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乐视已经自顾不暇,而暴风也未必能成为下一个乐视,不过这两个依然坚守电视业务的影视企业,却纷纷表示盈利期马上就要到来,乐视致新预计今年能实现转亏为盈,而冯鑫则信誓旦旦地预言最晚2019年暴风TV能全面盈利。但是从目前两者的现状来看,这一承诺要实现起来很困难。
首先根据乐视和暴风近期的相关财报,可以看出所谓的盈利拐点其实还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据悉2015年度乐视致新总资产为48.18亿元,净资产为-2.02亿元;营业收入为86.93亿元,亏损为7.31亿元。而2016年半年报显示,乐视致新资产合计为82.64亿元,但负债合计却达到85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102.86%,依然处于资不抵债的现状。经营层面上,2016年上半年共实现营收74.61亿元,净利润则亏损5687万元。
如果预估下半年状况类似的话,确实可以看出硬件亏损以很大的幅度在下降,可是负债情况却没有改善。更重要的是,乐视致新和乐视控股毕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即使有了孙宏斌的资本注入,拖欠供应商等负面新闻也会影响到电视业务。比如近日仁宝信息技术(昆山)有限公司以7亿元“债转股”的方式,成为乐视致新第六大股东,此前信利电子也是以同样的方式持有乐视致新2.3438%股份。这些信息都说明乐视致新欠款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而其母公司自从资金链断裂之后各项业务也一直摇摆不定,这些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影响电视销量的不利因素。
乐视起码是靠着内容捆绑硬件的创新形式已经赢得了电视市场的一席之地,而暴风TV只能利用和乐视相似的套路,寄希望于后发优势,但是通过其财报可以看出,短短三年要想达到全面盈利,既要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中找到立足点,又要使销量保持绝对较高的增速才可能实现。
而暴风TV现在的情况是,2016年硬件生产商暴风统帅收入9.29亿元,亏损达到3.58亿元,毛利率为-15.29%,比起2015年的亏损额2273万元而言,毛利率持续下滑。而且暴风TV 80万的销量,市场占有率仅不到3%,相当于2014年乐视电视的销量状况。
再者,现在从乐视致新预估2017年销量来看,即使是像它这样较早进入智能电视的厂商,也仅能在2014-2017四年内争取从80万跨越到700万左右的数量。而冯鑫预估,2017年暴风TV的销量将从2016年的80万台增加至200万台,到2019年达到1000万台,而2020年将增加到1500万台,如此数额的增长,未免有些狮子大开口,况且还有乐视和小米这样的竞争对手。简言之,暴风对其电视销量的预测有些过于乐观,在此基础上通过三年实现全面盈利的估计也有些妄断。
其次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开拓电视业务的目的不单单是依靠硬件设备达到盈利,而是围绕智能电视的相关项目进行增收,比如扩大单片点播、会员费、广告投放收费、互联网电视相关游戏分成、应用程序安装分成等。而据暴风的财报来看,目前电视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硬件销售,2015 年及 2016 年 1-9 月的占比分别为 100%、
99.34%,剩余少量收入通过单片点播收费、会员费等其他形式实现。相对来说,乐视致新的广告营收和会员费都借助电视销售,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然而依然没有达到帮助扭转盈利的地步,尤其是总的广告业务收入还和腾讯、爱奇艺等存在差距。
另外随着面板价格上涨导致电视成本上升,智能电视的纯低价时代可能已经过去,行业竞争的重点也或许随之回归到质的打拼,而在这点上,乐视和暴风这样由视频网站转型的企业,因为没有独立研发产业线,产品技术自然不如传统的电视厂商。未来可能也由此处于劣势,毕竟内容要依赖硬件来支撑,一旦硬件质量相差很大,再优良的内容可能也无济于事。
总之,硬件销售的营收空间固然很大,但视频网站转型智能电视还要受到自身局限的影响,潜在威胁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