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号的资深读者,看到标题应该就能猜出来我要说啥了吧!对,又又又又要说说写作这件事了!
首先,我必须再跟大家强调一次:
不要报班!不要报班!不要报班!
有那钱干啥不好啊!跟胖舅舅免费学不香吗?
第一,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在公号后台回复
“胖爸说作文”
,有之前我写过的一系列文章,多读几遍,帮您省钱。
第二,持续关注胖舅舅公号,担心你们老看我的文章会腻,所以,特意给大家请了外援。
今天,请小溪老师,跟大家聊聊“写人作文”。
请注意,这只是个开头,后面会有一系列语文学习的干货等着呢!
(请拿出笔记本or准备好打印机)
————我是得瑟的分界线————
大家好,我是小溪。
据我观察,
不少孩子写作时,碰到写人作文都要抓耳挠腮,尤其是进入中高年级之后,写人作文的数量、要求都有了大幅提升,如果孩子没掌握写作技法和要领,就会非常痛苦。
今儿,我想跟孩子们分享一个写人的小妙招,希望能帮助他们在写作时更从容,更得法。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写作时描绘一个人,
眼睛也是毫无疑问的重点
。
可以这么说,写好眼睛,写人就成功了一半儿。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独家写作妙招儿,就与描写眼睛有关,怎样才能把眼睛写好呢?
我一般会建议“四步走”:
先写
“外形”
,再写
“表情”
,接着写
“感情”
,最后写眼睛的
“力量
”
走好这四步,不愁写不好眼睛,写人作文自然也不在话下了。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第一步,
写眼睛的“外形”
,要把眼睛长什么样写清楚,这其实跟写人是一个道理,最重要的,是写出特点。
比如鲁迅先生的《祝福》中,
是这样写鲁四老爷的眼睛的:
林嫂死的时候,鲁四老爷高声的说过:“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众人看他的眼睛,原本是小小的,可这一次,他的眼睛瞪大了,眼底流露出不屑的神情。
看,鲁迅只是抓住鲁四老爷平时眼睛的“小小的”,和此时高声说话时眼睛的“瞪大”,对比着一写,就非常生动地体现出他的冷漠、无情和伪善。
可见我们要找的这个特点不用多么复杂,抓住最突出的,就能写出眼睛的特色,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听这人的名字,以为一定是个张扬外向的瘦子,左么。见了面发现是个胖胖的好好先生,和梁天一样的小眼睛,隐在度数很深有放大效果的眼镜后面,见人便带三分笑。
一样是写眼睛的小,王朔笔下梁左的眼睛就多少带点儿喜剧效果——眼镜都有放大效果了,眼睛还是那么小,可见这眼睛真是“小到家”了。一个“小眼睛、大眼镜”的幽默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娃们在写人的时候,最容易千篇一律,写眼睛都是大大的、圆圆的,美得不行。
实际上,哪儿有那么多大眼睛长睫毛啊,小眼睛、单眼皮其实更有的写,写起来更有意思,能写出与众不同。写眼睛的外形时,相比写得美,写出特点才会更精彩。
爸爸有双小眼睛,隐藏在厚厚的双层镜片后面,远远看去就是一条细缝儿。
一个眯眯眼儿爸爸,一定很有趣!这就是抓住了特点,给写人的文章开了个好头。
写眼睛外形的内容不用多,一两句话带过就可以,如果觉得笔下主人公的眼睛长得实在没什么特点,也可以忽略不写,直接进入下一步。
眼睛还有表情啊?当然了!
现在大家在外面都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传递自己的情绪吧,可见眼睛是有“表情”的。
怎么写眼睛的表情呢?
特简单,平时怎么写人的表情,就怎么写眼睛的“表情”。
赵树理同志身高而瘦。面长鼻直,额头很高。眉细而弯,眼狭长,与人相对,特别是倾听别人说话时,眼角常若含笑。
眼睛常常像含着笑一样,一个爱笑的、与人亲近的形象就很清晰了。眼睛写好,人的形象就能迅速“立起来”。
眼睛不止可以微笑,还可以带着猜疑、不怀好意的冷笑:
他那双小眼睛从浓眉下边看人时,总带着猜疑的、不怀好意的冷笑。
看看,眼睛不但可以有表情,还可以这么丰富、这么多层次。
写眼睛的表情其实是一种很讨巧的方法。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假如猜疑的、不怀好意的冷笑不是眼睛的表情,而是挂在嘴角,是不是就没那么传神了?
假如"常若含笑"的不是眼睛而是嘴角,好像也就没那么独特了吧?
如果孩子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写眼睛的表情,可以打开微信表情栏,那么多表情,开怀大笑,害羞胆怯,暴躁崩溃……总有适合用于描写笔下人物的。
这条缝儿虽小,却像会说话似的,与人对视或者倾听别人说话时,眼角常常带着点儿笑容,谁看了都觉得和善。
第三步是要
写眼中带的“感情”,
也就是眼神传递出的情感信息。咱们看书的时候肯定都有体会,眼睛是会“说话”的,有时候人物不用说什么,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表达出复杂的情绪。
比如著名作家陈忠实写过一篇《晶莹的泪珠》,
里面是这样写女老师的眼睛的:
我看着那双滋浮着忧郁气色的眼睛,忽然联想到姐姐的眼神。
忧郁气色,是女老师眼睛传递的感情。这
里滋浮一词用的极好,把老师眼中满含着难过和痛苦的样子,写得很形象,很传神。
如果读过文章,就会知道,那是她发自内心的为一个并不熟悉的学生着想,为家境贫困无法上学的“我”而惋惜,为一个好孩子不能继续接受教育而忧郁,是极为珍真挚可贵的。
眼睛还可以传递负面的情绪,比如上文提到过的《祝福》中,鲁四老爷在说话时,“眼底流露出不屑的神情”,就把他刻薄冷漠的样子刻画得淋漓尽致。
写好眼睛的感情,需要孩子用心去观察,自己和家人朋友交流时,他们的眼神有哪些变化。
比如,自己犯错时家人眼里的怒气和伤心,取得进步时朋友眼中的喜悦,生病时老师眼中的担忧和心疼......
接着上文写爸爸的片段,我们就可以这样
写爸爸眼睛蕴含的感情:
可遇上我调皮的时候,爸爸也绝不会姑息,这细细的缝儿会不自觉地瞪大,眼底饱含着怒气。
最后一步是
描写眼睛的“力量”
,或者说是
眼睛的“功能”
,眼睛对自己的影响。
对于眼睛的“力量”,大家在电影里应该都有感受。
《唐人街探案》
结尾处子枫妹妹的眼神就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任何时候想起来都忍不住要毛骨悚然,这可不就眼睛的强大力量吗?
《晶莹的泪珠》
中写“这种眼神足以使任何被痛苦折磨着的心平静下来,足以使任何被痛苦折磨得心力憔悴的灵魂得到抚慰,足以使人沉静地忍受痛苦和劫难而不至于沉沦。”,这种复杂的感受就是女老师的眼神带给“我”的力量,这种力量影响了“我”很多年。
还有老舍先生的
《断魂枪》
中,是这样写老头子孙武者功夫的厉害的:
他的黑眼珠更深更小了,像两个香火头,随着前面的枪尖转。王三胜忽然觉得不舒服,那俩黑眼珠似乎要把枪尖吸进去!四外已围得风雨不透,大家都觉出老头子确是有威。为躲那对眼睛,王三胜耍了个枪花。
“俩黑眼珠似乎要把枪尖吸进去”,这眼神的力量可不容小觑啊!此话一出,这位老头儿的功力和威力一下儿就具体了,生动了。
小朋友们其实经常会在作文中写到眼神的力量,只不过还没建立这个意识。
比如有的孩子会在作文中写“妈妈的眼睛像透视镜一样,总能看穿我的每一个想法”,还有的孩子会写“老师的眼睛就像雷达,总能对我的跑神行为精准识别”,把这些“特异功能”或“强大力量”写出来,会给文章增色不少。
好啦,写眼睛的“四步走”我就介绍完了:
“外形+表情+感情+力量”
操作起来并不难,赶紧带娃用起来吧,写好眼睛,离写好人物就不远了!
当当当当当,你们说吧,这篇文章值多少钱?
但是,胖舅舅只发红包不收钱,但是,要不要转发、点赞和在看,你们看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