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动态调整响应级别,前置队伍和物资装备。全市有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队伍250支2.6万余人,储备27辆大排量泵车等一批移动排涝设备,抽排能力达到12.9万m³/h。在2024年“5·19”特大暴雨中,多个县区小时雨强达到历史极值,市区出现严重内涝。市应急委提前预警、精准预判、科学调度,各部门通力合作,市区道路积水在12小时内快速消退,无人员伤亡,城市运行安全平稳有序,得到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和广大市民点赞。
三、坚持及时复盘,完善处置机制。
建立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处置过程复盘机制,全面复盘总结“5·19”特大暴雨防御和抢险救灾工作。在应急预案基础上,在全区率先编制《城市内涝防御工作指南》,强化预报预警、会商研判、工作部署、隐患排查、工作机制、应急响应、调度指挥、相关场景应急处置、信息收集和汇总报告、救灾救助、灾后重建、舆情应对、复盘总结评估等13项工作措施,完善响应与联动工作机制,实施突发事件“叫应叫醒”备份、明确灾害场景应急处置职责及流程等新机制,形成城市内涝防御“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闭环管理,得到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认可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