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微信号Sirshikai,删除
去年2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多份“双一流大学名单”在网上流传,但均被官方否认。那么,哪些学校在“双一流”建设计划内?“双一流”计划是什么样的?一文为你解析“最全榜单”!
目前,全国已有20余个省份陆续公布了本省升级高等教育的“施工蓝图”,并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国内高水平大学、国内百强高校的相关量化指标。
加大对“双一流”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成为各地方案的关键词。在已出台建设方案的23个省份中,有11个省提出了
经费保障,粗略计算在
400亿
左右
,不可不谓“大手笔”。
投入经费最高的当属北京。
北京市预计投入
100亿
,推进
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
,现已认定两批共19个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名单附后)。
以五年为一周期,北京市财政每年将给予每个中心
5000万至1亿元
的经费投入。
(清华大学)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省市各级财政三年计划投入
超百亿元
,强有力支持大学建设。
2016年全年,
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
每所
高校直接补助和财政奖励均
超过3亿元
。
2016年底,广东省教育厅又再安排
2亿元
支持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中山大学)
河南省以往常因仅有郑州大学一所“211”院校为人所“诟病”。为改变此局面,河南省出台《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豪砸
31亿
打造“一流学科”,
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
等普通高校有更多的机会竞争“双一流”。
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宁夏,将从2017年到2020年,增加高等教育专项资金
2亿元
。宁夏还将对高校新获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建设期内每年给予
1000万元
支持。
山东省将在“十三五”期间筹集
50亿
资金支持“双一流”建设,并对每个立项建设的一流学科,按自然科学类
2000万元
左右、人文社科类
1000万元
左右的标准拨付支持经费。河北从2016年起,每年增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专项资金
5亿元
给予支持,连续五年,总计
25亿元
。
(山东大学 cr:@剑啸易水)
上海市亦砸下重金推行
“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
。
在2014-2017年第一个建设阶段,上海市级财政预计投入
36亿元
;2017-2020年第二个建设阶段,市级财政继续加大投入,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在此前的大学评价体系中,由于学科数量少,
一些小而精的特色大学往往难以与综合性大学竞争
,排名处于靠后的位置。去年,浙江省率先求变。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浙江省通过两个维度将省内普通本科高校划分成六类,从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这就意味着,今后浙江,将
不再用一把尺子考核本科院校
:学校明确自身定位,就可以一心一意发展自身优势学科,避免和其他大学的同质化竞争。
此举也被外界视为浙江为“双一流”建设发力的重要一步。
众所周知,整个浙江,只有浙江大学一所“985、211”大学,数量远少于北上广,
淡化985、211恰好给浙江省高校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使更多的地方院校能参与到“双一流建设”中来。一些专业型的大学完全可凭借优势学科和专业在“双一流”建设中脱颖而出,从而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浙江大学)
根据相关文件,四川将分2020年、2030年、2050年三个阶段,
建
设
15所
左右高水平大学,
力争建设
30个左右世界一流学科、100个左右国内一流优势学科、100个左右特色学科
。
(西南交通大学)
上海也提出了
20个世界一流学科、180个左右国内一流学科
的目标。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上海市已从2014年起大力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
到2020年,上海高校将有20个左右的一级学科点和一批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同时180个左右的一级学科点跻身国内学科排名前20%。
(复旦大学)
山东
山西
海南
甘肃
四川
四川省政府于2016年10月8日与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这6所高校是目前唯一由官方披露的四川“双一流”大学。
河北
根据河北政府去年颁布的相关文件,一流大学建设分为两个层次,一流学科建设分为世界一流学科、国家一流学科、省内一流学科三个层次。具体入选名单如下:
(根据新浪教育报道制表)
陕西
据青年人网报道,2017年1月10日下午,陕西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支持在陕的6所部属高校争创“双一流”建设工作。6所部属高校分别为: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
吉林
据央广网消息,在2016年2月26日召开的吉林年度教育工作会上,吉林省教育厅厅长张伯军表示“支持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持4-5所省属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
宁夏
内蒙古
重点支持
内蒙古大学
率先进入国内一流大学行列,争取早日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建设4至6所国内一流大学,若干学科达到国内、世界一流学科水平。
辽宁
安徽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