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章放忠,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民一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
民间借贷作为多层次信贷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形式灵活、手续简便、融资快捷等特点,满足了社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有效缓解了个人及中小微企业等主体融资难的问题。但因民间借贷所具有的自发性、分散性、灵活性、无序性等特征,使得民间借贷纠纷频发,案件数量与日俱增。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民间借贷纠纷亦呈现出多种新情况及新问题。例如,以民间借贷为名,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而面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的职业化放贷行为,借款金额、次数及参与人数都在逐年增长,且时常与“套路贷”“校园贷”等刑事犯罪交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对于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情形的认定及对当事人主张的资金占用损失的支持与否,成为当前审判实践中的疑难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法院内部案件管理系统为基础,选取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相关案件为样本,对此进行探讨,以期对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情形的司法审查有所裨益。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5]18号(已废止)第十四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四)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2]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著:《最高人民法院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2月版:第233页。
[3]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联合课题组:《职业放贷人的认定标准》,载《人民司法》2022年第16期。
[4]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著:《最高人民法院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2月版:第235页。
[5]参见《借钱给他人赌博,这钱还要得回来吗?》,微信公众号“湖南高院”,2022年7月22日发布。
[6]崔建远主编:《合同法》(第七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年6月版:第89页。
[7]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编:《中国法院2022年度案例8(民间借贷纠纷)》,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3年2月版:第38页、第50页。
[8](2019)黔0103民初12200号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9](2020)黔0103民初5017号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10]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贯彻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中国民法典适用大全˙合同卷(三)》,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22年12月版:第1767-1770页。
[11](2020)黔0103民初3472号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12](2023)黔0103民初9800号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13]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编:《中国法院2021年度案例8(民间借贷纠纷)》,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年4月版:第38-41页。
[14]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著:《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5月年版:第91页。
诉讼是心智的博弈
微信号:诉讼攻略
1.
王毓莹: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裁判思路研究
2.
河北高院:民间借贷案件审理指南(试行)(2023年5月19日)
3.
河北高院:民间借贷法律风险提示
4.
河南高院: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审理中若干问题的裁判思路
5.
民间借贷的常见法律问题
6.
民间借贷纠纷诉讼指引
7.
民间借贷利息的计算
8.
民间借贷如何支付利息?
9.
民间借贷纠纷中“其他费用”的认定
10.
最高法院:发布《关于深入开展虚假诉讼整治工作的意见》+典型案例+答记者提问
11.
浙江高院:发布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第一批典型案例
12.
河南高院:当前“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表现形式及应对措施
13.
浙江高院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典型案例:父母与子女虚构借贷事实妨害民事诉讼被处罚
14.
民间借贷纠纷中虚假诉讼的鉴别思路
15.
民间借贷纠纷案中“虚假诉讼”的认定
16.
刑民交叉案件中,非法集资裁判与民间借贷裁判是否会相互影响?
17.
委托理财变民间借贷?这份《借款协议》法院这样认定!
18.
名为保理/股权转让/合伙,实为借贷问题分析
19.
“委托理财”与“民间借贷”的区分认定
20.
名为房屋买卖实为他人借贷债权担保的认定
21.
陕西高院课题组:关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职业放贷人”的司法认定探析
22.
北京高院 陈旭云:职业放贷人的审查认定标准与程序
23.
职业放贷人的识别与民事检察监督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