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与不少人轻松宜人的想象不同,心理咨询是一个
在情绪和智力上都有较高强度
的行业。
咨询师需要面对和承接来访者的负面情绪,同时也需要随时保持警觉和集中,以适当的干预方式,协助来访者向着积极的方向变化,可以说每分每秒都不能懈怠。
这是一个很“费人”的工作。
咨询师需要时刻关注来访者的情绪和认知变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情况不会恶化的前提下为来访者提供心理层面的疏导,同时也要避免自身情绪受到影响。
这样的工作强度决定了咨询师的工作量不能过大
,否则工作质量就会下降。所以即使是全职咨询师,一周的平均接案量也就在25小时,通常每个个案会谈1小时左右,即咨询师每天会接待约5个来访者。
听起来好像还好?
你皱眉,你不解,你看着996和007,眼泪不争气地从嘴角流了下来。
可是,心理咨询不仅仅是心理咨询。
咨询师
在咨询时间之外还需要完成很多任务。
首先是文书记录,包括交给机构的较为简略的客观记录和自己留存的详细主观记录。
其次是个案概念化,是整个咨询流程里最需要时间认真对待的部分。我们可以泛化地将其理解为
收集和整理来访者的信息,整合来访者的问题并进一步形成咨询计划。
咨询师需要花时间反复观看整个咨询过程进行反刍,针对每一位来访者的情况和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方案。
除此之外,咨询师的个人体验(增强自我觉察能力)和咨询师持续的专业性进修也是每周都需要进行的。
而在关怀他人以外,咨询师的另一大课题是学会自我关怀。如果咨询师自身状态不好,是会被本就敏感的来访者察觉出来,从而使得咨询沟通的质量下降的。因此,在关怀他人和自我关怀之间取得平衡,也是咨询师重要的工作内容。
每件事情单拎出来好像都还能够接受。但是大量的细节、重复和繁重的工作交织,杂糅着来访者的情绪包裹着咨询师的时候,疲惫、焦虑其实也是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