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刘佳璇
你家暖气热吗?
对于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绿地花都苑小区居民李先生来说,这个问题有些“扎心”。
“室温14度,孩子老人半夜都要冻醒。”李先生对东老师介绍,绿地花都苑小区在2012年交房,从2015年开始,小区供热就出现了质量问题,尤其是家住在较低楼层的居民,每年冬天都要遭罪。
在小区业主群里,不少对供热质量不满意的业主都展示了自家室温度数,其中最高的16摄氏度,最低的14摄氏度。一户主提供了由小区供热运营单位入户测温的记录,卧室为16.6摄氏度,室温为17.8摄氏度。
(李先生提供的家中室温测温记录)
根据《北京市居民供热采暖合同(按面积计费版)》,供暖期内,当室外日平均气温在-7℃以上时,卧室、起居室温度应当不低于18℃,当室外日平均气温在-7℃以下、-9℃以上(含)时,卧室、起居室温度应当不低于16℃。李先生所说的情况显示,家中的供暖低于现行标准。
多年以来,李先生等小区业主通过各类渠道表达过诉求:例如向供热公司反映,供热公司会派来工人测室温以及入室水温,检查室内供暖设备;再如通过12345市长热线向供热部门反映情况,房山区供热办工作人员也入户了解过情况。
(绿地花都苑小区居民的联名请求)
李先生表示,由于问题解决缓慢,很多业主不愿意相信供热公司。目前,小区里共有1200余户业主,已有100余户业主参与联名请求,要求更换掉小区的供热公司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小区供热运营单位。
东老师联系了绿地花都苑小区供热运营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绿地花都苑的确有个别户存在供热质量问题,但不存在普遍供热不足的情况。集中供热系统是一个封闭性循环系统,包括热源、管网、热力站、二级管网、室内设施,系统内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用户供热质量。个别户供热质量不佳,原因来自多个方面:户型背阴、周边住户冬季空房不供热、开发商对底层背阴户的供暖管铺设不足等。供热运营单位了解到情况后,也提出了降低取暖费并增设暖气片的解决方案,但业主并不同意。
截至发稿前,已有小区居民反映,家中暖气温度有所上升。
实际上,每年供暖季,北方城市都会有类似小区供热质量问题出现。在人民网地方政府领导板上,几乎年年都会出现市民反映所在小区暖气不热的情况,其中,有很多常年存在供热质量问题的“老大难”小区。
近年,很多城市都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优化供热二级管网,解决了一些老旧小区的供热质量问题。例如,往年居民投诉量较大的北京市朝阳区甘露园南里一区在2020年供暖季到来前就完成了二级管网改造,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供热质量问题。
相比之下,李先生所在的新建小区出现供热质量问题时,虽然供热公司和管理部门皆入户了解过情况,但根本诉求却迟迟未得到解决,这让部分居民有一种被敷衍的感受。而另一方面,供热公司认为,对居民诉求并非置之不理,只是解决方案不被接受。
一屋不暖,难以暖民心。在这个事件里,供热公司和提出诉求的小区居民之间,已经出现了信任危机。究其原因,是问题拖延多年一直未得到合理解决,导致了这一局面。
既然存在居民年年反映供热不足的情况,更合理的做法,应是在供暖季到来前就“未雨绸缪”,解决问题。无论是新建小区还是老旧小区,一座小区的供热不足,不仅仅不是供热公司与用户之间的“甲方乙方”商业纠纷,它牵动的是居民对城市管理的信心,更是检验城市民生事项是否落实到位的温度计。
面对出现供热质量问题的小区,当务之急是找出原因,明确责任方,在供热管理部门督办和协调下,由责任方尽快解决,切勿冷了房间,寒了人心。
长按上图,订阅《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