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视频行业透视
腾讯视频行业透视,这里有视频行业海内外热点、超实用视频营销干货、最前瞻行业数据、最新锐观察评论。不只兜售资讯,更量贩价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植物星球  ·  蜡梅树下有很多小蜡梅苗,你要认识一下不 ·  3 天前  
植物星球  ·  杜衡的叶子长这样,气味你很熟悉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视频行业透视

聚焦真实职场生态 《我和我的经纪人》触发广泛观众共鸣

腾讯视频行业透视  · 公众号  ·  · 2019-04-03 21:20

正文

文艺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综艺节目也不例外。一档广受欢迎与好评的节目,在题材上往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情感观察类节目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其现实基础就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情感和精神需求。而除了情感之外,现代社会最能触达最广泛观众的题材或许就是职场类节目。



腾讯视频出品的《我和我的经纪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与之前做了很多次的电视求职类节目不同的是,这档节目将镜头从招聘现场转移到办公室,而聚焦的行业则是很多人都知道但鲜少有人了解的行业——艺人经纪。虽然,故事的主角从素人变成了明星和他们的经纪人,但故事的核心和逻辑与普通职场并无二样。不论是明星还是经纪人,都会面临很多取舍,都会经历事业的上升与下滑,都需要处理与同事、商业伙伴和客户的人际关系,成长与成长代价的平衡是他们面临的永恒主题。


因此,这档聚集了壹心娱乐诸多艺人与经纪人的节目,格调与一般的娱乐真人秀显著不同。明星和经纪人只是这档节目的外壳,内核是透过明星和经纪人,透视普通人同样会面临的职场环境,是一档纯正的现实主义题材的职场类节目。而正是因为节目内容贴近现实,节目上线以来,引发很多观众的好评与共鸣。


节目受众以高知和青年为主

《我和我的经纪人》广受观众的热议显然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 2018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近9亿人,就业人口总量仍达7.8亿人 。庞大的职场人群显然是这档节目的主要受众群体。


节目播出后得到的数据反馈也是如此。《我和我的经纪人》上线以来,年龄在18到24岁的受众,与25到34岁的受众占比均达到40%。而在观众的学历分布上,高知用户占比超过一半,达到近60%。由此可见,《我和我的经纪人》18-34岁职场适龄受众和高知受众的比例高于一般网综,最终触达的观众层与节目的定位显然是一致的,即以高知、80、90后青年受众为主。而这部分受众目前正是职场的主力军。


就像《我和我的经纪人》第一期开篇介绍短片中的解说词所写:截止到2018年,中国有7亿多和你我一样的职场人。在我们的人生中,平均一半的时间都在工作。自我价值的追求,末位淘汰的压力,让我们时刻都 昂扬斗志,逆风前行 。在近两千种职场人群里,有一种职场人,离璀璨光鲜最近,离质疑非议也最近。 他们就是经纪人 。在备受关注的同时,鲜少有人真正了解他们。 他们究竟在做什么? 来自经纪公司的他们,把职场当战场;把危机当时机;升降沉浮,进退两难,他们将如何在娱乐圈硬核生存?”


而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而大火的职场付费课程也表明年轻人极度渴求能够在职场中不断提升自己。有报告显示,中国有知识付费需求的人约为5000万,其中最大的需求是职场内容,占比62.2%;职场里有两大刚需:求职、学习。根据果壳网《知识青年付费报告》,知识付费最大的用户群体是90后、就业3年内、从事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的青年人群。他们对于工作尚不熟练,且离开学校时间不久,学习动机和能力均比较强烈。极光大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知识付费App用户年龄以20岁—24岁为主。这部分青年刚入职场,一方面陌生的职场环境让他们手足无措,急需“过来人”传授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包括职业技能,还包括如何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如何和自己的老板沟通等。


爱,成长和经纪人

从节目内容来看,《我和我的经纪人》同样从职场的维度紧扣主题。节目没有走很多网综常走的“套路”,没有刻意人为制造冲突,人物关系自始至终建立在尊重和爱上,很多故事对准的恰恰是职场中需要面临的真实困境。而从已经上线的三期节目中,可以提炼出这三个关键词:爱,成长和经纪人。



爱与职场并不冲突。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在职场中很难交到真心的朋友。但是,相信在这档节目中,观众很容易发现,明星与经纪人之间是有爱的,经纪人与老板之间也有爱。白宇和琪仔的爱体现在信任和鼓励之上,杨天真问到白宇是否需要更换经纪人时,尽管白宇也承认琪仔在某些事情上经验有所欠缺,但是依然选择信任琪仔,因为他相信“琪仔下一次会做好”;而当琪仔为了挑选白宇生日会的场地而面临极大精神压力时,白宇真诚的认可和鼓励也让琪仔感动泪目。同样地,不论是朱亚文与一娃的日常搞笑互怼、乔欣和浩浩的共进退还是筱雅对张雨绮的理解与帮助,无不体现了“爱”这个关键词。即使杨天真似乎在与琪仔的对话中颇为严厉,但这又何尝不可以理解成个人职业发展十字路口的一次关键点拨呢?



豆瓣上就有网友对此评论说:“职场上有人严厉地带你是件好事,多年后大部分人会感谢曾经对自己严格且教过自己经验的前辈。”“我实习时候的师傅,不管我做什么都说我不错……从来没指出问题,后来工作了跟了个严厉的师傅,每次都收获很多。”

成长是职场的永恒主题。在第一期节目中,白宇和他的经纪人琪仔这对搭档让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论是琪仔面临的职业困境、面对困境表现出的脆弱一面还是白宇对她的信任、鼓励和宽慰都让很多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而节目中白宇和琪仔提到最多的就是成长,白宇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快速的提升,但是琪仔的进步速度要显著落后于白宇。节目中比较直白的一句话就是,琪仔的工作能力与工作经验已经落后于工作任务。但在前三集观众能够从琪仔身上看到成长,尽管成长要面临很大的压力,付出极大的时间和精力。从一开始处理跨年晚会的青涩,到最后为白宇的生日会挑选了合适的让白宇满意的场地,这就是成长。从第一次琪仔坐在去机场的计程车中崩溃大哭,到最后得到白宇肯定的喜极而泣,这也是成长。两次流泪的原因截然不同,但是每一次流泪都很能触达观众的内心,因为都能映照不同人生阶段的自己。



自媒体“哈叔的职场微课堂”看了这档节目后就对琪仔点评道:成长的路上,往往是满地玻璃碴。成长需要过程,这个过程很难、很痛苦,但只要扛住了,熬过去了,人生也就明亮了。猎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也注意到这档职场类节目,转发了自媒体“老李校长”看了这档节目之后的观点。文章认为,有压力的公司才能让你快速成长。可见,不论是媒体还是每一个职场人,对于压力并不陌生。但节目通过琪仔这个看似起点不高,但很努力,而且能够不断改善自己的个例,为观众传递了努力可以改变现状的积极职场价值观。

“爱”贯穿于《我和我的经纪人》情感这条线,“成长”串联起了一个又一个故事,而“经纪人”则体现了这档节目的专业性或者说职业性。

像节目开篇说的,很多人都知道经纪人这个职业,但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从很多影视作品或者媒体报道中,我们往往对经纪人的刻板印象停留在强势、有话语权又有一些神秘等等。文化经纪人这个职业在我国出现已经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了,随着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近些年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关注。《我和我的经纪人》将镜头对准壹心娱乐的办公室后,观众才开始发现,其实他们和我们一样。琪仔、一娃、筱雅和浩浩就是一个个在奋斗中成长的80后、90后,“经纪人”中的“人”字体现地特别鲜活。而镜头多次对准公司高层的会议讨论,又为观众揭示了经纪人这个行业的专业性。


总结:影视行业服务专业性

总得来说,《我和我的经纪人》在一季度网综市场上给了很多观众和业内人士一个惊喜。由于经纪人这个行业离普通观众较为遥远,很多人认为节目的受众基础较为薄弱。但是,行业千差万别,职场中的很多元素却是相通的,由此引发很多观众和网友共鸣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节目整体看下来,节奏明快,故事线清晰,并且在每一个平行维度上,为观众展示了各种可能性,丰富了节目的内容。例如,四位经纪人所处的职场阶段完全不同,浩浩是一个94年出生的职场新人,琪仔有一些经验,但似乎又面临着成长困境,一娃是一个在公司待了5年的“老兵”,筱雅看起来非常成熟稳重;而几位明星同样处在事业的不同阶段,对职业生涯的期待也各不相同。


《我和我的经纪人》作为一档真人秀网综,在娱乐性上较为克制,没有夸张和渲染,扎扎实实地紧扣职场主题,对准职场人共同面临的成长、困境与人际交往,展示了极强的职业性与专业性。相信在之后的节目中,能够不断地给观众带来惊喜。


作者:莱卡 | 来源:Vlinkage(ID:vlinkage)

原标题:《凭什么成为青年职场人的心头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植物星球  ·  杜衡的叶子长这样,气味你很熟悉
2 天前
金融先生MrFinance  ·  秋日职场搭配清单
8 年前
金融先生MrFinance  ·  秋日职场搭配清单
8 年前
经济学家告诉你B  ·  2017年、45万亿,这是让货币毁灭的节奏么?
7 年前
宇宙解码  ·  旅行到球状星团杜鹃座
7 年前
正康英语  ·  我和你不一样,我比你多1%思考!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