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杜课
杜骏飞老师的课外辅导,一千零一次人文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舰大官人  ·  好车!😋-20250207115317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杜课

从前慢(杜课789期)

杜课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9-01-24 23:17

正文

全文共 1343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Q
&
A


音乐为什么变快了?

黄牧宇


根据 Billboard 的统计,从 2013 年到 2018 年这 5 年间,百大单曲榜的歌曲平均时长从 3 分 50 秒降至 3 分 30 秒,2000 年的时候这个数字还一度超过 4 分钟。事实上,根据流媒体平台的营收策略,歌曲的长短与歌手分成的多少并无关系,而只关乎播放量,更短的歌曲自然有更高的收益率,但前提是能吸引用户听完前 30 秒(计一次播放),因此歌手要在最短时间内抓住用户的耳朵。一项研究分析了 1986 年至2015 年的 303 首美国 Top 10 单曲,发现在 1980 年代歌曲前奏普遍超过 20 秒,如今基本已经缩短到 10 秒之内。流量的激烈竞争也促使更多歌手制作时长前奏更短的歌曲,以熬过30秒获得分成。


暨碎片化的视频和文字之后,碎片化的音乐会为音乐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为何人们对消遣与悠闲的时光亦愈发缺乏耐心?


Q
&
A


从前慢

杜骏飞


你所说的“更快的音乐”,我只是略有感受,但对这一趋势,我并不惊奇。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更快了 ——


更快的交通

更快的沟通

更快的粮食种植期

更快的牲畜出栏期

更快的快餐

更快的快闪

更快的“付费阅读”

更快的婚恋速配

更快的交际

更快的电影电视

更快的新闻剧情

更快的播音

更快的建筑工程

更快的工艺流程

更快的产品迭代

更快的用户体验

更快的兴趣转移

……



——如何解释人类的越来越快?以我之见,有三个理论路径。


其一是 技术的进步 ,譬如我们经历过的交通科技,正在经历的互联网科技,即将经历的量子科技,是它们推动我们在加速。 但不管怎样,技术的进步逻辑,终究还是基于人性的。


其二是 功利主义的盛行 ,这是人性的工具性那一面,也是欲望的那一面。是它们作为内驱力,在召唤人类提速,去实现更快更高,去获得更好更多。无疑,这种心理机制会塑造时代的精神,并进而形成催动人心的潮流之力。


其三是 人类的进化使然 ,大约,作为一个具有统治性的物种,人类还在快速进化之中,这不是指体质的那一面,而是指人类的自我认识正在升华,精神迭代正在经历质变,也许,“更快”只是这一质变的表象,而“机器化”才是它的肌理。


总有一天,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的举手投足,我们的工作生活,我们的成长学习,都会像一个人-机混合体(Cyborg)那样充满效率,我们会被大数据充填,被云计算引导,被基因工程规定,被芯片驾驭,被机械和算力武装,被人工智能管理,我们会思考如风,行动如雷霆,我们会见微知著,以一当十,能以“秒速”做完自己的一切——远多于我们今天所能, 自然,我们也会以“秒速”过着自己的一生。



但是,那时的我们,真得是在进化吗?


木心在《从前慢》中,曾以对现代的缅怀,来对比后现代的匆忙: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不错,木心是在叙述一个过时的时代,但不知怎的,我们为那过时的慢所感动。 相比于今天的快、急、直白,那慢时代的朴素、温情、耐心和诚恳,是多么真实,多么动人,多么具有人性。


也许,我们在未来,还会来到一个更快的世界,我们看快进的电影,听压缩的旋律,以大数据配婚,以基因编辑塑体,以芯片植入学习,用VR体验人生,乘真空胶囊旅行……我们会在电光石火间做一切事情——那一定是个更快的世界吧!



但那时,我们也会怀疑,这让人更快活着的世界,是否也会让人更快的死去?


也许,那时我们还会写下另一段诗句,表达对今天的缅怀:


记得那时的人世里

我们曾有耐心

慢慢地追剧

慢慢地欢喜

有过青梅竹马

也有过挣扎与苦行

慢慢 听一门课

慢慢 听一首曲

慢慢在剧场看戏

慢慢去旷野看流星

有时 想着一句话

一夜伤心到天明

记得那时的人世里

花会枯萎

人会陌生

记忆会藏匿

只有温情深如海

唯愿君心似我心

在那漫漫的人世里


(2019-1-24,深夜)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移步“讯飞有声”,听杜老师讲杜课




往期推荐



人物: 最后一个士大夫 三十周年忌日读沈从文 林清玄说


视频 杜课导言 新闻理想 元旦的晚餐


文字: 欢乐七语 我们就是那少数人 论沉默 视角训练


关注 那一场行尸走肉的故事 二更事件的11个问题 王菊现象学 年度关键词


音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