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牛小玲
来源:ONE文艺生活
(ID:one_hanhan)
新裤子有首歌叫《关于失眠和夜晚的世界》。
里面写到:有对手牵着手的恋人,还徘徊在7-11门口,他们没有做X的地方,只能互相拥抱着颤抖。
歌词很写实,是很多年轻情侣困于经济压力开不起房的真实写照。
而现如今,许多开不起酒店的年轻情侣往往多了一个选择:开钟点房。
钟点房在大众视野里,总带着些桃色意味。
它是年轻情侣的纯爱收留所;
是寂寞男女的快餐聚集地。
但钟点房的作用,其实远不止于此。
钟点房里的众生相
钟点房的使用时间一般在4小时左右,价格为30至100元不等。
随着地域和价格的不同,相应的环境条件也有所差异。
大学附近的钟点房,往往是青涩小情侣的爱情萌芽之地;
学校西门的彩色牌匾映照着廉价的价格手写体;
30元或50元,就能帮助囊中羞涩的小情侣共筑起天人合一。
步入社会的寂寞男女,往往也会将钟点房作为亲切会晤的首发之地。
在纯爱已成往事的年代,速食爱情成了很多人压力下的刚需。
开整晚酒店少了性价比,不熟的男女待得太久又会有些尴尬的气息。
于是,在情人节,在七夕,在每一个渴望和异性亲密接触的日子里。
在钟点房,他们心照不宣的将性需求颗粒度拉齐。
近年来,中老年人也成了消费钟点房的主力。
韩剧《好久没做》中就有一对老年人偷偷开钟点房,只为解决无处安放的爱欲。
能开钟点房亲热的还算对自己有些道德要求;
毕竟不在公共场合影响他人是人类的基本底线。
除了性需求,钟点房不为人知的效用一直成谜。
网上有个话题是:为啥钟点房是4小时,但有人开一会儿就走了。
有人说是非情侣的男女根本用不了那么久;
有人猜测是等药效没等到,只收获一声叹息。
但其实,在钟点房的消费人群中,也藏着一部分最为朴实的需求,大概可分为以下几个派别:
1.人有三急派
什么是幸福?
幸福就是想上厕所的时候能有个坑供你使用。
钟点房在某些危急时刻就承载了这种如厕需求。
有人出门在外找不到公厕;
有人被城市化驯服只有私密的马桶才能救赎;
选择几十元的钟点房,虽然对于上厕所来说贵了点;
但也在关键时刻维持了人类的体面。
2.考试驿站派
考公考研的队伍也成了钟点房一部分消费主力。
很多人会选择在上下午两门考试之间,在钟点房休憩。
睡个午觉或是临时抱佛脚复习;
钟点房都在此时为奋力一搏的考试人提供了廉价的便利。
3.解决情绪派
有的情侣分手吵架没有合适场所;
钟点房成了现实版《爱情保卫战》的诞生之地。
4个小时,足够吵得不可开胶、昏天黑地;
吵累了还能躺在床上缓缓小憩。
当然,最后是分手还是和好;
都不耽误把几十块的开房钱AA后再离去。
在很多上班崩溃的时刻,也有不少打工人选择出来开钟点房大哭一场。
虽然解决不了问题,但私密的场所短暂为他解决了情绪。
除此之外,钟点房也成了薅羊毛的王炸性价比。
舞蹈生在钟点房练舞蹈,比舞蹈室便宜;
大学生宿舍停水集体去钟点房洗澡也还算合适;
甚至很多高端酒店的免费洗衣服务,开个钟点房也可以享受。
选择钟点房的人,有的选择了廉价与便利;
有的选择了隐蔽与私密;
针对大家的不同需求,钟点房也已经百花齐放了。
钟点房已经玩出花了
凯恩斯说:需求决定供给。
这话在钟点房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情趣钟点房在其中抢夺了一大部分市场。
常规的粉里透着红,红里透着紫的情趣钟点房只能算是平平无奇。
场景+需求,才是钟点房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
教室风格的钟点房也许会勾起一些深夜的影像回忆;
在这里,也许疲软不堪的爱情能焕发一丝生机。
当然,教室场景用途多多;
同学聚会时如果母校回不去,也可以在这里开三个小时的趴体。
针对毕业后的打工人,钟点房也将通勤场景狠狠开辟;
地铁主题的钟点房里,没有沙丁鱼罐头般的人挤人;
也没有赶着上班打卡的慌乱着急;
诺大的空间可以享用;
即使什么都不做,也能获得班味儿的短暂消除或是某种情趣。
更为离谱的钟点房,是cosplay韩剧日剧;
主题为《社长的秘密》让人拥有无限的猜忌。
在公司多待三小时,会让咱垂头丧气;
在办公室主题的钟点房住上三个小时,也算是给咱打工人脱敏了。
这些情趣钟点房的受众群体,或是约会软件结识的陌生男女;
或是初出茅庐的小情侣;
或是想再燃烧爱情火苗的老夫老妻。
前段时间很火的电视剧《小日子》有这样一个桥段;
已婚夫妻每周五都去花800元开两小时钟点房;
原因是在家里没有可亲热的隐私场所。
他们一家四口三代人住在五十平的一室一厅;
夫妻为了节约空间也只能住上下铺。
虽然内地剧对于钟点房价格的田野调查依旧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