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
lolapola
” 发现生活中的一万种可能:)
之前放出一篇省钱心得获得大家很热烈的反响,看来不管身处何地在什么样的年龄段有着什么样的目标,省钱都是全人类亘古不变的目标。作为漂泊海外的留学党,又是全部花自己的钱,如何用好每一块钱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自己做饭是省钱的一大方法,但是很多人都苦于客观条件或者主观意识,一直没能好好实践,今天就分享一些我自己买菜做菜的心得。
我目前是住在柏林学生会下统一的学生宿舍,我和另外三个女生住一个套间,但是各有自己的房间,共用一个冰箱、餐厅和一面储物柜,厨房在套间外面,有四眼的电磁炉和烤箱和自己带锁的储物柜,大概10个人共用,但是因为大家都是来自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生活作息,所以基本很少在厨房里碰到邻居。
这是我目前做菜的大环境。然后
每个月制定了150欧元的吃饭额度
,因为我基本很少吃肉(偶尔吃鱼,或者有肉打折的时候会买一下,不如以前严格,但是总体来说依然保持着蛋奶素),如果只是购买新鲜蔬菜水果谷物奶制品,每周20欧元绰绰有余。
在采购方面有几条tips给你们,可以节约很多时间精力。
1.每周只做一次大规模购物,
蔬菜买不容易坏的根茎类,绿叶菜最多买两天的量
,不然容易坏,扔了更浪费
2.蔬菜采购上
把新鲜蔬菜和冷冻蔬菜结合起来
——新鲜蔬菜估计好要吃的量,一个人吃的话尽量买小包装,吃多少买多少
(我之前看到2kg土豆打折买了回来吃了整整两个礼拜,绞尽脑汁变着花样吃的想哭)
很多人对冷冻蔬菜有很大的偏见,事实上冷冻蔬菜是在蔬菜采摘后立刻深度冷冻,所以没有损失营养,而且在运输的过程中也是全程冷冻,反而可能比长途奔波暴露在空气里的新鲜蔬菜更营养哦。我们的厨房是公用,切菜洗菜特别麻烦,而且我经常在外旅行,新鲜蔬菜如果吃不掉就要扔掉了,冷冻蔬菜不但开袋直接可以用,而且也没有浪费的问题,所以我的冷柜里常年有很多冷冻蔬菜水果。而且,冷冻蔬菜水果真的好便宜而且经常打折!!!(新鲜的西蓝花可能一颗就2欧元,一整袋1kg的冷冻西蓝花可能连2欧都不到)
3.储物柜里的不容易坏的干货(米、面、豆子、调料)可以
买大包装
,通常更便宜。
现在欧美很流行meal prep,就是每周挑一天把一周每一餐都提前做好放冰箱,我也实践过,但是发现,第一,我不喜欢每天都吃一样的东西,第二有些食物放超过3天以上就不好吃了,更不提蔬菜容易产生亚硝酸盐等等的问题。所以我的解决方案是部分meal prep,不把每一餐都收拾好放餐盒,而是有的放肆地提前准备好耗时长的食物。我目前meal prep的思路大致如下:
1.我很少像欧美博主一样一次性大手笔地做五六份一样的东西,因为同样的东西吃两次以上我就会变得很暴躁,所以比如说晚上做炒饭我会一次性多炒一份,凉了直接装便当盒第二天就可以带去学校吃了。虽然节约时间很重要,但是满足味蕾增加食物多样性也蛮重要的,如果吃的不开心meal prep省钱就没意义了。
一般我冰箱里最多也就两份便当了,不会每一餐都做好。
2.有至少10个左右脑子也不用动闭着眼睛都能做出来的食谱,这样就不至于对着满冰箱的食物不知所措,比如说我的食谱里就会以意面、米饭、年糕、沙拉和各种stew为中心,换不同的食材和调味就是一道不同的菜,pinterest和下厨房都是很好的食谱来源,多尝试,总会找到自己喜欢的。
3.
碳水蛋白质之类耗时麻烦的东西,提前煮一大锅,放冰箱。
碳水是一人食的精髓,而且也很百变,米饭可以做成炒饭、寿司、素食墨西哥卷、也可以配小菜和汤;意面可以配不同的酱料蔬菜蛋白质,完全就会变成不一样的味道。把一道菜的base搞定了,回家以后加点蔬菜蛋白质,30分钟就可以搞定一顿饭了,也不用每天都吃微波炉加热一模一样的东西。
4.
准备好可以生食的新鲜蔬菜和蛋白质
,如果不是很饿或者特别懒得开火的时候,就可以做沙拉,蔬菜洗净切好,加个鸡胸肉金枪鱼豆腐再配个油醋汁什么的,简单快手又健康。
5.做菜的时候俩锅子一起开动,左边炒洋葱右边就可以炒蛋,趁锅子在热的时候就可以把装菜的碗给涮了,毕竟不是每个厨房都装了洗碗机,multitask在厨房里也是很好用的。
Alright,这是我现阶段总结出来又省钱又省精力的做菜哲学,希望对你有点帮助,即使一个人住也要有仪式感的过好每一天哟。
今日互动
关于meal prep,你有哪些问题想提问?
Lola
独自踏遍欧洲的90后自媒体人,TEDx讲者,合伙创立素食餐厅,德国商科硕士在读,长居于上海和柏林。
在这里,你会发现生活中的一万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