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正式通车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深中通道上,一方舞台像奔涌的浪潮从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向海延伸,新年的祝福乐音也从此出发,乘着夜色缓缓飘扬,绽放湾的旋律,流动城的活力……
2025年1月1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主办的《扬帆远航大湾区——2025新年音乐会》如期而至。这是在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举办的独具特色的新年音乐会。从深圳、珠海、广州、澳门再到今年的中山,且歌且行第六年,“‘湾’象更新”的主题背后,藏着哪些让人为之心动的创新瞬间?
当新年音乐会带着浓浓的仪式感在全球遍地开花,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年音乐会应当有独属于这里的韵味与风格。导演组的追求是:以本土音乐融合创编全国甚至全球的音乐语汇,让旋律动听,让故事动心,探索属于湾区音乐的艺术表达。深挖中山这座音乐富矿,导演组以“对话”为核心思路精心创作曲目,串联起湾区与世界的交融乐章。
中西方“进行曲”对话,传递喜悦氛围。
总在新年响起的广东经典民乐《步步高》携手西方新年音乐会的收尾曲目《拉德斯基进行曲》,相融为开场序曲《大湾区·步步高》,中西乐器交织演绎、激怀碰撞,传递大湾区奋进有为的壮阔豪情。
跨时代音乐人对话,回溯湾区变化。
同样以时代为主题,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萧友梅以艺术歌曲《问》抒怀,音乐人罗大佑创作歌曲《闪亮的日子》。导演组邀请两代歌者同台演绎,让时光两头的问与答互相唱和,抒发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非遗与流行对话,共唱一湾乡愁。
广东民乐《平湖秋月》与中山音乐人李海鹰代表作《弯弯的月亮》组成“月明组曲”,用思乡之曲道出对家园的深深眷恋。
国家级非遗咸水歌《月下轻舟泛渔歌》与粤语歌曲《今宵多珍重》携手,在“乡谣组曲”中祝福湾区的孩子扬帆远航。
一年一度的大湾区音乐会,也是一岁一新的“湾区成就见面会”。中山市,将“敢为天下先”融入城市的发展脚步,这是大湾区的精气神,也是中国的发展缩影。今年,大湾区音乐会的标志性符号“乐游巴士”在中山启程,从流动的香山美景中拾取湾区灵动的发展瞬间。
从兴中道至翠亨新区未来大道,在中山籍摄影师的影像中感受翻天覆地的变化;
沿翠山公路前进,听归乡侨胞和巴西音乐人与湾区的家园故事……总台主持人与港澳主持人、湾区嘉宾同览家园,为紧随其后的篇章积蓄更饱满的情感力量。
篇章歌曲中,来此定居的港澳台创业青年、旅居华侨、外籍友人露出笑脸,在同一束阳光下、同一片土地上分享对家园的美好记忆和新年心愿。
一路车行,满目新景,满心祝福,这也构成音乐会明亮真挚的情感底色和结构脉络。音乐会开场,《祝福·湾区》旋律从深中通道西人工岛传递至湾区的每一个角落,当表演渐进尾声,“同愿组曲”中再次响起《祝福》,向勇立潮头、筑梦未来的大湾区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一台晚会的影响力,取决于它在观众心里泛起的涟漪。据统计,音乐会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综艺频道、音乐频道并机播出的收视份额在同时段全国上星频道排名第一,新媒体端总计观看人数达
1894万
。截至1月1日24时,音乐会主话题总阅读量
超15亿次
,音乐会相关视频观看量
超1.3亿次
,
102个
话题词登上各平台热搜热榜,足以说明今年大湾区音乐会带来的持久感动。
很多网友都对其中与春天相关的曲目印象深刻,这不仅得益于导演组前期的深度采风,更有对大湾区民众音乐记忆的深度调研。
世界名曲《四季-春》融入广东民众“刻在DNA里”的粤剧元素,流转大湾区四季如春的蓬勃活力。湾区动画片《麦兜响当当》的插曲《春天花花》《春风亲吻我像蛋挞》搭配内地儿歌《春天在哪里》,小朋友和中央政府赠港、赠澳大熊猫的互动看得“人心软软”。经典港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旋律响起,将多少人带回了儿时全家追剧的美好时光。湾区生活、湾区故事,就在这样的演绎中走进更多人心。
这场音乐会留下的关键词还有哪些?
“一湾潮起”的舞台视觉。
位于湾区未来科技城的主舞台背靠深中大桥,灯光虚拟等技术携手天空、大海、远方,赋予“潮水”无尽的想象。与乐音同行,它会淌入每一个热爱湾区、为家园奋斗的人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