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是中国当代史上的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大事件。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我亲身经历了这篇文章发表和引发大讨论的全过程,对其价值和意义有深切的体会。
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和引发的大讨论极大地推动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为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文化大革命”以后,尽管“四人帮”被粉碎,但教条主义依然盛行,“两个凡是”的影响还很大。从文化领域看,当时,抒发个人情感的流行歌曲被视为黄色歌曲、靡靡之音受到批判,表现少数民族女性肌肤之美的首都机场壁画被认为有伤风化遭到抨击,描写“文化大革命”时期民生多艰的“伤痕”文学被抨击为“暴露文学”,表现对社会、人生思考的“朦胧诗”被批评为格调低下、晦涩难懂、背离革命文艺传统等等。1978年已经恢复高考,但教师授课讲的仍然是样板戏、“三突出”。学生对此十分不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和由此所引发的大讨论,犹如隆冬里的一声春雷,给中国人带来了一场期盼已久的新思想的春雨。当时许多大学生几乎每天都兴奋地关注着围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展开的讨论,交流最新信息,也以各种形式参与这场讨论。随着这场讨论的不断深入,长期的思想禁锢终于被破除,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态势逐步形成,人们长期压抑的情感得到极大的释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自由抒发情感的激动人心的情形。
第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和引发的大讨论启示我们,思想的力量不在如何艰深和高远,而在脚踏实地,思考现实,破解难题。
社会在不断发展,思想、理论必须不断创新。但也要看到,人们的思想不是线性发展的。在人类历史的特定时期,往往出现教条主义盛行、社会陷入认识误区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匡正时弊,呼吁重视人类认识的基本特点和规律,重温人类思想成果,就更为重要。这篇文章的宝贵之处在于它以巨大的勇气和胆识,不惧权威,不畏教条,不畏流言,直面现实,切中时弊,解决现实问题。这篇文章的价值在于它思想的冲击力,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时代性的大讨论,推动了历史进程。
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和引发的大讨论还启示我们,思想或理论不应该高居于象牙之塔、庙堂之上。思想和理论的精髓就存在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思想和理论的力量就蕴含在生活常识和普遍人性之中。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实事求是就是尊重群众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就是强调恪守常识、尊重人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一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判断是非的基本立场和基本原则,这也是纪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40周年的意义所在。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文章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