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影视独舌
影视评论,剧目展示,产业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众软件  ·  听说,一张 4090 显卡就能运行 ... ·  2 天前  
APPSO  ·  刚甩掉 OpenAI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影视独舌

微短剧带火了这些城,产业地图显影生意经

影视独舌  · 公众号  ·  · 2024-04-13 10:25

正文

2024年4月13日刊 | 总第3570期

最近,一份关于微短剧“分类分层审核”的文件在网络的流传,引发了业界震动。

根据这份最新的“分类分层审核”文件的要求,以后的网络微短剧不仅要分为“重点”和“其他”,还要在这个“其他”中分出个“普通”来。

“重点”微短剧的管理要求没变,凡是题材特殊,成本超100万,或是要在视频网站首屏首页重点推送的,都需要由国家广电总局统一备案公示管理

本低于30万的“其它”类微短剧管理要求也没变,只需要平台审核并报省级广电部门备案。

而新增的“普通”这一类微短剧,是指成本30-100万的非“重点”项目。原本它们也只需要平台自审即可,但现在依规需要在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备案系统”上申报,由省级广电部门进行规划备案审核和完成片审查。

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小程序”类微短剧的成本就落在这个区间。

这意味着,未来这一部分微短剧的上新节奏和内容宽容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省级广电部门的审查效率、周期和尺度把握经验。

再换句话说,未来的微短剧就像现在的网络剧一样,在什么地方备案将成为一门“学问”。

目前,从野蛮生长一路走来的微短剧,已经形成了几个区别于传统影视剧的地域“重镇”,显示出了一定的集群效应。按照属地就近备案的方便原则推理,这些地区的省级广电部门,很可能将因为微短剧新规迎来业务繁 忙期。

横店微短剧专属拍摄楼

究竟 哪些省市的影视公司,成功站到了微短剧的风口上? 它们分别擅长微短剧产业的哪个环节? 在哪类微短剧赛道领先?

我们不妨从今年Q1重点微短剧的备案情况、“小程序”类微短剧的投流数据统计和相关承制公司的统计情况,来描画一下微短剧产业的“地图”。

重点微短剧,三地独大
今年第一季度,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规划备案公示剧目共681部。 尽管与微短剧相关的行业话题依旧如火如荼,但从备案数量来看,呈明显的逐月下降趋势。

1月份,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规划备案公示剧目共297部、11651集,2月份为222部、7877集,3月份就下降至162部、6310集。

不过,虽然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备案总数有下降,但排名前三的省(市)始终是北京、浙江、广东三地。

其中,北京通过网络微短剧占全国备案公示数量的比例,逐月上升。1月份的时候,还是52部2060集占比17.5%排名第三,2月份通过网络微短剧43部1365集占比19.4%,3月份占比就达到了33部、913集20.4%排名第一。

浙江通过的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数量占比,则不断下滑。1月份浙江通过83部3314集,占比27.9%,2月份浙江通过40部1729集,占比18%,3月份浙江通过23部、1010集,占比14.1%。

广东本季度三个月份通过的网络微短剧,占比也有明显下滑。分别为1月份59部2861集,占比19.8%;2月33部1594集占比14.8%;3月13部609集占比8%。

北京、浙江、广东三地第一季度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备案数量的变化,并非意味着浙江、广东两地在微短剧赛道上的衰退。它暗示的是,在“重点”微短剧项目上,传统影视公司的逐渐起势。而新兴微短剧玩家,则更多奔赴与用户贴身肉搏的小程序剧战场。

这从今年1-3月份,三地备案的部均集数也能瞧出端倪。

北京是传统影视公司聚集地,通过备案的微短剧,部均集数始终最低。这是因为北京通过备案的微短剧,有大量24集、40集的,以长视频平台为目标播出渠道的横屏微短剧。而浙江、广东的部均集数则始终偏高。

以浙江为例,1-3月备案的重点微短剧部均集数分别为40、43、44集。这是因为,浙江有大量的小程序剧头部公司,备案了多部集数70-100集的重点小程序剧。

2024年2月浙江通过备的部分案微短剧

小程序剧的主战场并不在“重点”项目上,尤其在监管收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更多主营小程序剧的公司,把生产重心放在了成本100万以下的作品上,以数量搏爆款,在“投流”游戏中卷生卷死。

普通微短剧: 承制两强相争,平台三足鼎力
如果说传统影视公司在重点微短剧项目中的优势逐渐明显,那普通量级的微短剧,究竟哪个省市最强,又强在哪个环节呢?

我们先来看微短剧相关企业的数量。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月,我国现存7.94万家微短剧相关企业,其中数量排名第一的是广州,第二的却不是印象中微短剧创作繁荣的杭州或东阳(横店),而是西安(4154家相关企业)

婚庆公司转型的头部西安微短剧承制公司

什么西安会有那么的微短剧相关企业?

如果把微短剧的生产链条分解为上游IP、中游制作、下游分销的话,西安聚集了大量负责制作的小微影视企业,它们大多从杭州和重庆接手剧本,在西安完成拍摄,再交由平台方进行后续的宣推和分发。

这些公司有不少从信息流广告公司转型而来,有网文“广告”的拍摄经验,对抓爽点、控成本很有心得,与小程序剧天然适配。

从爆款微短剧数量来看,来自西安的制作公司也遥遥领先。

根据“短剧自习室”的统计,2022年9月-2023年11月这14个月中,爆款上榜数量前十的承制方中,来自西安的承制方占比44%,西安诺点、西安匣子、西安丰行、西安秋元、西安文无、西安等闲等公司,都排名靠前。

如果把范围扩大到全部上榜爆款剧承制方的话,东阳(横店)的承制公司比例也很高(20家)。不过,具有产业集群优势尤其是场景优势的横店,成为微短剧承制重镇,并不出乎意料。

刚才提到,西安的承制公司多从杭州、重庆的上游公司接剧本,再完成拍摄。那么这个“上游”公司指的是什么呢?

很显然是微短剧的IP提供者,很多时候它们也是后续的投流推广者。

根据data eye短剧观察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关联短剧热力值最高的企业排名前5位,分别是点众、九州、麦芽、番茄、天桥。

其中,点众扎根北京,从网文起家,今年凭借与咪蒙团队合作的《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彻底出圈;九州文化总部在嘉兴,在杭州、上海、北京、横店、广州、重庆、长沙都设有分部;麦芽传媒MCN起家,总部设在重庆;番茄是字节跳动旗下的短剧公司,从红果短剧更名而来,与番茄小说共享厂牌,主打免费;天桥则来自郑州,算是异军突起的短剧公司。

据了解,这上榜的几家关联方,除番茄外,均有上亿流动资金,用于滚动“投流”,支撑旗下开发的微短剧能获得高市占率。这也让北京、浙江、重庆成为了投流类小程序剧的产业心脏。

虽然目前还无法预测,新规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微短剧的市场活力,但可以肯定的是,敢于在市场与观众贴身肉搏的微短剧,总有生存空间可开拓。

经过数年发展,微短剧已经形成了与传统影视剧分流的产业模式与内容逻辑,也在吸纳了一批新内容创作者后形成了数个新产业中心。媒介深度融合的当下,影视内容产业需要微短剧这个轻骑兵赛道的补充。在规范管理和深度回调后,期待微短剧行业的好消息。
文/铁皮小鼓
家人们,请给影视独舌标星号↑↑↑
往期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