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
参与、沟通、记录时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辽宁舰编队完成远海实战化训练 ·  昨天  
人民日报  ·  他牺牲了,年仅25岁 ·  2 天前  
新华社  ·  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公示 ·  2 天前  
新华社  ·  神舟十九号成功对接空间站!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

【荐读】做个善良的陌生人

人民日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24 19:23

正文

  

  周六傍晚,我回到合租的房子,只见房门大开,吓了一跳,以为被贼洗劫了。而事实是,合租的姑娘搬走了。


  在共同居住期间,我们无意发展深厚的友谊,只在上下班时见面打个招呼,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但我们也保持着君子之交,在分摊水电、共享厨卫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矛盾。


  而今天,这位我生命中的过客,就这样搬走了:她离开得悄无声息,搬走了自己的行李后便让房门开着,不考虑我的财产安全;她把曾经共用的洗衣机几十块钱卖给了收废品的,而不考虑我还需要洗衣服;她拔走了冰箱的插座,而不考虑冷冻室里还有我的食物。


  她肯在需要人代收快递时给我打电话,却懒得在临走前跟我告个别,仿佛是永久飞离一个废弃的星球。


  想到这一点,我觉得心中有一丝悲凉——不是为重新买洗衣机和冰箱插座的麻烦,而是为绝情的陌生人。


  过去交通不便,人们活动空间很小,一辈子生活在一个社群单元,你的品行别人都知道,你对他人的一切行为别人都会反馈给你,善良的行为换来善良的回报,恶毒的行为换来恶毒的惩罚。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除了自己的家人,我们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在接触陌生人,这辈子打一次交道,以后就再也不会有任何交集。在这样的环境中,你对别人好不好,跟你自己能不能过好就没那么紧密的联系了。


  在这个社会,你施加于别人身上的好意,就像是没有机会折返的射线,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多少人愿意对利害毫不相关的陌生人友善呢?


  正因如此,那些肯对陌生人报以善意的人才显得那么稀缺而珍贵。



  我认识一位女士,她不穿的衣服都洗干净了装在袋子里,放到垃圾箱旁边,里边夹一张纸条,说明衣服是干净的、自己不要了,这样清洁工就可以更好处理。她的社区里有一些住户,会把吃不完的食物装在干净盒子里放到门外花坛上,同样夹一张纸条说明两层意思:第一,食物是干净安全的;第二,我不要了,别人可以自行处理。


  我曾打一辆出租车,司机穿戴得干净得体,车开得稳稳的,换挡、变道、打灯等都做得像驾考宝典上一样文明有礼,下车时对我说:“拿好您的随身物品,别落下。发票您拿好。下车注意安全。再见。”每一句都那么自然,那么真诚,绝无敷衍或程式化的痕迹。我跟别人提起这位出租司机来,别人说,你坐的是专车吧,享受的贵族待遇啊。我却觉得,那位司机师傅才是贵族。


  我所衷心敬佩的人,不是那种什么事都可以找兄弟帮忙、仿佛大半个中国都有他哥们的人,而是那种跟所有萍水相逢的人都友善宽和、时时都在传播着正能量的人。


  孔子说,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悌是对家庭朋友,谨信是对伙伴,爱众亲仁就是对陌生人。而有时候,人们却本末倒置,只顾理性地“学文”,而忘记了对周围的人待以美好的感情才是人类最宝贵的特质。


  其实如果每个人能做到对陌生人好,这个世界就已经美好得不得了了。



来源: 人民日报,青年观栏目 作者:仝十一妹

本期编辑:崔鹏、赵雅娇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