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下注的快感
盘面变换莫测,突发事件也挺多,偶尔提醒,助你抓住大涨,躲过大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技  ·  浙大王征科课题组《Appl. Mater. ... ·  昨天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2025艾邦东南亚新材料论坛(4月 ... ·  昨天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南方科技大学赵天寿院士、李一举等《Angew ... ·  昨天  
高分子科技  ·  清华大学杨忠强课题组 Matter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下注的快感

当下A股 小超短资金的历史性机会

下注的快感  · 公众号  ·  · 2018-05-13 15:53

正文

这不是一个标题党,熟悉我风格的都知道,我很少会拿标题诈唬人。但是这个标题是有很深的解读空间,并不是简单的看多看空。


以下,是我这最近这几年观察市场,得出的一些自己都不敢相信,但是又不得不信的一些结论。


当下是小超短资金在A股崛起的历史性机会,大资金的噩梦。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我就隐隐产生一种感觉,股灾平复之后的2016年开始(迄今已经2年多了),市场氛围越来越像2009-2013。


(出于对于大佬前辈的隐私尊重,具体就不提是谁,虽然相信熟悉市场的都知道是谁,本文只提营业部。)


经历过2010-2013的人都知道,对比后来的牛市,短线市场的资金涌动,那是一个多么小规模的市场。即使你追龙虎榜,当时耳熟能详还只是什么东吴文晖路,广发辽阳民主路,大户大本营国信泰然九以及徐翔的那些席位。(短线市场还没有那么多大神)


而纵观2010-2013,如果你没有经历过,你是无法从K线图里回看当时发生了什么。


那是一个市场总体趋势向下,天天说铁底,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低,上证真正的底是在2013年6月形成的。尤其是2011年后半段,到2012年,简直是噩梦一样的存在。


但是实际真的是这样吗? 2009年后半程,海王生物为首的甲流题材,炒了5波连板行情,翻了将近10倍。同期大盘只是小幅阶段反弹。


2010年4月中下旬,德赛电池为首的锂电池题材半个月连板主升浪涨超过50%,而这段时间,上证指数从3000点,一路跌到2500。更别提后来7月份之后,包钢稀土三月暴涨超过200%(像不像去年的方大碳素,所以太阳底下,哪有什么新鲜事)。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2011年3月,中源协和重组基因公司,打上基因题材,复牌7个一字(当时是ST),开板之后,整个4月连板博弈,涨了70%。而同期,沪指从3000点又一路单边跌到2600。


发现没有,如果你是超短者,市场存在这样的龙头,它会让你忽略一切下跌。这是在你的模式之内啊。


前阵子,在读已故的周期天王周金涛生前的文章。他那句非常火的论断: 人生致富靠康波。


我觉得这句话,说的特别对, 但是可能并不是你理解的那样 。它其实隐含了几个重要的前提和准备。有必要往前提的角度去更深入解释一下。


所谓康波,可以简单理解为周期。一个人的财富必须靠一个完整的周期去实现。注意:是完整的周期。并不仅仅是周期中最为高潮的主升浪部分。


一个周期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启动,发酵,高潮,衰退。


而这四个阶段,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总体趋势向上,慢快关系。实际上在启动,发酵阶段,市场可能是向弱的。


我们以上一个完整牛市周期为例



可能很多人很难理解,启动期为什么大盘整体跌了2年半。那算什么启动。这是对于启动这个词字面上的误解。


事物运行,周期是衔接的,没有断档。但衔接部分衰退与启动是有明显分界和融合。为什么2010.7是上一波周期的开启,原因在于2010年7月完成了上一波6124周期衰退部分的反弹3478的二度杀跌。


而之后的启动阶段,它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用时间(而非空间)消解上一个周期剩下的最后一点残留的多头,另一方面,它承载着新周期缓慢的信心建立。


其实再回头来看,你也会发现一些更为有趣的共振,除了图形上的二度杀跌之外,后来这波主线创业板指数也是在2010年6月正式推出。(之前那一批上市属于筹备尝试部分,指数推出的意义才是正式面世)。


那么,说这么多, 为什么说是小资金的历史性机会呢?


这要提到周期中最为残忍的部分:衰退与开启阶段,会让上一波周期中崛起的宴宾客的明星,面临 楼塌了 的感受。


当然,这个楼塌了,并非是一种字面意义上的诅咒,而是新老交替过程中必然的沉寂。(满清贵族的后代,许多人还是拥有很多财富,在各个领域有很深建树,但你我都知道,他们已经在周期中完成了衰退。)


我记得2010年前后,我还在做媒体,当时去采访一些更老一辈的传奇操盘手。工作聊完,我们私底下聊各种八卦与感悟。有一位老前辈说,个人在A股市场,是有天花板的,做到一定份上,要么中庸沉寂,要么转型,要么死掉。


当时我对这句话是有保留意见的,但看了这几轮牛熊转换,以及牛熊转换中那些传奇人物的个人命运轨迹。我开始明白这位老前辈的感悟。


很多道理,也许都是经历之后才能明白个中三味。我们都识字,我们以为你知道那个经历万千世事沉浮的高人说出来的话,是什么意思。但实际上,也许你不懂。


大道理我都懂?不,其实你不懂,你只是识字罢了。


而前面提到的市场明星是上一波牛市2007年崛起的大资金,也在熊市期间,频频被罚,同时几次重仓折戟亏损之后,慢慢转型去做更长周期的模式。


也同时, 慢慢磨炼悟道的新人在这期间渐渐成长长成大鳄 。这个期间最大的新星应该就是银河绍兴路的八年一万倍吧。前阵子,这位老哥也在公开场合发表感叹,大意说,好好珍惜当下的连板行情,基本没有如他们一样的大资金参与,如果他们重金参与,可能早就结束了。


这位老哥是个聪明人,我猜想,也许他也在这种世事交替中,感受到一些无力。


非战之罪。


而那些动不动就开出本金几倍的监管罚单,就像10年前,罚上一波牛市大鳄一样。你说这一切是故意为之吗?并非如此,而是周期运转之中的诡异之处: 每一件事情,都推向你去你该去的地方。


若上一个君王不谢幕,下一个时代如何开启?康熙也借不到500年。


所以,很多超短新手,经常有种哀叹,谁谁谁游资都走了,这个市场没法玩了,其实,都是各领风骚数百年,他们走了,你的时代才到来。


流动性是散户创造的,是那些带着贪欲,追求快速盈利的赌徒创造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