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P2P网贷行业,都紧紧围绕着“合规”、“资产端转型”这两个关键词在演进。
菜导今年走访北上广深多个P2P网贷平台,以及在与菜友们日常交流中,都发现了P2P网贷行业正处在资产端转型时期,小额分散成为核心关键词。
就拿网贷老大哥红岭创投来说,多年以来,都是做大额融资业务的,现在面对监管限额的规定只能无奈宣布清盘。
P2P网贷限额规定,单个企业在单个P2P网贷平台上最高融资不超100万,个人20万。对于定位大额资产模式的平台来说,自然很难转型,就算想转型也并不一定就能转型成功。
再加之,有很多P2P网贷平台,由始至终就坚持小额分散的资产端发展策略,在资产端的猎取上,已经牢牢守住,甚至是死死咬住这块肥肉。后来者要想夺食,绝非易事。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限额令下发至今,依然还是存在很多P2P网贷平台在继续走大额融资的模式。
迟迟无法转型的P2P网贷平台,即使不跑路,也会有可能在某天就说停止营业了。
毕竟,从大枪大炮干大事一下子跳转到小米加步枪的游击战模式,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技战术层面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大家都在寻求小而美的资产,看上去各有各的玩法,但殊途同归,资产端都越来越集中在车贷、消费贷、农村金融这三个领域。
由于有较为真实的消费场景,借款人目的更为明确,这三大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欺诈借贷的风险。
除此之外,汽车金融、消费金融、农村金融具有这样的优势——可以迅速做到标准化,具备大规模可复制的可行性。
现在来看,车贷和消费贷已经变成了红海市场,平台对优质资产的争夺可以说激烈甚至惨烈;而农村金融还在尝试阶段,除了巨头和少数平台进入,大多数平台还在观望中。
各家P2P网贷平台,又呈现出这样的特征,每家平台的资产端,都深耕于各自的总部大本营及其周边卫星城市,在本省内,迅速做大规模,抢占先机,争取做到本省的第一梯队,呈现藩镇割据,划地为王的行业基本格局。
尽管目前各家P2P网贷平台都宣称自己有比较先进的“大数据风控模型”,但菜导认为,本质上还是基于传统的大数法则原理。
什么是大数法则?就是迅速冲规模,通过规模效应产生的附加价值来覆盖逾期和坏账损失,降低平台风险。同时在这个试错的过程中,积累自己的大数据信息源,动态校准风控模型。
最后,才形成大数据风控体系,但这需要一个过程,至于过程到底有多长,取决于P2P网贷平台核心管理团队对风险的敬畏程度。
如今,监管层明确要求P2P必须银行存管之后,以往快速冲规模的一些老路行不通了,对于风控能力较差的平台来说,即使走小额资产路线也难以立足发展。
在风控手段差异不大的情况下,
P2P
平台的
竞争力比拼,将集中在
P2P
网贷平台
能否获得优质资产端资产
。
P2P网贷平台的发展将呈现以优势业务为基础,多元化并举的战略布局,基于P2P网贷平台自身掌握、积累的资源优势,在细分领域内寻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