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得越多,错误越多;不作为,反而没事。
这就是中国目前在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机构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的一种“惰性”思维。
这不,专利局2023年2月全新改版的“
中国及多国专利审查信息查询系统
”,因为及时、高效的更新和传递了复审和无效决定信息,已经成为增强中国知识产权对外透明度和积极形象的重点项目之一,被广大群众给予了厚望。
一旦这个系统不好用,反应迟缓,查询浪费时间了,就会引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纷纷吐槽。
2025年2月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意见互动留言中,工作人员对于网友提问的“
请问为何近期的《中国及多国专利审查信息查询》网页反应异常?
在查询案件时,
常常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获得回应
,有时甚至完全无法查询到相关专利”,进行了回应,表示相关问题会转交给专利复审和无效管理部来处理。
实际上,这个问题本周在我们知识星球群中在多位从业者多讨论中,就有一致的同感。
“多国系统为什么很慢,是网络问题?为什么点一下要加载好久,或者一直加载?很难不怀疑是故意的……”
“原来还好点,近来越来越慢,有点难以忍受。不过,提供公共服务的产品,有就不错了”
“现在已经慢到离谱了,投诉无门”
“打了咨询电话,填了网站的‘我为政府网站纠错’,填了国务院留言,还打了‘2024知识产权工作检查线索征集’的投诉电话。回复是,他们自己也知道很慢,之前会把意见反馈给技术部门,这次也会反馈。至于何时解决,他们也不知道”
“(010) 6235 6655,这是国知局的咨询电话,我打了两三次打通的;(010) 8193 8833是“2024知识产权工作检查线索征集”的投诉电话,只投诉网站慢他们不受理的,要投诉他们明知网站慢但是技术不解决,就是“懒政怠政推诿扯皮”的问题了……”
还有贴出吐槽国知局系统在公共服务提供上,用户体验太差,是个老问题的,急得人恨不得帮助国知局免费做一套好用的系统。
专利局可以做到当天发通知书给当事人,
企业当天发公告,当天裁决
就可以录入到系统中供公众查询,我们就可以查询引用。据了解,甚至是五局系统中,也是同步的。
相当于专利局做到的裁决及时向全球公开,这一点其实是非常难得的,基本上是与美国做法同步,要好于欧洲和其他国家,更是要好于中国的司法判决公开上网的效率。
然而,问题就出在近期这个系统出现的上述种种问题,导致我们准备这篇稿件时,发现有三个无效请求,但当时只打开了在2月7日当天公开的两个无效决定,最早一个的无效记录在打开时没有显示有无效决定通知书,我们就以为是前一次案件专利局没有做出无效决定。
但真实情况是,后来发现是因为系统的问题,导致系统没有显示本应该有无效决定的通知书内容,直到文章发出后看到2023年其实做出过无效决定的记录,又试着刷新很多次才最终出来通知书。
两次的差异,其实对于后来文章报道的内容和重点,都是有影响的。
因为后来查询到2023年第一次无效决定的内容和结果,是
维持相关专利有效
的,而且其中一些细节如果和这次最新做出的无效决定相比,还是很有意思的,内部合议后认为该案有点和《
专利局“滥用”公知常识?参数发明成重灾区
》一文中引用的案例情况有些类似,具体在此暂先不做扩展。
如果以上述这个补充信息为视角,问题的核心就会转移到中国将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本土创新和专利无效标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