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
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
。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一张“吊网”,
承托起了盆腔内的尿道、膀胱、子宫、直肠等脏器
,具有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缩度等多项生理机能。
之所以说盆底肌是产前的“羞羞肌”,是因为“她”能保障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羞羞”的事情正常进行,比如排尿、排便,为爱鼓掌这些几乎每天都要做的事。
当盆底肌松弛了,这张“网”弹性变差,“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
轻者表现为
阴道松弛、小腹坠胀,尿频、便秘
等轻度不适,重者出现
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
等疾病,造成难以言状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怀孕过程中
,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肉,加上
子宫重量日益增加
,
盆底肌肉
就
处在持续受压中而逐渐松弛
。在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和会阴神经还会有一定损伤。
莫主任强调,
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避免不了盆底肌的损伤
,且二胎妈妈出现盆底肌松弛的几率更高。
产后42天到半年属于盆底康复治疗的黄金期
,是预防、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有利时机,在此时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效果最佳!
莫主任指出,
盆底肌康复训练,越早开始效果就越好
。随着年龄的增大,激素水平下降,肌肉会更加松弛,症状也会越来越严重,治疗时,需要的疗程变长,起效变慢。
莫主任介绍,目前恢复盆底肌的主要方式是
运动训练、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疗法
。
产科设有盆底康复中心,可利用盆底表面肌电分析及生物反馈仪
评估盆底肌肉损伤及脏器脱垂程度
、进行
专业康复训练
等系统的盆底功能康复治疗。
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脉宽、不同强度的电刺激,不同效果的生物反馈模式,并结合独有的 A3 反射、场景反射的训练,唤醒被损伤的盆底肌肉,
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
,
使受损伤的肌肉、神经得到真正的纠正
,具有长期效果。
1 、安全性:
无创
,
无痛
,
无需服用药物
。
2 、趣味性:
治疗过程犹如游戏轻松愉快
。
3、长效性:经一至二个疗程治疗后,
用盆底康复器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可长期保持疗效
。
1 、产后妇女可作为常规盆底肌肉锻炼
2 、各种尿失禁
3 、轻、中度子宫脱垂、阴道膨出、阴道松驰、阴道痉挛、性生活不满意
4 、非急性期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
5 、泌尿生殖修补辅助治疗
6 、产褥期症状(腰背痛、腰痛、尿潴留、乳涨、耻骨联合分离等)
7 、全身运动系统肌肉功能障碍,疼痛,萎缩
8 、下肢水肿,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
9、术后疤痕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