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橡树
哈佛本科毕业生和资深教育专家共同创立,30多万家长共同关注的国际教育规划平台。不让孩子的天赋被应试教育局限,给他们更好的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班主任家园  ·  2025年教师真的涨工资了!多个省份教师喜提 ... ·  2 天前  
精益工业工程  ·  丹纳赫DANAHER【战略部署】培训课件、可下载! ·  4 天前  
译中人  ·  上海外国语大学招聘: 孔子学院行政 ·  5 天前  
译中人  ·  上海外国语大学招聘: 孔子学院行政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蓝橡树

为什么我们这么焦虑?五个原因让家长忽略了孩子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

蓝橡树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2-11 09:51

正文



孩子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经常被掩埋在家长的五种「认知偏差」之下。只有挖开了这些「认知偏差」,我们才能问出对焦更准确的问题,还原孩子真实的面貌,再随之给孩子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帮助。


蓝橡树本期专栏作者: 薇薇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儿童发展博士生,加州早期教育认证教师;公众号“薇薇安科学育儿”(ID:vvn-edu)。


........................................


常有家长向我提问:


  • “我的宝宝专注力差,怎么办?”

  • “孩子总是很邋遢,不爱收拾,有什么办法?”

  • “我的孩子总撒谎,请问有什么建议吗?”


久而久之,我发现类似提问有个普遍规律: 「行为标签」 + 「怎么解决」


例:孩子「邋遢」 ,「怎么办」?


    发现了这个规律后,我意识到,类似问题都反映出家长的一个焦虑的、主观的视角。事实上,家长口里描述的孩子,和真实的孩子,很多时候并不是同一个人。


    在问出「怎么解决」并且寻求一个直截了当的解答之前,我们也许该讨论一下,我们这种焦虑且主观的视角,源自于哪里呢?


    结合了个人观察和心理学研究,我总结出,孩子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经常被掩埋在家长的五种「认知偏差」之下。只有挖开了这些「认知偏差」,我们才能问出对焦更准确的问题,还原孩子真实的面貌,再随之给孩子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帮助。


    就拿上文「我的孩子总撒谎」为引子,我来给大家展开讲讲这五个认知偏差分别是什么。


    家长常常把孩子的行为归因为内在因素,

    而低估了外在因素的影响


    • 偏差1、基本归因错误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首先,为了明白家长的真实意图,我通常会反问。比如,被问到类似于“我的孩子总撒谎,怎么办?”的问题时,我一般先会问家长“发生了什么?”


    这样一来,家长一般都能提供出更多信息,比如“孩子又出现作业题目漏抄的情况,被我逮到好几次了。老师布置十道题,他就只抄八道,回来骗我。这孩子品格有点问题。” 我接着问:“他为什么只抄八题呢?” 家长答:“他就是不想做作业呗。”

    交谈进行到这里,家长其实已经为孩子漏抄作业的行为总结出一个原因了:孩子为了逃避作业,孩子品格有问题。为孩子的行为找原因,这叫「归因」。


    而「归因」分两种:把问题总结为孩子个人因素的,属于「内在归因」,比如孩子懒、能力不足、不够努力等等。相比较,把问题总结为孩子所处的环境因素的,属于「外在归因」,比如老师没有安排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抄题目,或是同桌的小朋友在老师布置作业时打扰到孩子等等。


    心理学家Ross研究了一个现象,叫做「基本归因错误」:我们常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外在因素的影响。正如上面的家长所认为,孩子漏抄作业题是一种故意欺骗的行为,是一个品格问题,这都属于家长「内在归因」的体现。一旦家长认定了孩子漏抄作业是出于内在的原因,那她就很容易给孩子贴上「说谎」的标签。


    • 偏差2、确认偏误 (Confirmation Bias)


    当然了,家长也许会反驳“可他这样的行为发生了不止一次了。如果偶尔漏抄,我也可以理解,可这样的行为被我逮到好几次了!这不是故意骗我是什么?” 急着下定论之前,我想介绍第二种认知偏差,叫做「确认偏误」。


    当我们在脑海里已经形成一个假设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搜集证据去证明自己的假设,或是选择性回忆对自己的假设有利的事件,并忽略其他对自己的假设不利的信息。


    在这个例子中,这位家长已经为孩子的行为找到一个解释了:孩子为了逃避作业故意骗我。这其实只是一个假设,因为上面也提到了,孩子漏抄作业可能有无数种原因。但家长一旦相信孩子是故意撒谎的,她就会发现她能想起好多次孩子漏抄作业的例子。


    但事实上,孩子每天都要抄作业,而漏抄的情况只发生了“几次”,说明孩子把作业抄完整的次数是多于漏抄的次数的。如果家长后退一步,把视野放宽,就会发现孩子漏抄作业的行为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频繁。


    这就跟拍照一样,如果我们把焦距拉近到孩子的问题行为上,那么我们就看不到全景了。一旦你把焦距再拉远,你才能清晰地看到孩子的真实面貌。


    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都是独特的,

    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 偏差3、把问题极端化


    显而易见,家长是焦虑的。当我问“那你发现他漏抄作业的时候,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家长的回答是“说了他一通,告诉他小孩子不能撒谎,作业一定要完成。再不然就是打”。 


    我指出,既然打骂后孩子还是出现了同样的行为,可见打骂没有起到显著的效果啊。家长一下子更焦虑了“那怎么办?难道我放任不管吗?那岂不是等于鼓励他撒谎?纵容了他?!以后怎么得了。” 


    说到这里,我又发现了一个常见的认知偏差,即我们容易「把问题极端化」。在家长眼里,不打骂就等于溺爱,我们不去纠正孩子的行为,他以后就肯定越演越烈。

    事实上,不打骂不能和溺爱划等号,因为我们可以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去给孩子提供支持。哪怕我们经过询问找出原因,发现孩子就是故意撒谎逃避作业,也不等于他以后一定会变成一个品格有问题的坏人。


    很多时候我们会忘记,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他与他周遭的环境互动的过程。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不断地在积累经验,不断地在改变。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都是独特的,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回想你自己的成长过程,三岁的你,十岁的你,和现在的你,有多大的变化?是什么人,什么事,改变了你的轨迹?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哪怕偶尔搭错了班车,也不代表他就会偏离正道,因为每个人都有中途换车的机会。



    与其做“纠错者”,不如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


    • 偏差4、回避动机 (Avoidance Motivation)


    当我们意识到孩子的成长轨迹并非线性的,我们就可以思考,作为父母或老师,我们该担任一个什么角色?很多时候,我们在孩子身上看到问题了才想到去纠正,也就是出了问题才想去解决问题。慢慢地,育儿似乎变成了一个纠错的过程。


    心理学家Elliot和Covington把人的动机分为两种:「趋近动机」和「回避动机」。「趋近动机」指你的行为是以追求一个正面结果为主导的。而「回避动机」指你的行为是为了逃避负面的结果为主导的。


    上面例子中的家长的动机属于「回避动机」,因为她是为了避免孩子继续出现漏抄作业的情况才来求助的。那为何不从培养孩子的学习乐趣和习惯下手呢?日常生活中,你有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习惯吗?孩子的提问,你有认真对待吗?孩子学习到新的知识时,你有为他感到开心吗?


    文章一开始写到的例子「孩子注意力差、邋遢、爱撒谎,怎么办」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换一个更积极的角度去思考:怎么和孩子一起挖掘生活中的乐趣?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养成随手收拾的习惯?有什么方法可以增进亲子交流?


    也就是说,与其做「纠错者」,不如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和孩子一起探索他们身上的潜力。我知道,「趋近动机」听上去比「回避动机」更有挑战性,因为它要求的是我们日积月累的高质量陪伴和引导。可是,等到问题出现后再去解决,真的就更容易吗?


    • 偏差5、迷信唯一真理


    遇到问题,问「怎么办」之前,我们也许要提醒自己,我们的行为「A」不一定会导致孩子的行为「B」。哪怕是专家,也没有办法断言“你这样做,孩子就会有这样那样的变化”。你对于孩子的成长的困惑,往往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


    我深信育儿没有说明书。仔细想想,如果我们按照「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流程教育孩子,孩子就一定会按照我们的期待成长,这不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吗?所以家长需要学会变通。而更多时候,我们要提醒自己能做的其实有限。放一放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成长,又有什么不好呢?


    育儿即育己,我们想要摆脱「纠错者」的身份,要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偏差。文中提到的五个偏差是互相影响的,而且并非全面的。也许有更多的认知偏差等着我们去发现。在你感到无比焦虑的时候,问一问自己:我到底在纠结什么?事情真的是如我所想吗?我问过孩子的想法了吗?想要摘下有色眼镜去看待孩子,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我们戴了一副有色眼镜。


    其次,我想鼓励家长们做一些日常的亲子记录。我在美国接受早教培训时,花了一个学年的时间去练习做观察记录的技巧。每周我都会记录孩子的行为,一年下来,回顾自己的笔记时,孩子的成长变化跃然纸上。我的经验是,做观察记录有两个要点,一个是要详细,另一个是要客观。以下举两个例子说明:


    观察记录1


    J和L下午在教室里玩,突然为了一只布偶玩具起了争执。在抢玩具的过程中,J还发了脾气,向L大喊:“我的!”


    观察记录2


    J(27个月)左手抱着一只猴子布偶,蹲下身来,用右手捡起了一双雨靴。抱着猴子和雨靴,他慢慢地走到了教室中间。L(32个月)紧跟在J身后。J走到一个箱子旁边,把猴子和雨靴放在了地上。


    然后他抬起左脚,把脚伸进了雨靴里。就在那一瞬间,L走向了猴子布偶并把它捡了起来。J看到后用手抓住了猴子。J和L都紧紧抓着猴子,拉向自己。J开始大声地喊:“我的!” 


    如果我们比较以上两段观察记录的话,不难发现它们在详细度和客观程度上都有很大的区别。记录1是一个简短的主观描述,而记录2详细、客观地描述了事件的前因后果。


    根据记录2提供的信息,家长和老师可以知道怎样更好地帮助孩子,比如向L解释班级里「先到先得」的规矩,鼓励J用更温和的语气说“我先拿到的”,还可以让两个孩子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通过长期写观察笔记,我不仅看到了孩子实实在在的成长,而且孩子在我眼里也变得更立体了。我不会仅仅纠结于孩子的问题行为,而是能从一个更完整的视觉去看待他们的成长。我感觉我更了解他们了,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也变得更有底气,因为我作为「陪伴者」的定位更清晰牢固了。


    对焦清晰后,你也许会发现一个「胡乱发脾气」的孩子是累了需要妈妈抱抱,一个「莫名其妙出手打人」的孩子也许只是不想别人抢他玩具但不会表达,一个「故意漏抄作业」的孩子也许只是因为写字太慢,来不及抄,或是题目经常不会做,内心积累了挫败感,想逃避问题。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日常中,经常产生焦虑,会问出很多问题,之后却也找不到“对症之药”。这也许是因为我们忽略了这些焦虑背后的五个「认知偏差」,所以问出的问题不仅不准确,而且非常广泛,没有一个具体的对焦点。消除这些偏差后,我们才能更准确的理解孩子,才能随之给孩子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帮助。


    想要解除认知偏差,我们就要避免把所有问题都归因为孩子内在的原因,一味盯着孩子的问题行为,把问题极端化。遇到问题不要光问「怎么办」,多问「为什么」。平日里,我们也要理性地观察孩子,换一个更积极的心态去陪伴孩子。


    参考文献:

    Elliot A. J., & Covington, M.V. (2001). Approach and avoidance motiv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3, 73-92.

    Ross, L. (1977). The intuitive psychologist and his shortcomings: Distortions in the attribution process. In L. Berkow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10, pp. 173-220).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 国际教育群管家微信号(3-17岁):guanjia070

    • 全国各省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310

    • 学龄前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27

    • 小学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4

    • 初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28

    • 高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3



    成为“蓝橡树VIP家长俱乐部”会员后,我们将为您提供顶尖导师教育咨询服务+8个主题总时长不少于1800分钟的课程+政策热点解读+上百个导师已经回复的家长提问+精编干货文章。


    帮助家长,成就孩子,这是我们的使命。加入“蓝橡树VIP家长俱乐部”,不让孩子的天赋被应试教育局限,给他们更好的未来。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立即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