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最近有一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率高达90%,吓到不少人。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但随着老年人口增长,养老金支付面临压力,
社会统筹不足以支撑,许多地区的个人账户资金被挪用于当期支付,空账由此形成,且规模越来越大。
从长远来看,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那么,我们需要为爸妈的养老支付更多的钱吗?其实,这并没有直接联系。除此之外,空账问题有什么危害?
小巴采访了几个大头,来听听他们的看法。
李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关键问题在于空账规模的持续增长”
问题的严重性还不在于现有的空账规模,而在于其增长速度非常快。从
2000
年开始,空账每年增加
1000
亿元,连年递增,如今每年增加
5000
亿元。截止2015年年底,空账达4万亿元。
现在看来,有以下几个问题。
▷
目前这笔账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去算。
▷
即使算清,国家能不能、有没有共识支付?
▷
即使支付这么多资金,能否有效管理?如果实际资产的投资收益率不能跟上工资的增长速度,那么制度仍然不经济。
▷
即使把账做实了,
如果是“统账混合”,也就是本该各自独立的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混合运行,
责任边界不清,
到最后当统筹不足以支付,还是会挪用个账,最终出现空账。
所以需要“统账分离”,让社会的归社会,个人的归个人,分离以后的个人账户可用于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储蓄。
国家相关部门提及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我很赞同。随着人均寿命延长、健康状况改善,很多老年人有能力工作增加收入。这也是解决养老的途径之一。
杨建华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
“通过提高参保率和增加养老金收益来弥补空账”
国家近些年每年都在提高养老金的待遇,有些地方就需要依靠财政补贴,一旦经济状况不好,会给养老金的支付带来极大的影响。
所以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急需面对的社会问题。
我认为以下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空账。
▷
提高参保率。
尤其是
农民工参保率不到20%。工作地的变动会影响养老金的支取,所以很多人不愿参保。同时也要提高企业缴纳养老保险的积极性,甚至以税的形式来强制要求。
▷
要提高养老金的收益。
浙江省几千亿养老金在银行沉淀着,如何更好地产生经济效益,值得探讨。
目前,养老金仍然是许多人养老的主要来源。此外也可以参加商业保险。农村可以探索农民以土地入股来养老。
魏英杰
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
“空账不代表高风险,关键要设置预警红线”
空账率居高不下存在一定风险,有以下三个:
▷
一旦进入老年社会,前一波人还在支取养老金,又多一拨人支取时,就可能存在支付上的风险;
▷
养老金空账运作会让政府的信用面临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