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旅之声
“中国旅游”是国家旅游局联合各省、市、自治区旅游局,共同打造的一个官方旅游资讯发布平台,服务广大游客,宣传中国旅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文旅之声  ·  我国将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  14 小时前  
广东文旅  ·  梅州点燃“非遗版”春节文旅消费热潮 ·  2 天前  
瞭望  ·  免签入境新政!今起执行 ·  2 天前  
闽南日报  ·  突然暴涨!超388% ·  3 天前  
闽南日报  ·  突然暴涨!超388%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旅之声

内蒙古草原“厕所革命”:从野地“撒欢”到登堂入室

文旅之声  · 公众号  · 旅游  · 2018-02-11 17:02

正文

冬日的草原,衰草连天,一栋冒着炊烟的砖瓦房透露出大地的生机。阳光透过窗子洒进屋内,照亮了角角落落,连厕所的瓷砖地面、抽水马桶和洗漱池都泛着白光……走进蒙古族牧民斯庆花草原深处的家,记者惊喜于其宽大而现代的卫生间。


过去,初来乍到的外地客人内急四处找厕所时,牧民们会淡定地说,草原到处都是“厕所”,这么大的草地,随便哪里都可以解决。从小在草原生活的斯庆花也不例外。


42岁的斯庆花,一家三口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川井苏木哈拉图嘎查,有4000亩草场。作为土生土长的牧民,她见证了草原厕所的变迁。从“草原处处是‘厕所’”到“只在屋里上厕所”,这片草原上的人们用了5年时间。




2013年,内蒙古在牧区推广简易厕所,草原上首次出现了用石膏板围起来的小旱厕,每户牧民为此可获得政府300元补贴。小旱厕不分男厕、女厕,夏天蚊蝇乱飞,冬天寒风刺骨;


到了2015年,石膏板小旱厕升级为砖砌旱厕,分男厕、女厕,政府免费提供砖和水泥;


2016年,牧区厕所革命实现了飞跃,由室外走进室内,越来越多的牧户安装上了冲水式厕所,政府给予相应的补贴。


内蒙古草原地广人稀,相邻的牧户之间相隔少则几公里,多则数十公里,无法像城镇一样集中布管道通水。因此,每一个牧户的用水系统都自成体系。


“我家屋前有个大容量储水窖,解决上水问题;屋后有个2米深的渗水井,解决污水存储问题。过些时间,环卫部门就上门清理渗水井。”斯庆花说。


据川井苏木党委书记庞龙湖介绍,从2016年开始,草原上新建的房屋都有设施齐全的冲水式卫生间。


目前,内蒙古已将农村牧区改厕与危房改造项目相结合,加快农牧区卫生厕所建设进程,打造宜居的人居环境。而正在进行的草原环卫革命也在撬动乡村文明升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