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墨社
研习和分享古典文学、历史趣闻、古代风俗礼仪等精彩内容,知古而鉴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古墨社

中国最牛父亲!两个子女正国级,三个女婿正国级。

古墨社  · 公众号  · 古典文学  · 2017-05-17 07:36

正文

古墨社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的。


三个子女,正国级(宋美龄相当于正国级);三个女婿,正国级;其余的也是非富即贵。

作为父亲,百年来无人出其右,若不是世袭和封建王朝,全球还没有其他有三个正国级子女、三个正国级女婿的人。 世人皆叹:“教子当如宋耀如。”



说起宋嘉树,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但要说起他的六个子女,可能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每一个都是20世纪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

长女宋霭龄——嫁手握国民政府财政大权的孔祥熙,善于积财,富甲天下。


次女宋庆龄——嫁国父孙中山,成为国母。

三女宋美龄——嫁蒋介石,权势显赫,呼风唤雨。

长子宋子文——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外交部长、行政院长。

二子宋子良——曾任国货银行总经理和广东省财政厅厅长。

三子宋子安——中国建设银公司和香港广东银行董事长,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举足轻重。

宋氏家族

宋嘉树是大实业家,财力雄厚,把大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孙中山革命,是国民革命成功的重要财力支柱。

有人认为,他的子女之所以能拥有那样的地位,是因为他的关系。

但一来对孙中山革命提供巨大财力支持的富商远不只有宋家,二来宋的子女在获得那样高的地位后也都表现出色,所以不是用出身就能简单说明的。

这就让人好奇宋嘉树对子女的教育是怎样的——是怎样的教育让他教出了六个如此出色的子女?又能对我们提供怎样的启示?

答案就是:教给孩子三样东西。


宋庆龄

01


可能因为自己幼年时曾激烈反抗家长的刻板教育模式,所以宋嘉树对自己的孩子一贯宽容,有时近于娇纵。

他迎合孩子的情绪,要什么给什么,使他们深信生活中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天地之大就在脚下。

但他扩大了孩子们的志趣,让他们希冀纷呈,树立了只有以超常的干劲与进取精神才能实现那些希冀的信念。

他常常给孩子们讲述他的冒险经历,告诉他们: 对有胆识的人来说,天下无难事,他本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其结果,他的几个孩子才智超群。

这几个孩子: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一个个生气勃勃、顽皮淘气、精力旺盛,富有创新精神。

这一点与他们的父亲的宽容是分不开的。

宋嘉树不但自己宽容,也有意培养孩子的宽容精神。

有一次,姐妹兄弟玩“拉黄包车”的游戏,宋霭龄装作黄包车夫,宋庆龄扮成乘客,小妹小弟跟在身后又蹦又跳。

正玩得开心时,不料“车夫”拉车用力过猛,双手失去控制,一下把“乘客”抛了出去。

“车夫”愣在那里傻了眼,知道自己闯了祸;“乘客”又疼痛又委屈,满脸不高兴。

这件事被宋嘉树知道了,他慈爱地对宋霭龄说:

“做游戏也要有分寸,‘黄包车夫’可不光是使力气呀!伤了乘客还怎么拉生意呢?”

小霭龄不好意思地笑了。

宋嘉树又笑着对宋庆龄说:“我们的‘乘客’这样宽宏大量,这样勇敢坚强,真是了不起!”

小庆龄受到父亲的夸赞和鼓励,一脸的阴云散去了。

长大以后,宋庆龄真的成为一位既富有爱心和宽容,又面对邪恶势力敢于斗争的伟大女性!

宋美龄


02


宋嘉树非常爱孩子,但他的爱不是溺爱,

他认为爱孩子不可以把他们当作珍珠玛瑙那样去爱,

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未来负责,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

还在孩子爬行和学步阶段,宋嘉树就鼓励孩子:

“一步两步三步,好!跌倒了别哭,自己爬起来再走,好!一二一,一二……”

孩子们果然不哭,果然跌倒了爬起来再走。

朋友们说他是“开孩子们的玩笑”,宋嘉树则回答:

“老兄你错了,这不是玩笑,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将来在社会上闯世界,全靠这第一步啊!”

后来,在孩子稍微长大时,宋嘉树又把他们送到寄宿学校读书,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这都说明宋嘉树是一个具有远大眼光的父亲。

有坚强的意志力一定意义上就是摆脱对他人的依赖,相信自己的力量。

因此父母有意识地让孩子受点“苦和累”、受点挫折是有益的。

让孩子从小品尝一点生活的磨难,从小懂得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从小学会自己主宰自己,

就是为了使孩子今后不成为自身软弱的奴隶,学会从挫折中接受教育。

当孩子产生自卑、自闭、畏缩、懦弱等情绪的时候,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应该寻找机会以各种形式向孩子表示鼓励,增强孩子的意志力。

宋子文

0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开发者全社区  ·  7年老员工的6点离职忠告
7 年前
摄影笔记  ·  从0开始学后期 第六条:剪裁工具
7 年前
故事贩卖机  ·  长得好看会被凶宅里的妖怪盯上哦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