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古玩的如今都说生意难做,一方面是因为形形色色的骗局搅乱市场,导致不少收藏爱好者越玩胆子越小,不敢轻易涉足。另一方就是假货泛滥,很多人说真货资源已接近枯竭。其实有时候并不是找不到好东西,而是人们过于追求捡大漏,反而忽视了磨练心态的重要性。就像有些藏家说现在农村都已经遍地假货,收不到东西了,果真是这样吗?冒着毒辣的烈日,小编还是想跑一跑的。
这么多次的亲自实践,小编总结出来如今去农村铲地皮的几个特点:首先是如今很多农村人都富裕了,眼界也开阔了,加上如今的网络炒作风气,所以对待自己家老古董的心理价位远高于正常市场价。其次像新农村之类的富裕地方,好古董基本已经被下乡收货的前辈们收刮干净。所以有同等爱好的玩家们,要秉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入更偏僻的地方,才有可能收到好货。再分享一个心得,不要无目的乱跑,因为十有八九都是白跑一趟。多打听一些快要改造或拆迁的地方,收到好货的几率非常高。积累经验的过程非常幸苦,一般人真的坚持不下来,还要时不时面对打眼吃药的后果,真不是很多藏友想象的那样,在家里上上网就能靠古董赚钱的!
铲地皮进出货量最大的就是古钱了,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价格嘛也是两个极端,要么有人相信网上“砖家”的鬼话,什么样的破钱都敢开价几十万。要么就是啥也不懂,给钱就卖的那种。这不刚开始就运气好,卖东西的大妈非常好说话,只花150元就收了一堆开门钱币。其中雍正宝浙和顺治背陕算是个小小的漏吧,也给大热天的小编带来了一股动力。谁说农村收不到货了?借口而已!
当然,大部分的时间都得做好“捡破烂”的准备,也很考验一个人的毅力。这次跑了一天,除了上面一堆古钱,剩下的就是这些说老不够老,收来无用又弃之可惜的老物件,就几件豆青碗有点价值。其他的什么铃铛、铜权、鼻烟壶之类的杂项,太普通了。其实这些东西收来也不能说没用,在和其他藏友交流的过程中,半卖半送,也算是增进感情。
天快黑的时候,竟还碰到了同行,而且还是位女性,这可真是少见。上前去交流一番,原来她也是专业搞古玩的,在市里还有个门店,这次就是缺货了,闲来无事就下乡碰碰运气。不过和小编一样,跑了一天基本上就收一些老普货,没多大收获,这么热的天一个女人也敢出来这样跑,生活不易啊!
没收到东西怎么能轻言放弃,小编休整了两天,又重新开始跑。这次还真找到一大户人家,后堂屋里都是老古董!虽然没见到尖货,但基本都开门老。几件老家具主人不卖,只卖铜香炉和瓷器,咋一看货挺多,其实都不咋样。看了半天就看中了两件青花,收双喜罐花了200元,青花赏瓶要400元,一对嘉道粉彩笔筒,人家要1万5,小编觉得没有利润,也就没拿。老普瓷器还是很好卖的,所以收到两件也挺满足。
依然还是跑了一整天收获很小,却在临走的时候遇见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看到小编是收古董的,就小心翼翼的拿出来几件瓷器。不过这种老碗小瓷罐实在没什么价值,就如实和老人家说了。可能是言谈之间小编态度比较好吧,老人放下了戒备之心,说自己家里还有件东西,看看能出多少钱。
老人说自己的爷爷是清代秀才,家里一直传下来这么块石头,听长辈说很少见。但是过去前来收古董的商人都出价特别低,要么就是一两百块,甚至还有出10块钱的,明显是把他当成傻子。老人看小编不像是奸商,就说:“考考你,这东西是什么?能值多少钱?”小编知道老人在套话,仔细看了一下,还是如实说了,这块石头虽然没有开池,但石色青灰带紫,石质细润可见,表面可见火捺、蕉叶白、鱼脑冻、金线、天青、胭脂晕等色泽纹理,明显是块老坑的清代平板端砚,是砚台中很不错的石品。最终小编开价三千块,老人开心的说:“你不是坏人,就卖给你了!”对于小编来说,也算是捡个漏了,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