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保利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内刊《保利风采》订阅号,服务集团改革发展,关注员工文化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建  ·  热度“标”升!海外中标、签约喜讯频传 ·  13 小时前  
中国保利  ·  保利·微周刊 ·  14 小时前  
中国电信  ·  【中奖通知】周末,送1000元话费! ·  昨天  
中国电信  ·  一大波“黑科技”重磅亮相国家博物馆! ·  3 天前  
中国保利  ·  严正声明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保利

【保利榜样】何杰伦:做出成果,做出乐趣

中国保利  · 公众号  · 国企  · 2017-05-11 17:16

正文


何杰伦

保利地产财务管理中心财务综合管理部经理,中国保利集团公司2016年度“先进生产工作者”。

2016年是国企改革落地的关键年,同时也是房企并购重组步伐迅猛提速的年份。作为中央房企龙头的保利地产也在这一年展开了与中航工业集团地产板块千亿资产的整合工作。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在职业生涯中能赶上这么一场重头戏。”作为这场大戏的背后推动者之一,何杰伦这样感慨到。

拧紧发条,撸起袖子好好干

自2008年一毕业,何杰伦就加入了保利地产,成为“和伙人”之一。尽管在财税方面有着亮眼的履历和丰富的经验,但参与中航并购项目,对他仍是个不小的挑战。与公司之前任何涉及过的单项目收购不同,中航项目是整体的收购,平台多、资产大、关系复杂,没有先例也没有经验,是机遇更是挑战。参与中航收购项目后,何杰伦的工作生活像上了一个“加速发条”。

项目多,区域广,和以往的工作方式截然不同,令何杰伦所在的并购项目小组遭遇很多难题。 从2016年7、8月份开始到年底,项目小组往返深圳、上海、云南、苏州、北京等多个城市调研,与对方前后共开了30多次会议,内部的研讨会议更是不计其数;小组会后着手整理材料到深夜,第二天一早向领导汇报,然后继续开会沟通推进工作是经常的事。 11月,在对中航地产的估值中,需要有充分的依据去支撑,他们仔细研究项目协议,排查风险隐患,漫长的谈判过程双方不断博弈、沟通,最终将风险都反映到了估值中。

就这样,投管和财务专业出身的小组成员们个个身兼多职,互相协作,交叉解决问题,促进了中航项目的收购工作顺利推进。

静心沉淀,时刻迎接新挑战

截至目前,收购小组已完成了对中航地产、中航里城平台和航空大世界3大平台30家公司的并购整合,总交易金额接近150亿元。

收购工作中程序化的东西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去了解整个公司的架构,摸清法律的关系,财务和资产的状况,无效的资产甄别,还有负债情况的梳理。

“整个项目做下来,我们都可以考个注册资产评估师了”,面对工作压力,何杰伦用幽默积极的工作态度回应。

“参与中航项目接触到了很多电视剧里才有的东西。” 并购是个挑战性很大的工作,项目小组也走了不少弯路,但为后续工作的进行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因此让何杰伦意识到梳理出一个标准收购流程的重要性。 在中航收购后,何杰伦的项目小组将要整合收购项目中的经验,将共性加以沉淀,梳理出一个标准的收购流程指引,下发子公司应对方案。“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重组和收购的项目。将标准定下来,也算有经验的传承。”

未雨绸缪,方能应对自如

工作上游刃有余的何杰伦,时时想在前面,事事做到前面。汇报时为了把最全面的东西呈现出来,他深挖每个细节,提前做好预判;工作时为了任务有条不紊地推进,他提前思考方法与步骤,做到应对自如。

2016年3月,财政部正式下通知将房地产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5月1日起开始执行。 短短两个月时间,何杰伦所在的部门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了税务考核的体系、制度和管理办法;将标准流程指引下发子公司,组织全集团培训;引入新系统,控制税务风险,简化开票流程,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在短时间内能如此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得益于准备工作做得充足,早在2015年何杰伦就对营改增工作进行了学习研究,提前梳理好了工作思路。在对业务系统营改增升级过程中,何杰伦曾想向第三方讨教经验,但作为房地产客户开展营改增系统升级的先行者,他却反过来被请去分享经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保利  ·  保利·微周刊
14 小时前
中国保利  ·  严正声明
3 天前
互联网聚焦  ·  消费和销售的最短距离只能是零
7 年前
贵州日报  ·  艺术相牵黔陕冀,携手讴歌新时代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