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文定
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国民收入稳步提升,单身白领群体迅速崛起,成为消费领域的新生力量。
而这一时代,也被日本的经济学家称之为“第三消费时代”。
在该定义下,日本的商品定位开始由“家庭”向“个人”转移,广泛覆盖住房、家电、餐饮、商超等各个领域,许多日本企业也顺势而为,将 “单身经济” 视为开拓第二增长曲线的核心战略。
40 年后,日本已然成为 “单身大国”,面向单身群体的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构建起多元且深入的市场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中国的 “单身经济” ,也正在驶入发展的 “快车道”。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3》显示,截止到2022年,中国的单身人口已经达到了2.4亿,预计2024年将逼近3亿,约等于美国人口的总和。
中研普华研究院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的单身经济规模将高达1.5万亿美元,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面对如此庞大的 “单身经济” 市场,哪些生意风口值得关注?对于已入局的商家而言,在哪些赛道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成功经验又能否被复制?
单身的年轻人们
派代观察到,抖音上的一位博主@大表姐-西藏旅行 ,专注女性定制化旅行方案,利用直播间作为引流渠道,单套方案的售价可以高达1.8万多元,并有2000+销量。
@大表姐-西藏旅行 商品卡详情页
以此可以窥见,
在晚婚晚育的大趋势下,年轻群体的消费层级与消费欲望,都要远大于中年群体。
从商家角度来看,随着 “单身经济” 持续增长,个性化消费特征日益突出,只要能精准捕捉一两条细分赛道的风口,往往就能收获可观的商业成果。
那么该如何去捕捉年轻群体的需求?居家生活是一个很重要的场景。
据智研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的房屋租赁市场规模约为3万亿元,以泊寓、魔方、窝趣为代表的长租公寓占到6000亿元,其中25岁-30岁年龄段的年轻人最多,占到了70%以上。
这部分消费人群,多为毕业后前往大城市打拼的新晋白领,在独立居住的场景下,自然会催生出生活的一系列需求,
如小型家具、小型家电、一人食等。
对于商家而言,想要满足这些需求并不复杂,只需在原有供应链基础上,优化产品设计以契合单身人士的生活逻辑,便能轻松打开市场。
自 2015 年起,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海尔、美的、格力等老牌家电企业纷纷转型。小米更是抓住机遇,推出一系列 “小而美” 的小型家电,比如便携热水壶、空气炸锅、洗手液机等,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出圈。
不过要说起在小型家电领域深耕最久的品牌,小熊电器自然是其中的元老。
小型早餐机、小型蒸煮锅、三明治机、破壁机……小熊电器旗下的产品矩阵多达80多种,几乎覆盖了单身居家中的所有场景。
小熊家电招股说明书中,所展示的产品矩阵
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传统家电,这些小家电的定价往往十分亲民,多在百元甚至几十元的价位,受小熊电器成功经验启发,淘宝、抖音、小红书上有许多中小商家凭借自有供应链,开始打造自主品牌。
他们切入的赛道往往并不大众,比如蒸蛋器、便携榨汁杯、养生壶、冰杯机等,在营销策略上,通过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的信息流发布,引流至网店,就可轻松实现获客转化。
这套打法不仅在玩法上比较成熟,且前期的自研投入成本低,因此能否抓住消费者的真实消费需求,是决定产品能否突围的关键所在。
刚需之外
在日本经济学家三浦展的著作《第四消费时代》中,曾把具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分为两类,刚才提及的那类叫做“都市白领族”,而还有一类叫作“单身寄生者”。
在书中的定义里,这部分人群往往在毕业后返回家乡工作,与父母同吃同住,在节省了生活开支的同时,又具有了消费能力,因此会更倾向于在情绪价值上买单。
而实际上,不仅仅是“单身寄生者”,随着晚婚晚育的观念逐渐盛行,
许多独居年轻人
,
也热衷于在
“情绪消费” 上
进行大额
投入
。
从线下社交的桌游、酒馆、KTV,到以零食、奶茶、盲盒为代表的消费产业,最近这几年,都涌现出众多新兴品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家叫做“单身粮”的薯片零食品牌,这个品牌不仅在名称上指出“单身”,甚至在封面设计上采用了各种各样的狗头,迎合当下年轻人自嘲的“单身狗”文化。
“单身粮”的外包装,是各式各样的狗头
包装上的创意文案,本身便具备很强的社交属性,在年轻群体中极易引发自传播和裂变
,据“单身粮”的公开口径显示,创立之初仅用了25万
元
的营销费用,就撬动了1.2亿
元的营收。
由此可见,“快消+情绪”的组合,确实是撬动年轻人消费的一剂良药。
而在食品餐饮领域,“预制菜”自然是单身经济绕不过的一个话题。比如在日本的“第三消费时代”里,“泡面文化”便是一个重要的切片,并盛行至今。
在我国,随着年轻人的工作节奏的加快,预制菜也迎来了一波巨大风口,比如谷言食品旗下的品牌“麦子妈”,便靠着0添加的“速食意面”快速破圈,只需加热2分钟便可直接食用,在便捷食用的同时,也符合了年轻人健康养生的需求。
据“麦子妈”公开数据显示,该产品上线仅一个月,便售出了近30万袋,截至目前,“麦子妈”在淘宝、拼多多、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均有店铺开设,SKU高达30多种。
“麦子妈”旗下的番茄肉酱意面,平均1袋只有2元
在消费者形成了稳定复购的状态下,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即使部分产品以9.9元的价格起售,也获得了不错的利润。
在饮食之外,健康养生也是切中年轻人消费的一张“王牌”,比如2024年横空杀出的枸杞原浆品牌“宁之春”,便是一个典型代表。
该品牌推出了一款枸杞原浆产品,以“早C晚A(早红晚黑)”为营销卖点,切中了年轻群体爱熬夜的痛点,目前全网销量已经突破了100万袋,属于一次非常成功的“概念营销”。
宁之春“早C晚A”的产品设计
而另外一家同样专注年轻人健康需求的品牌“妙界”,则是玩了另一套打法,作为业内公认的年轻化社区,妙界选择了在B站进行饱和式投放,以此来换取终端转化。
据妙界公布数据显示,仅去年10月,便投了共计1200位up主,总计7200万曝光。
通过饱和式投放的手段,妙界创立仅2年,2023年营收就突破了2亿元,2024年营收更是直接突破了5亿元,完成了150%的业绩增长。
妙界标价400多元的主销款R3,在淘宝、京东累计销量突破10万台
不过,妙界的玩法也并非首创,早些年的电动牙刷“萌芽家”、“Usmile”都是通过在社区平台饱和式投放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业绩的爆发式增长,妙界的成功,也只是这套打法的又一次成功验证。
由此可见,想要做好“单身经济”的生意,仅仅洞察需求是不够的,把握正确的营销打法,往往能让生意结果事半功倍。
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那么对于现在的中小商家而言,参考案例是有了,在入局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细节值得注意?派代与多位商家交流后,大致总结了以下三点方法:
“单身经济”并非近两年提出的新名词,有许多赛道早已被先入局者抢占,在规模化的优势下,后来者很难获取利润,然而在个性化需求下,一款好的非标产品,往往在能在定价层面占据很大优势,比如定制、手工等,构成品牌壁垒。
在“单身经济”的逻辑中,消费不仅仅只看重功能,更重要的是情感寄托与品牌认同感,因此打造一个贴近年轻人的IP,往往能够帮助年轻人加速破圈。
如果自建IP难度较大,借助达人也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比如2024年小红书上走红的李诞&牛脆脆,就是一个很经典的破圈案例。
以家电为举例,家电作为耐用品,往往都是一次性消费,很难产生复购,随着市场渗透率的提升,迟早会迎来存量市场,增长必然陷入桎梏。
而对于一些能够复购的商品而言,比如零食、纸巾、保健品等,消费行为养成后带来的复购率,可以为商家带来持续利润,市场容量的上限也会更高一些。
总而言之,单身经济的崛起,无疑为众多电商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随着单身经济的持续增长,也面临着供给端的碎片化,消费风口带来的波动等挑战。
尤其在消费承压的现在,即使是有溢价消费的年轻群体,消费行为也变得愈发保守,变得更加理性,因此捕捉市场的真实需求,才是在诸多从业者中完成突围,获取长期利润的关键。
参考资料:
[1]第四消费时代.三浦展
[2]增加52万!中国出生人口大反弹,婚育难题破局方法找对了?.艾媒咨询
[3]住房租赁行业发展趋势(附行业发展历程、重点企业分析、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智研咨询
[4]小熊家电招股说明书.申港证券研究所
[5]靠创意年入3亿的单身粮,凭什么俘获年轻人的心?.白狐财经
[6]4%的投放带来40%曝光:品牌开始青睐中腰部UP主.火烧云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