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博物馆书院
金钱,历史,艺术,未来! The Money, The History, The Art, The Future!与最顶尖的政商学界精英群体共赴书香之约。阅读丰富人生,江湖洞悉天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元芳周期交易午评  ·  2.24午评 | ... ·  15 小时前  
元芳周期交易午评  ·  2.24午评 | ... ·  15 小时前  
萧山网  ·  大涨!网友:现在要买点吗 ·  昨天  
萧山网  ·  大涨!网友:现在要买点吗 ·  昨天  
国际金融报  ·  阿里港股单日狂飙14%,年内暴涨70%暗含何 ... ·  3 天前  
金融早实习  ·  中信证券总部2025年校园招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博物馆书院

王巍:良好金融科技生态的三个博弈

金融博物馆书院  · 公众号  · 金融  · 2019-09-24 18:00

正文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各种虚拟货币支付、理财投资方式的层出不穷,以年轻人为主的消费群体早已非常熟悉且依赖于这种在线搞定所有事情,出门只带手机的随行模式,金融与科技过程中的高度契合也在持续助推现今社会中金融科技生态的提升发展。


在8月21日上海举行的“2019金融科技服务(上海)高峰论坛”会上,中国并购公会创始会长、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 以长题“良好金融科技生态的三个博弈”现场发表了精彩演讲,恰当的比喻,有见地的观点启示,阿呆现将王巍会长的 演讲全文 分享给大家:



金融科技要成功,必须要有生态。我谈形成 金融科技生态的三个博弈 。弈是棋,博弈是非常有意思的词汇,表达了什么内容?下棋大家都想赢,同时也有规则,不是胡来的。第三是一个公平的过程。中国目前金融科技市场上的博弈不够, 如果能够建立生态 要进行公平的博弈 成功的创新都是各种博弈的妥协结果 公平的博弈是文明的状态和进步的动力


首先是金融和科技的博弈 。过去十年来,金融科技革命到底谁先发动的,是金融主导的还是科技主导的,一直在博弈。金融圈的人比较居高临下,金融是一个自上而下垄断的过程,理所当然认定金融圈银行界才是金融科技的主力军。科技圈更多是自下而上通过各个方面推动市场、推动变革。两股力量共同形成了这样的潮流。他们 共同的目标都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这两大势力在这个目标上是一致的, 是竞争而且是合作的 。我们如下调动政策,使双方都发挥长项,这是一个市场环境问题。这里有很多案例,比如说支付宝、微信,完全从互联网角度的创新,信用卡和银联则是金融圈发动的创新,双方各有融合,谁胜谁败还很难说。


第二个博弈是观念和应用的博弈 。凡是提出新观念的人,往往叛经离道,非主流。应用圈则往往是企业家,精于计算,不断寻找各种机会,尝试去进行投资或者对冲,这也是一种博弈环境。实业家常常看不上观念家的夸夸其谈,而后者也认定实业家目光短浅。我们两面都要关注,都非常重要。例如:现在我们一直谈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不应仅仅是金融圈主导,居高临下的坐而论道。大家知道Libra,6月18号,美国推出了Libra,对金融圈产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一批年轻人积极跟进,不到两个月,这本书就出来了。这批年轻人没有任何资源依赖,很快融合了前沿技术,而且提出双轨制数字货币。Libra不是主流金融机构主导的,而是一批商家,是非金融机构主导。中央已经鼓励深圳搞数字货币,我觉得 这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和场景 两边要互相关注对方 要一起来做


第三个博弈是监管和创新的博弈 。创新者永远不断颠覆现实秩序,不断破坏大家熟悉的秩序,常常让人感觉不舒服,创新者一定是这样,没有主流资源,因此要创新,如果有了主流资源就不创新了,享受特权。 监管者更多建立规则 遵循大多数人习惯的秩序 ,他认为他们是主流的,是正确的。这两者都有强烈的使命感,前者有殉道士情结,监管者有卫道士情结,这两者是一个博弈的状态,但是双方在历史长河上都是一个过渡, 监管者最后要接受创新者的颠覆 逐渐改变监管



创新并不都是成功的 ,有相当多的金融创新最后导致了非法集资,都出现了问题。这是一个历史阶段,一定会存在的,大家没必要惊慌。 创新一定有风险 如果不关注和理解创新 可能是社会最大的风险 正常的监管生态要允许创新者 ,过去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是创新,“道”是监管。真正成熟的博弈是“魔”高一尺,“道”高八寸五。给“魔”点机会,“道”才能竞争成长;而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便有蛤蟆坐上面,压死了。好的金融科技生态要有三个好的博弈环境,共同维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