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国人民大学
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深化合作协议,揭牌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和苏州人工智能实验室。据悉,苏州人工智能学院是人大继2019年的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之后,
成立的第二家人工智能学院
。
正如人工智能是当下经济领域和科技行业大热的话题与焦点,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交汇点的985高校们,也纷纷躬身入局
,
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
超半数985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青塔曾注意到,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
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
等7所985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
至少有20所
985高校成立布局了人工智能相关的学院。
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这些大学已经具有深厚的学科底蕴作为支撑。
例如,
北京大学
2021年
通过整合
原智能科学系、王选计算研究所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力量,
成立了
智能学院,
并将“智能科学与技术”纳入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
上海交通大学
是全国最早开展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学校的人工智能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三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建设。
在人工智能学院的运行机制上,高校们尤其重视
产学研合作
。
上海交通大学
的人工智能学院由学校与上海市、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龙头企业构建“学院-产教融合平台-工业创新研究院”三位一体协同体系。据悉,上海交通大学此前获批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此外,
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
等多所高校也获批
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在发展人工智能上具有一定的平台优势。
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各985高校
重视学科交叉融合
。
例如,
武汉大学
的人工智能学院重点聚焦数理基础与数据科学、机器学习与智能科学、智能自然科学、智能社会科学等四大方面,力争在 “AI+理学”“AI+工学”“AI+医学”“AI+人文社科” 等前沿领域实现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大突破。
华东师范大学
布局人工智能所成立的学院主要围绕人工智能与金融跨界交叉打造。
更多高校,布局人工智能
除了985,更多高校也纷纷布局人工智能,并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2月13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计划于2025年9月招收首批学生,拟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及人工智能哲学硕士-博士项目。
学院将为学生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广泛的实践机会,重点培养其在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的核心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突破传统学科界限,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基础科学、医学、机器人、金融、商务、管理及社会等多个领域,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北京林业大学
于2024年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
整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林学、风景园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等学科优势资源,聚焦数字生态文明体系和绿色智慧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全力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以人工智能赋能全校学科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