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参
看农参,读懂农业品牌。16万农业主管干部的决策参考,100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产融平台,3000万中国农业品牌经营者的精神家园。每日分享实践案例、商业洞察、行业研究等。并聘请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担任总编辑,提供理论支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这是正宫的格局。-20250206153725 ·  昨天  
岳阳晚报社  ·  事关楼市!岳阳新增12条措施 ·  昨天  
财宝宝  ·  阅读理解。 ... ·  2 天前  
植物星球  ·  立春,樱花初开,狼尾蕨绿 ·  4 天前  
财宝宝  ·  。 -20250204225107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农参

新华网点赞小站稻

农参  · 公众号  ·  · 2024-12-05 10:34

正文





人间烟火,三餐四季。

平凡的日子里,米饭,这看似平淡无奇的食物,却如同一位无声的伙伴,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又一个家庭。它虽简单,却可解百味,是天南地北各色菜肴的最佳伴侣。一碗米饭,承载了家的记忆,温暖了岁月的流转。在天津这片土地上,有一种米,历经百余年时光的打磨,更加香飘四溢,它就是小站稻。

目前,小站稻在天津市的10个涉农区均有种植,总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主要产区包括宝坻区、宁河区、津南区和西青区。岁月流转,小站稻也在不断创新与传承中焕发新生。

从最初的粳米稻种,到如今“津原U99”“金稻919”“天隆优619”等新品种,目前天津小站稻品种已全部采用自育品种,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

天津小站稻历史悠久,因发源于津南小站地区而得名,小站稻种植系统成功入选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如今,小站稻不仅仅是一种农作物,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教育资源。

天津市利用“互联网+”“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小站稻产业与观光旅游、水产养殖、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在天津市津南区的小站镇,你可以看到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它们讲述着小站稻的传奇故事与辉煌历程。而在这里,小站稻还成为了一项研学项目,吸引着无数学校师生前来参观学习。

作为小站稻的原产地,小站镇以独特的“兵米文化”为底蕴,在小站练兵园、小站稻会馆种植核心区、迎新民俗嘉年华等园区,推出了以农耕、研学、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通过DIY手工、户外拓展、团队游戏、游园参观等多种形式,使研学活动趣味性更强、互动性更广、实践性更高,让青少年乐于参与到活动中去,感受自然之美,体验劳动带来的喜悦。

一碗米饭,一份情怀。小站稻,这碗历经百余年时光打磨的“白米饭”,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需求,更承载着历史记忆、文化传承与工匠精神。小站稻,如同一位无声的朋友,陪伴着我们走过三餐四季,见证着生活的点点滴滴。(蒋丽莉)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往期回顾

【原创首发】

铁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铁丁:“农产品”变“商品”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铁丁: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将成为县域发展主引擎

铁丁:“农业产业文旅”是“文旅产业”和“农业生产”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农参专访】

梁顺俭:创办牛肉拉面大学、产业惠及近10万人,兰州拉面香飘50余国的两大“杀手锏”
“染色剂”“打40多遍药”“转基因”.......看清阳光玫瑰变“毒药”的真相
“头雁故事”集锦:每一个品牌都能引领乡村的巨变
“头雁故事”集锦(二):梦想的种子开出了品牌的花
“头雁故事” 集锦(三):产业振兴,品牌强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