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赛柏蓝内容矩阵账号-赛柏蓝器械,作者乐清;赛柏蓝转载,编辑凯西
反腐刀刃向内
国家医保局部署2025重点任务
近日,国家医保局召开2025年全国医疗保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全国医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动员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完整会议内容见文末)。
会议强调,持续深化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治理;打造医保铁军专项行动;突出治理重点,聚焦医保基金管理、使用、监督等方面开展重点治理;全力配合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健全问题线索移送机制,贯通融合各类监督,强化监督合力。
中纪委此前在《时代专论丨科学把握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和任务》一文中提到,需要深化推动医药体制改革,重构整体医药管理体系,并且通过改革有效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从根源上消除医药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
在国家医保局刀刃向内的反腐败工作下,医保对医疗、医药监管的力度也将同步跃升。
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保障人民健康 赋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
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司长顾荣表示,
2025年,国家医保局将一以贯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扛起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政治责任。
一是持续巩固“不敢骗”的高压态势。
深入推进医保基金使用管理专项整治,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打击欺诈骗保和整治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专项行动,在
全国范围内大大提高“四不两直”飞行检查覆盖面,进一步加大对欺诈骗保行为的惩戒力度。
二是不断织密“不能骗”的天罗地网。
全面推进药品追溯码监管应用,精准打击倒卖“回流药”、串换医保药品等行为。
加快推动大数据监管试点成果推广应用,持续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领域全流程全链条智能监管系统。
三是健全完善“不想骗”的长效机制。
深入开展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全面落实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
实行“驾照式记分”管理
。广泛开展面向“两定”机构的医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培训,动员全社会参与监督,共同守护好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
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宣布启动2025年医保自查自纠工作,明确范围更广、更加精细、宽严相济三大特点。
在心
血管内科、骨科、血液透析、康复、医学影像、临床检验等6个领域基础上,新增了肿瘤、麻醉、重症医学3个领域
,形成9个领域对照自查的问题清单,且监管颗粒度全面细化,要求形成更有针对性、更加全面、更易操作、更适配本地的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问题清单。
根据国家医保局安排部署,2025年4月起将对全国范围内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情况开展飞行检查。截至目前,
广西、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已先后发布通知,对2023-2024年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开展自查自纠。
去年11月,国家医保局通报了7例敷衍应付自查自纠案例,并发文表示将对全国范围内定点医疗机构自查自纠情况开展抽查复查,对自查自纠严重不到位的定点医疗机构,违法违规问题屡查屡犯、拒不整改的的定点医疗机构,将依法依规从严从重处理,并予以公开曝光。
医保飞检的能效已在过往实践中被充分验证。据央视新闻报道,通过推动对全国510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国家飞行检查,查实欺诈骗保机构124家,全国各级医保部门共追回医保资金242.3亿元。
根据国家医保局介绍,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赛柏蓝器械制图(数据来源:国家医保局)
根据2024医保飞检工作安排,
在自查自纠结束后,国家医保局还将启动现场检查并组织后续整改
,且增设“回头看”机制。
2025医疗反腐升级
多部门协同、全链条覆盖
医保监管被称为医药反腐的“探照灯”。此次反腐败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到,全力配合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健全问题线索移送机制,贯通融合各类监督,强化监督合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医疗反腐高压态势不减,且同样呈现出范围广、监管细的特点。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明确,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对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着重抓、着力查,深化受贿行贿一起查。
1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其中形成了覆盖医药购销领域全业务、全流程、全链路的九个场景商业贿赂风险点。
学术拜访交流、业务接待、咨询服务、外包服务、折扣、折让及佣金,捐赠、赞助、资助,医疗设备无偿投放、临床研究、零售终端销售等典型场景均在列。
同时,伴随审计部门入场,药械设备采购环节正在迎来经济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