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剧帮
网剧帮成立于网络剧元年2014年8月,是国内第一家服务于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的专业互联网影视平台。网剧帮,帮助互联网影视人成长;致力于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商业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乌鸦预告片  ·  太牛了!《哪吒2》真要破100亿!? ·  13 小时前  
消费日报官方平台  ·  超33亿元!哪吒“大闹”春节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剧帮

豆瓣9分以上的“泛文化”网综是怎样炼成的?

网剧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19-06-20 17:29

正文

作者|梓桐


从当前的网综市场来看,“泛文化”类网综堪称一股清流。与当下偶像养成类节目、恋爱观察类节目、明星真人秀等节目相比,以《一千零一夜》和《圆桌派》为首的知识性谈话类节目,凭借着有深度的思想内容,接地气且不拘一格的表达方式,传递出厚重的文化价值。


《一千零一夜》《圆桌派》《听说》《局部》等文化类自制节目归属于优酷的“看理想”频道。根据官方数据显示,“看理想”频道的系列节目开播截止今日有近97.5万的粉丝。值得一提的是,《一千零一夜》第四季自6月5日回归后,豆瓣评分高达9.8分。网友表示:“道长一如既往在深夜街头,头戴礼帽,身穿道袍,讲述古今外著作,看似与喧闹的尘世格格不入。但他总能让我们看见另外一种可能。”除了《一千零一夜》,在6月17日回归的《圆桌派》第四季同样备受瞩目,圆桌派作为一档观点性的谈话节目,前两季豆瓣评分就高达9.2分。由此可见,“看理想”频道下的《一千零一夜》与《圆桌派》就观众口碑而言已获得很大的成功。在此,我们以最新播出的《一千零一夜》和《圆桌派》为例,浅析豆瓣评分高的知识谈话类节目应具备着怎样的节目质感,高分谈话类网综在节目制作上又有何共通之处。



自由的节目形式和不设限的观点


在互联网时代,网生内容强调和受众产生共鸣,推崇自由的个性化表达,拒绝说教等老一套的模式。但是文化类的综艺节目想让观众接受到高品质的知识点并不容易,最好的方式是给受众创立一个轻松的氛围当中,用简明且新颖的观点让受众沉浸到节目之中。


《一千零一夜》是怎样做到的?主持人梁文道选择在北京深夜的街头为大家娓娓道来书中广阔的世界。在《一千零一夜》中,既不同于传统节目生硬的说教,也不像其他节目过度的娱乐。梁文道“边走边说”地分享知识,用通俗易懂的“白话”帮助观众扩充了知识面。例如,在第四季第一期节目中,梁文道分享约翰·杜威的《民主与教育》一书,看似枯燥乏味的内容却在梁文道的传播之下,别有一番韵味。梁文道讲述道: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是一种从未成熟到成熟的状态,也是一切经验的重组。即当我们遇到时代的变化,在遭遇新的事物、新的经验时,我们应该重组自己已有的经验,吸收新的经验来适应这个时代,而且新老的经验需要做一番调整结合。


通过梁文道对杜威思想的分享,观众可以探寻到新的人生观,例如在杜威的理想职业中,他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里面,每一个人都能够从事最适合自己而且能够完成自己人生意义的一件事,职业是完成你人生意义的一个东西。观众从梁文道的知识分享中,总能获得新的启发,但这样的启发并非节目刻意说教而成。



至于《圆桌派》,它的节目形式更为高级,它不受限制的采访形式,观众可以从最自然的对话中汲取到能量,甚至是“情商”,它将泛文化从“清流”变成“热流”。



《圆桌派》延续了《铿锵三人行》的风格,节目话题并没有局限于一处,嘉宾与主持人会在不经意之间将话题扩展到多个层面,节目的目的并不在于解决问题,而是暴露和公开问题。在往期的节目中,无论是年轻人的成功焦虑还是恋爱问题,亦或是一个人的行为改变,一个行业的变革,这都是节目所要探索的。在《圆桌派》第四季的最新一期,邀请到了陈坤和周迅畅聊20年的神仙友谊。陈坤认为,朋友就是从心底赞美你的人,周迅也分享自己对于朋友的理解。但节目并不仅限于此,在主持人窦文涛和马未都的畅所欲言中,又激发了新思想的探索,例如将来的人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吗?真诚的好处是什么?疼痛带给人的好处是什么?观众能从这样自由的表达中汲取新的世界观 。


节目的调性和质感很大程度来源于节目打造的仪式感


詹姆斯·凯瑞是20世纪美国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他的传播“仪式观”不是把传播看作简单的“位移”,而是可以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其实,作为一个网络谈话节目,需要注重仪式空间的建构,仪式话题的选择及仪式参与者的生产与再生产。


一个好的视频节目应该挖掘和满足受众潜在的精神需求。在《一千零一夜》中,极度注重美学的要求,并通过视听语言让观众所接纳。在《一千零一夜》的节目中,梁文道的讲解过程大都在北京的胡同与马路上所完成,黑白画面的艺术处理,采用空镜头来渲染的艺术氛围,无疑加深了节目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电影质感”。



而在《圆桌派》中,消除了舞台的设置,强化了聊天氛围的空间仪式感。节目中,主持人窦文涛与嘉宾围坐在一起,以焚一炷香为限,沏一壶茶,一同探讨鲜活、具体的热点话题,有深度却又不枯燥,营造出令人感觉舒适的谈话氛围。


除此之外,《圆桌派》节目的的仪式感还体现在对文化的注重,及在谈话过程里,当谈及某些值得关注的点时,节目会有意识地分屏展示出相关的影像资料,甚至在节目结束后,还会将聊天用到的人物、名词、所展现的书本用文字的方式呈现。


“看理想”打造品牌效应,

实现“泛文化”谈话类节目的“综N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