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TMD大厂研究
顶尖商业思想与管理实战交流平台——传授前沿商业思想,荟萃实战管理方案、聚焦一流商业模式、透析瞬息万变商业世界,帮助商业精英锻造决策能力、优化决策资源、提升领导能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正观新闻  ·  中国影史首部!《哪吒2》票房突破90亿元 ·  13 小时前  
美好辽宁文旅之声  ·  藏不住了,《哪吒2》里的“含辽量”! ·  23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TMD大厂研究

月入7位数的李佳琦,自爆未来三年发展:没有危机感,就是你最大的危机

TMD大厂研究  · 公众号  ·  · 2019-12-27 17:52

正文

作者 l 沈小星

来源 l 沈小星(ID:Stevenandbook)

没有危机感,就是你面临着的最大危机。

今年最火的网红是谁?
毫无疑问,是李佳琦了。
  • 有多火?他上热搜的次数,超过了很多明星。

  • 有多牛?阿里巴巴副总裁钟天华说:“双十一,他的直播销售额超过10亿。”

  • 有多挣钱?李佳琦自己说:“从今年1月起,月收入达到了七位数。”

很多人好奇:主播那么多,为什么是李佳琦?
看过他直播和工作状态的人都会说:拼命。
每场直播6小时以上,下午7点到凌晨一点钟,一年直播了389场。
最高纪录单场直播试色189支口红,6小时卸了200次,以至于李佳琦后来看到口红都会恐惧,觉得嘴巴痛。
高强度每天不间断的直播,即使感冒不适,全程看不到任何倦怠,嗓音始终高亢激昂,连语速、语音、语调都没变过。
最严重是有一次他声带受损播到失声,每讲一句话都很痛很痛,还是一直工作了两三天。
双十一,连续十几天的状态就是起床直播,播完睡觉....一日三餐都没有出门。
但正是这强烈的危机意识,让李佳琦成为美妆界的Top,并鞭策他不断努力。
01
面对自己的走红,李佳琦是担忧的。
他知道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很火,觉得自己这两年,已经把这辈子的运气都用完了,所以他会有点害怕。
确实,流量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谁也不知道它会在哪天来,会在哪天走。
如果使劲往前追溯,最早在论坛时代,初代网红的特征概括为猎奇和博出位。
比如以“奇葩征婚”要求被大家熟知的凤姐;
到了微博时代,更习惯把颜值、身材俱佳与网红划上等号;
直播时代,尤其是短视频兴起,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变为网红。
但是现在的网络快餐文化太快了,也许这两年抖音快手直播潮流还流行,谁知道三五年后会怎么样。
就像以前被称之为“网红鼻祖”的那些人,现在还有几个活跃着的?
李佳琦清楚知道下坡路终有一天会到来,只有提前做好准备,为未来铺好后路,才会在流量褪去后,不那么难堪。
所以,在合鲸资本举办的创业周论坛上,李佳琦分享了自己未来。
他说,这两天想了想,未来想做的有三点。
  • 第一,还是像以前一样做好直播的本职工作,最好是能鼓励大家和服务到喜欢我们的消费者。

  • 第二,想要做好线下,想开一家像丝芙兰一样的门店,把李佳琦推荐的所有的最好的都集合在这家店里面。

  • 第三,李佳琦说他前段时间跟某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对谈过一次,他很羡慕这位总裁。

有很多人问李佳琦,如果不做直播了之后,不做网红了之后,你要做什么工作?
李佳琦说:
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还可以做除了直播之外的工作,但是在一次见到这位总裁之后,他就知道他想做的事情是成为那样的人。
因为这位总裁把所有一线品牌全部带到了中国,并让所有中国消费者了解到什么叫做国外一线品牌。
他想把中国所有好的国货品牌带出去?
他想要创立一个品牌,不是网红品牌,他要创造的品牌,是享誉全球的中国品牌。
我们总结一下:
李佳琦的意思就是从线上转到线上加线下,从个人的影响力转到品牌的影响力,从国内的影响力转到国际的影响力。
不得不说李佳琦是有远见的,在很多网红还在专注直播带货的时候,他已经把眼光放到全球了。
这确实是做事情的正确逻辑,虽然说李佳琦现在在网红领域是属于TOP级的。
但还是应该保持危机感,否则在红利结束的时期,将毫无招架之力。
相信很多人都有使用过诺基亚手机。
当年处于手机霸主地位的诺基亚确实带给我们很多的惊喜,手机质量硬、塞班系统流畅,我们都曾以拥有一部诺基亚而感到骄傲。
可惜这一切在智能机的潮流来临时全都变了。
微信仅用三年时间就获得了超过八亿的用户,消减了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30%的收入,打破了原来的垄断市场,让中国人一年省下上千亿话费。
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的销量每年都在不断下滑,它们的对手既不是白象也不是今麦郎,而是毫无关系的美团、饿了么。
要知道绝对稳定的状态是不存在的。
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永远也无法确定下一秒会发生些什么,更何况我们现在所处的还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
你不去努力就会被那些努力着、探索着、失败了又重新爬起来的人们所抛弃,被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抛弃了。
02
美国康奈尔大学曾做过一个温水煮青蛙的实验。
科学家将青蛙投入40℃的开水中时,青蛙会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从开水中跳出来。
但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慢慢进行加热,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等到当它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也跳不到之前那个高度。
刚开始青蛙跳进高温的水中会因为受到刺激产生危机感,正是这种危机感,使得它爆发出潜能,立即从热水里跳出逃生。
而当青蛙在温水中享受时,危机悄悄地袭来, 等它反应过来时,已经没有了反抗的能力,只能看着死神的到来光着急。
这只在温水中的青蛙,就像是处于舒适区的你。
最开始进入公司的时候,作为试用期的员工,会加倍努力让自己顺利通过试用期,成为正式员工。
在这期间,你是时刻保持着危机感的。
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失去这个机会,你没有办法松懈。
等到之后通过试用期,就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状态: 懈怠期。
因为你已经从战斗状态变为休战状态,精神就不会像之前那样紧绷着。
待的时间久了,就开始混成“老油条”,该躲的躲,该漏的漏,全然不会像之前那般精细。
沈老师看过一些经理、主管、销售人员,每个月都能够达标,暗地沾沾自喜.
认为是自己的领导力不错,直到经济大环境转变的时候,“业绩” 突然离你而去,才发现自己没有丁点招架能力!
03
罗振宇去年年底《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上讲 “有人总是喊着要岁月静好,但真实世界毕竟大河奔流”。
很多人觉得特有感慨。
是的,确实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变化非常快的时代.
其他人都在奔跑,你如果停下来,世界就会在别人的奔跑中换了样貌,就会被时代抛弃掉。
现在每个职位都面临着被取代的危机,我们只有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升职加薪。
最关键的是,危机感还能够激发我们的潜力,让我们绝处逢生创造出奇迹。
之前有一部很火的片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导演的。
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难,家人全部丧生。
他找到一只救生船在海上漂泊,可海上居然有一只对他垂涎的孟加拉虎。
少年和老虎之间有过冲突,有过对峙,有过妥协,有过无数次的危机。
可若没有老虎的威胁,少年也就无法时刻保持警惕和斗志,或许早就被淹没在大海中。
正是老虎对他产生的危机感,才使得他一直不放弃,最终在海上漂泊了227天,终于获得解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生活充满危机感,才是生活里所应该追求的稳定。
我们只有让自己时刻保持着危机感,才能在面对未知事物时,能带给自己更多的安全感。
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业,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不管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中,都应该有这种危机感。
如果你和少年派一样重视了这种危机感,那你将会被解救。
正是因为危机感的存在你才会进步,才会不被淘汰,所以说危机感真的很重要。
记得《海贼王》里的士兵先生曾经说: “如果你没有危机感,就无法成长。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逆境中成长的,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难会促使我们进步,只有时刻充满危机感才会成长,变得更加优秀。
04
哈佛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曾说过: “没有危机感,就是你面临着的最大危机。
没了危机感,所以你才会身处危机当中。
在那些具有顶层危机意识的人眼里,危机感就是对未来的先机。
微信的诞生,其实就源自于腾讯的危机感。
当时,微博从社交切入聊天软件,对于腾讯来说,这会是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腾讯高层立马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马上分组研发,微信才成功地被创造出来。
马化腾后来庆幸道:
坦白讲,微信这个产品出来,如果是在另外一个公司,那我们可能根本就挡不住。
那些具有高层次危机意识的人,会在危机感来临前就做足准备,甚至通过高远的预判,使得他们在危机来临前,率先抢占市场的主动权。
任正非曾在华为发展势头十分良好时,发表了一篇《华为的冬天》。
他在开头就提到:
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也正因为华为对自己无与伦比的危机意识,才使得华为手机在国产手机中脱颖而出,甚至隐隐有超越苹果的气势。
大牌企业家,一般都对自身企业时刻保持着危机感,这也是他们能成为大牌的原因。
比尔盖茨常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柳传志也总是认为:“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
李彦宏曾经也说过:“别看我们现在是第一,如果你30天停止工作,这个公司就完了。”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业,无论是教育还是家庭,如果我们身在危机中而不知危机,那就无法获得新生和进步。
无法新生、无法进取的后果,那就是只能被谴退、被淘汰。
如果你没有危机感,就无法成长。
危机感时时刻刻都在警示着我们,只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前进,才能在未来的危机中涅槃新生。
顺境的时候建立自己的能力,逆境时就会过得更快;
顺境的时候培养新的技能,逆境时就会过得轻松。
在这个比较浮躁的社会中,只有把握好危机感,才能在社会竞争中获得安全。

-  end  -

近期好文推荐

1. 考研人数突破300万,真相触目惊心:最可怕的,是你以为学历是废纸

2. 辞退100人后的职场真相:赚钱还需要哄的人,我劝你穷着

3. 李佳琦、李子柒爆红之前,都在做什么准备?

4. 亲历跟好朋友创业失败,我才明白:永远不要考验人性底线


作者简介: 沈小星,原世界500强高管;斜杠青年职业规划资深导师;年入数百万资产八位数的斜杠青年;知名公众号“沈小星”创办人;公众号沈小星ID:Stevenandbook。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