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晚,大成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基金经理徐彦,在一场线上交流中,就自己在投资过程中的感想与观点进行了分享。
投资报统计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徐彦的总管理规模为146.83亿元,相较上年末有7.76亿元的增长;
徐彦的代表作大成睿享,自其2019年12月重新回归公募后,至今4年多时间共取得了63.82%的总回报,年化收益约12%。
虽然徐彦在这次交流中戏称自己的年龄不大,但作为投资老将,徐彦的基金表现也称得上是近两年最稳健的“老将”之一——
大成睿享自2019年12月30日成立以来,每一自然年度都实现正回报,
包括在2022年熊市也没亏钱,2023年全年为4.80%的正收益,今年以来同样也有4.88%的回报;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4.05.15
素来低调的徐彦,此次公开与持有人交流,也是在为新基金大成卓远视野做准备。
此外,就今年来热度不断的美股投资而言,徐彦表示,美国肯定是最成熟的市场,如果大家认为自己的专业能力不够的话,就不要轻易去成熟市场去做投资。
因为,成熟市场的投资要比大家想象的难得多。
徐彦对美股也有自己的判断,他认为,至少从企业价值的角度来看,现在的美国市场是被高估的。
巴菲特留有现金、降低仓位的举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巴菲特的判断——在美股市场中找到符合其投资理念的公司是比较困难的。
但有趣的是,由于过去三年美股的赚钱效应,很多人都认为在美股赚钱是很容易的。
这样的态度与巴菲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投资报(liulishidian)整理精选了徐彦分享的精华内容如下:
长期投资的难点在于,
时间跨度大,很多判断会出错
问:
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长期主义者,又是如何去做一个长期主义者的?
徐彦:投资的目的无疑是为了赚钱,
可能投资者朋友们并不一定需要考虑长远,赚了钱就可以走,这是完全可以的;
但对我来说,这是我的职业,我当然要长远去做事,这是最基本的。
当然,长期投资的难点在于,时间跨度太大,很多判断可能会出错。
我们明白,短期内的因果关系相对容易找到,我们能够立即感受到所谓的反馈。
但当时间跨度很长时,什么东西是对的?什么东西是错的?
这就很难提前做出判断。
作为专业投资人,如何提高长期判断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所谓的“内功”。
用更正式的话来说,我们需要培养对未来的洞察力。
当然,如何练习这种“内功”,又是另一个话题。
在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
倾向于保留更多的现金
问:
大成策略回报什么时候会加仓?
(投资报注:从2022年三季报以来,徐彦的基金仓位一直在60%上下)
数据来源:基金季报
徐彦:
实际上,我在上一年的年报中也提到过,许多人认为3000点必然是市场的底部。
然而,判断一个底部点位并非易事。
我并不是说它一定是或不是底部,我只是认为,
如果人们轻易地判断现在就是底部,这种轻率的判断是不对的。
实际上,影响股市涨跌的因素可能非常复杂,
我不认为,在任何时刻判断个股或指数的涨跌,会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
无论是在3000点、2000点还是4000点,都不太容易去做判断。
至于我,大家可以看到我的仓位非常低,但我需要先解释一下。
通常,人们喜欢简单的二分法,认为仓位低就是看空市场,仓位高就是看多市场。
我认为实际情况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我觉得,有许多事情我看不清楚,在看不清楚的情况下,每个人的操作方式是不同的。
在看不清楚的情况下,留出足够的现金,是对我投资人更负责任的做法。
同时,并不是说留出现金就意味着我们在那躺平,我们依然很努力地在做投资研究。
第二,考虑到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找到符合我投资理念的企业是关键。
我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价值投资者他做的事情也很简单,
就是判断一个企业的价值,然后在其相对低估时买入,避免在泡沫时期买入;当然,反过来,在泡沫时期卖出。
我觉得,不至于说,中国的A股在这个位置还有很大的泡沫。
但是,要说有非常强的安全边际?这个我也没有那么强的信心。
短期,经济数据好还是坏,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
但拉长了看,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
我不认为我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有足够的洞察力来预见长期的未来,
这种不确定性落在在企业价值判断上,我的自信区间是在缩小。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更倾向于保留部分现金。
也许有一天,我看的更清楚的时候,我会把仓位提上去。
或者说,即便我看得没有那么清楚,但是我认为,股价可能更有安全边际,股价已经给了足够的折让。
我举个例子,比如茅台,
茅台现在2500块钱,其实我并不知道10年以后、20年以后,如果没有那么多年轻人喝酒了,茅台的价格会变成什么样子。
但是,我今天愿不愿意以 2500 块去买瓶茅台呢?
我不太愿意,因为它就是市场价。
但如果你给我一个足够的价格的折让,即便我觉得,未来很有可能很多年轻人不喝茅台了,茅台的价格不一定撑得住,
但是,你今天给我一个足够大的折让,也许我今天也会去买一箱茅台。
实在不行我就自己喝呗。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在我看得更清楚的时候,或者价格更有折价的时候,我愿意去提升自己的仓位。
现在不算很有泡沫
也不算显著被低估
问: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投资过程中,做了什么?又不要去做什么?
徐彦:对于一个价值投资者来说,做的事情很简单——
不要在有泡沫的时候去买,
反过来,也不要在很低估的时候去卖。
现在这个情况,我觉得做出判断的难度是在提升的,
它既不算很有泡沫,也不算显著被低估,就是一个挺平淡的时刻。
你有没有能力去判断企业的价值,这是最重要的。
这就是一个专业投资人平时要去练的“内功”。
内功足够多,你能判断出来,那个东西到底值多少钱。
另外一点,大家都说我是投资老将了,虽然我觉得我并没有那么大年纪,42 岁,但在基金经理里面已经是年龄比较大的人了。
作为年纪比较大的基金经理,在能判断对的情况下,即便有其他方面的种种压力,这些压力应该要顶住。
但这个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所以,有时候有一个好的团队,有信任你的领导和同事,就显得特别重要。
不要期望一种方法
能够捕捉到所有的投资机会
问:
最近三年可以说是震荡下跌市,您的产品回撤控制得还是比较好,有没有什么在“刹车”方面做得比较及时的事情?
徐彦:你不要去参与泡沫,回撤自然会小一些。
当然,市场永远是有低有高——有低估、有正常水平、也有泡沫。
如果你选择不参与泡沫,这意味着在市场相当大的时间段内,你可能会难受。
这时,你需要接受——这是你投资方法所带来的一种缺陷。
不要期望世界上存在一种方法,能够捕捉到所有的投资机会。
将投资视作一门科学的话,就像没有任何一门科学能够完全解释这个世界一样。
物理学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世界,数学从数学的角度,化学从化学的角度。
正是因为每一门学科都不能完整地解读世界,所以我们才需要众多的学科。
即便如此,所有学科合在一起,也不能完全解读这个世界,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仍然非常有限。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接受,每一种投资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当你从一个普通投资者成长为一个专业投资者时,理解并接受方法的局限性是第一步。
有人说,我是极度厌恶风险的,所以回撤控制得好。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极度厌恶风险的人。
但是,毕竟公募是一个替社会大众理财的工具,因为社会大众整体都是投资小白,在这样的情况下,风险控制肯定是格外重要的。
第二个,所谓的风险它并不是一个平均意义上的风险,就是说,如果你不会做一件事情,再简单的事情对你来说也是风险。
反过来,如果滑雪滑得像谷爱凌一样好,那很多高难度动作对她来说也没有风险。
在投资上,有一个词叫安全边际,即便你专业能力再强,但始终你不要忘记安全边际。
每个人理解的安全边际也不一样,最后它还是取决于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不够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