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豆瓣
豆瓣官方订阅号『我们的精神角落』在这里,我们为你收集最新鲜的热点内容,推荐豆瓣中的精彩生活,帮你发现你可能感兴趣的未知事物。在这里,我们一起发现生活,构筑精神角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豆瓣  ·  一个杯子让我身价暴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豆瓣

城市随机观察Vol.04|麦子店街区探索计划

每日豆瓣  · 公众号  · 生活  · 2025-01-02 07:59

正文



麦子店街区探索计划 👀 

左右滑动了解《麦子店街区探索计划》



城市随机观察

Vol.04|麦子店街区探索计划


🌟大毛,职业建筑师。《建筑测评》&《建筑学推广计划》发起人,2023年开启《麦子店街区探索计划》,对“探索真实世界”的过程进行全程分享。城市随机观察第四期,跟随豆瓣友邻@猪蹄西兰花🥦,开启在“北京麦子店街区”的潜入观察和探索。


 在麦子店看到“附近”

时间拨回2023年,在北京麦子店街区居住了4年的大毛对“附近”的概念解读似乎更加具体可见了。作为建筑师,说起“附近”常常强调地图层面的联系,关注居住地点、步行范围以及周边的城市空间和设施;而站在一个“城市居民”的视角看,“附近”则更贴近项飙所提出的以“我”为中心的概念——除了客观存在的事物,还包含人的具体经验和人际关系。大毛意识到自己的双重身份——兼具“建筑师”与“城市居民”,萌生了用建筑学思维研究自己所在街区的想法——「麦子店街区探索计划」


《麦子店街区探索计划》包含的双重“附近”


关注双重“附近”的《麦子店街区探索计划》包含三条线索——活动或游戏、地图信息呈现和访谈与居民交流,在不同维度实现深入探索和记录街区每个角落的目的。


 探索城市从“散步”开始 

2024年6月,大毛开始分享自己的“散步练习”。她认为,现代人的注意力在“时间”上分配给工作、在“媒介”上分配给虚拟空间,“刻意的散步练习”让人回归物理环境,从惯常的生活中脱焦、在真实的生活中聚集,在松弛的氛围和精神状态下,有助于重新找回控制注意力的能力,在游走中,人和“附近”的关系变得真实可见,原本被忽略的东西也自然地映入眼帘。


“散步”是《麦子店街区探索计划》里被反复提出并讨论的主题,这些交流让她意识到“散步”是个体探索城市的重要方式,因此大毛将“散步”作为整个探索计划的重点,鼓励人们通过散步发现、体验城市生活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左右滑动查看
以哆啦A梦为线索的散步计划——寻找哆啦A梦的蓝色


 “7棵树”

“7棵树”游戏过程


“7棵树”《麦子店街区探索计划》的第一个线下实验,树到处都有,却被视作理所当然,作为链接注意力、事件、人和附近的核心线索,大毛发起了「7棵树」线下互动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参与者需要找到麦子店街区内被提前标记好的“7棵特殊的树”,根据树上提供的信息,可以发现街区里的有趣场景、装置和故事。这个游戏吸引了麦子店街区的居民、酒吧咖啡店的老板、艺术爱好者等参与其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树,或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介绍”树,所有人共同完成了“7棵树”的散步游戏。


游戏过程中,参与者们对麦子店街区的树木种类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还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场景和细节——在这个有三十余年历史的成熟社区里,大爷们的棋盘、栏杆上的刻字、地上的奇怪贴纸都记录着这个社区生活的细碎痕迹。


城市与社区的“皮馅儿理论”

以地图信息演变开展的“麦子店街区与时间”是对“附近”议题的进一步深化,这个有些无聊的研究能够明晰麦子店街区的构成,大致讲清楚它的来龙去脉。通过对麦子店进行“时间”“地理”两个维度的交叉印证,大毛得到一个具有更强归属感的“社区观察结论”——「皮馅儿理论」


“时间”维度上,麦子店街区从1987年确立行政边界至今已经拥有三十几年的历史;在“地理”维度上,又可以将整个街区划分为农业、使馆区和公园三个相对宏观的主题。居民区在两个维度层面来看都相对狭小,大毛将整个街区比喻成“包子”,居民区是包子的馅儿,居民区外围的城市功能和历史则是包子皮,如果没有“馅儿”,城市功能和城市历史只能成为附庸,因为没有 “人气儿”。


麦子店的“时间”与“地理”信息


 “看不见的麦子店”

左右滑动查看

社区居民留言中的“看不见的麦子店”


“看不见的麦子店”是一场基于社区居民记忆的漫游,这个计划源于大毛对Lonely Planet的理解,Lonely Planet里的内容可以展现最清楚的路线,却没有给想象留出空间,大毛以此为鉴,将麦子店作为载体,收集在麦子店街区生活、工作过的人们的故事作为“记忆碎片”,使用所有的“记忆碎片”拼凑出街区居民们心中“看不见的麦子店”


大毛曾经读到一条有关“流浪狗”的留言,当她按照留言找到院子并呼唤狗的名字时,狗真的走了过来,牵它的主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狗已经出名了,这条留言打破了空间的局限性,让社区跟外部世界产生了微妙的连接。还有一位曾在社区咖啡店打工的员工留言,大毛将这条记录工作失误的留言做成卡片贴到了咖啡店里,店长看到后便保存下来,这种和解的方式让大毛觉得格外“浪漫”。


这些“记忆”是抽象的,但它们比“现实”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感知力,让人们在虚实之间体会到自己与这个街区之间的微妙关系。这些记忆成为了连接居民与社区的无形纽带,丰富了街区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新的麦子店”

作为一名职业建筑师,大毛认为有关建造的、宏大的议题固然重要,而细腻、小尺度的议题可能更便于被大家接受和理解。她相信建筑应该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建筑同样关乎微小的细节、触及每个人的生活。从《建筑测评》到《建筑学推广计划》,始终以“个人”视角讲述建筑的故事,而《麦子店街区探索计划》正是这一理念的最佳载体,当谈论的对象是长期居住的社区时,一切都会更加鲜活。


五年前,大毛被麦子店紧邻公园的位置、宽阔的人行道、相对狭窄的车行道以及两侧密集的商业所吸引,认为这里是北京“最像成都”的地方,并选择在此定居。《麦子店街区探索计划》开展一年来,她发现现在的自己只要到“麦子店”范围里就会感到心情放松,不知不觉间对这片街区有了更深的归属感。


在这个过程中,大毛结识了许多住在附近的“新朋友”,他们的故事共同构成了大毛现在所看到和讲述的“新的麦子店”。大毛还想继续在麦子店做一些事情,并持续分享《麦子店街区探索计划》的进展,她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些小游戏和小故事学会“探索附近”。因为每一个街区的深度都是无限的,所以每个人或许都能讲出自己“附近”的故事。



留言说说你发现的“街区故事”

我们将抽出1位朋友

送出2025豆瓣电影日历!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豆瓣-友邻moment查看本期合集内容


©️图片授权:@猪蹄西兰花🥦

©️主图设计:@文明向上

©️转载: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友邻moment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