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堵延时指数/高德地图公司网站
6月28日,朝阳法院审理了一起关于“拥堵延时指数”数据权益的不正当竞争案。
原告高德地图指称被告万得通过不正当手段抓取其数据,并在商业软件中传播使用,构成侵权。法院认定“拥堵延时指数”具有高应用价值,是原告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应受保护。被告采用变换IP地址和伪造浏览器标识等手段抓取数据,违反商业道德和诚实信用原则,
构成不正当竞争。
法院综合考虑数据价值、侵权情节及主观故意,判决被告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1250万元。此案彰显了法院对数据资产保护及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视,成为数据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典型案例。
原文链接:
高德数据产品“拥堵延时指数”被擅自抓取牟利 法院一审判赔1250万元
从提供的案件分析来看,该案对数据资产入表有以下几点重要启示:
一、强化数据资产的价值认知
数据资产的市场价值:
案件中,“拥堵延时指数”数据被认定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这是法院认定其作为数据资产并进行保护的重要依据。这表明,企业应将数据视为重要资产,并在财务报表中合理反映其市场价值。
数据资产的竞争优势:
原告公司凭借“拥堵延时指数”数据建立了市场竞争优势,并获取了经营利益。这进一步强调了数据资产在企业竞争中的关键作用,也为企业将数据资产纳入财务报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由。
二、促进数据资产的管理和保护
数据管理制度:
案件启示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使用、共享和销毁等各个环节,以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这些制度的完善有助于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更准确地反映数据资产的价值和状况。
防护措施:
为了防止数据被非法抓取和使用,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监控审计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保护企业的数据资产,也有助于提高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披露数据资产信息的可信度。
目前,企业获取数据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自行生产、公开收集、直接
收集、间接获取等,需要根据不同的收集方式及应用场景,具体认定相关数据
来源的合法合规性。
公开收集系指企业通过爬虫、RPA 等技术手段,采集已公开的信息。
此种
情形下,在审查数据来源合规性时,应重点审查以下方面:
(1)数据采集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例如,企业不得采集受监管
的数据,包括重要数据、核心数据、国家秘密、情报信息等;企业在采集数据
时不得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计算机系统;企业不得非
法侵入其他特定组织的计算机系统;企业不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侵入国家关
键信息基础设施采集数据。
(2)数据采集方式需合法、正当。例如,在使用爬虫采集公开信息时,企
业不能违反目标网站的 Robots 协议或突破其设置的反爬取措施爬取数据;企业
的数据抓取行为不得干扰目标网站的正常运行;若拟采集的公开数据涉及其他
企业商业秘密的,需尊重信息主体的意愿,获得企业的授权同意。
(3)数据采集不得损害个人的合法权益,收集和处理个人应具备合法性基
础。
(
4)数据采集的目的应合法正当,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得涉及不正
当竞争。
三、推动数据资产的会计和财务处理
会计确认:
案件强调了数据资产的财产性权益,这为企业将数据资产纳入财务报表提供了会计确认的基础。企业可以根据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将数据资产作为无形资产或其他形式的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
信息披露:
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应充分披露数据资产的相关信息,包括其种类、数量、价值、管理情况、风险状况等。这有助于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为企业进一步融资和拓展市场提供有力支持。
四、关注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法律法规:
企业应密切关注与数据资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动态,特别是关于数据权属、数据安全、数据交易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因违法违规行为而遭受损失。
监管要求:
监管部门对数据资产的监管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企业应关注监管部门的最新动态和监管要求,及时调整和完善自身的数据资产管理制度和财务报表披露要求。
综上所述,该案件对数据资产入表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包括强化数据资产的价值认知、促进数据资产的管理和保护、推动数据资产的会计和财务处理以及关注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等方面。这些启示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数据资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