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徐志斌和社交红利
徐志斌的关于如何利用好社交网络的分享帐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刚刚解放,上海一公安局的处长强奸一国民党军官 ... ·  5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三国虎将里谁的儿子最有出息?大多默默无闻,唯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徐志斌和社交红利

平均1人带来70人的超级裂变效果,忆年“妖孽”般的数据怎么来的?

徐志斌和社交红利  · 公众号  ·  · 2018-06-21 20:58

正文

图|亿年创始人CEO 黄衍博


在小程序创业浪潮中,当许多人还在为获客、留存、转化摸索徘徊时,有一家创业型公司却已经拥有了千万级的用户。他们策划的 「高校男神女神图鉴」 活动, 从阅读到注册的转化率高达40%-45% ,另一个「高校最美系列」 活动甚至出现了平均1带70的裂变拉新效果。

是的,是“平均”这个词。我们一度以为是“最高”,但经过确认后发现,是在活动期间确实保持住了平均1人带来70人的裂变效果。


他们还保持着高PV和高留存。其中 留存效果达到了罕见的日留存=周留存=月留存。 伴随着这组数据的是融资进度, 他们在半年内快速完成3轮共数千万元的融资


“见实”团队在梳理这些数据和进度时,内部笑称就像“妖孽般”,不然不足以形容其猛。只是可惜的是,我们没法释放后台数据截图,因为这家公司处在融资阶段,相关数据被要求暂时保密。他们允诺,等结束后可以分享给“见实”的粉丝们。

这家公司就是 忆年,主打私密房间的线上存储与多人共享 ,旗下的产品有“忆年共享相册”小程序、忆年APP和忆年PC网页端。 目前累计上传照片和短视频超过1.8亿条,次月复传率为48% 、半年复传率保持在30%。其中忆年小程序在小程序商店“全国小程序总排行榜”连续25天排名第一,并名列微信小程序首期数据TOP10。

好奇的是: 这个团队以90后为主,CEO更是一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本科大学生。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个案的背后蕴含着哪些值得我们思考借鉴的地方?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深度对话了 忆年创始人兼CEO黄衍博 。他向我们分享忆年在获客传播上的尝试与背后的商业逻辑。“一直有人在模仿我们的活动却做不到我们的效果,就是因为他没明白其中的核心”, 黄衍博 看来,选择从小程序看产品,还是从产品看小程序 ,正在成为小程序创业大军和投资人中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同时也决定了小程序创业公司日常的运营选择和未来的最终走向。

这是深度对话实录。我们借由忆年的视角,再次审视小程序里的产品和用户,以及如何利用小程序实现快速增长。


如下,Enjoy:


见实 忆年现在一共有多少用户,活跃度怎么样?


黄衍博: 用户总数已经超千万级,用户数量占比上小程序>PC>APP 。最早2015年时做的是APP,2017年1月忆年作为第一批小程序和PC端几乎是一起上线的。

现在我们云端已经积累了超过1.8亿条的内容(照片与短视频),次月复传率为48%、半年复传率保持在30%,而且我们用户的月均打开次数在4-5次,在行业内算是不错的表现。

见实 对于忆年,小程序、APP和PC端三者之间是如何协同布局?


黄衍博 :小程序是内容分享和场景互动,PC端主要上传照片,APP目前更多是智能整理及云端存储。

用户本质上的需求其实没有变,但APP使用门槛高。从下载、注册、建房、拉人,到对方再下载、注册、进房间,整个流程非常长。但小程序依托微信就可以快捷分享链接,实现即时互动。

忆年定义小程序是一个出口,在这里邀请拉人互动。真正想要占领用户,一定要把他的记忆给留下来。小程序里留不下来,因为小程序调取微信接口一次只能传9张,9张之后还可以继续添加但很麻烦。所以PC端APP都是通过内容为用户增加流失壁垒。

见实 把用户需求拆分为3个场景,不会给用户增添负担吗?


黄衍博: 不会。在忆年小程序有个一键导入,直接让你去下APP。实际上用户中总会有的愿意干,有的不愿意。因为整个存储市场的比例是七三分,7个人没有很强的存储概念,还有3个人正好相反。

见实 《高校男神女神图鉴》的注册转化率达到40%~45%,十几天就带来几十万用户,怎么做到的?


黄衍博: 最早为了获客,我们在高校中发起 “男神”、“女神”评选活动。但现在大学生不会为2000块钱的奖励,去尝试拉1万多个人来支持。这不是钱的问题,本质是用户在一个高密度环境下产生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的问题。

区域密度很关键。当达到密度临界点之后,区域内会自发形成攀比心虚荣心,就会出现1个带60、70的结果。我们有次4个省联合一起比赛,但密度没那么大,结果是1带20、30。后来我们又重新选择一个省/市做活动,1带60、70的效果就重新出现了。

另外我们在每个高校都会找有三、四十个自带流量的女神,她们是女神也是KOL,号召力强。很多人学忆年,但是他找的女神就仅仅是颜值女神,我们的既是女神又能裂变。


见实 《高校最美系列》的活动好像就达到了1带70的裂变效果?


黄衍博:对。《高校最美系列》活动是两天之内用1000个寝室去带动全省50%的用户,活动背后的逻辑是一致的。


见实 用这个方法论你们还做过其它活动吗?


黄衍博: 过年的时候,我们发起了一个同城上传新春照片的活动。同一个城市里比赛谁的照片上传数量多,一起瓜分奖金。这是在站内做的活动,所以基本全是老用户。十天贡献了3000万张照片。

( 见实 小编注: 特别提示,其实这组对话背后,是对社交关系和场景的理解。一是尤其腾讯系创业者特别爱用校园大赛等运营方式,就是因为能快速有效撬动大学生人群的进入,二是这些人群的密集进入(重点是“密集”),会对扩散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三是大学室友基本是强关系的典型代表,即使今天我们看微信上的强关系,大学室友仍是毕业后保持紧密关系的核心人群,忆年的传播是在将这些叠加起来。)


见实 这个方法论如今依然有效吗?


黄衍博: 40%-45%的推文阅读注册转化率今年有时不能全部达到,这和大家阅读推文习惯的改变有关,我们现在尝试利用小程序的链接分享以及二维码识别去裂变。最近我们针对上海交通大学搞活动,学校本身有超过2万的本科生,但在2天时间里有3.5万人加入同一个房间,其中有1.5万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覆盖学校70%以上的用户,这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情。


见实 在忆年的用户中18-24岁的年轻人占70%,女性用户占60%,身份多是高校大学生、宝妈和都市女性。这个是人群是自然筛选形成的还是产品的定位?


黄衍博: 忆年也有中老年用户。年轻人有缺爱的不满足感,就要跟父母倾诉。忆年对于他们是一个玩的场景,互动私密分享的地方。中老年人主要是共享存储相册,不会主动互动。

目前还是先以年轻人为主。但在产品的设计和发展方向上也不会专门对女性倾斜,不会刻意去调整男女比例,我们需要自然地去走这个数据。

见实 报道说你们的日留存=周留存=月留存,是怎么做到的?


黄衍博: 我们本质是一个用户内容沉淀以及分享互动的产品。在其它一些影音相册的小程序中,用户生产完内容,可能通过分享到大群和朋友圈实现互动。我们的逻辑是用户建一个房间,然后把亲密的人拉进来,在里面沉淀内容和互动。在这个逻辑下用户的留存就相对高一些,而且我们做的就是小群形式,干扰信息基本没有。

之前有用户反馈用忆年一段时间后不用了,我们问他们为什么?原来并不是产品不好,是因为他没有经常性的产生照片或短视频。我们就用场景活动保持活跃,不需要内容用户有可以去玩。比如说“步数排行”、“爱情银行”、“我睡了我醒了”等等玩法,这是增进用户之间感情的一种方式。

现在我们用户的月均活跃大概是4到5次,这个在小程序里面是比较高的。

见实 你们的用户人群这么集中,留存活跃又这么好,有尝试变现吗?


黄衍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桌子的生活观  ·  男人出轨了,女人怎么办?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