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由雷锋网 & AI掘金志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人工智能安防峰会」在杭州召开。
峰会现场,地平线芯片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张永谦发表了题为《地平线AIoT边缘计算芯片,赋能万千行业》的演讲,系统介绍了地平线对于AIoT落地方案的思考和实践。
张永谦谈到,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人们身边的数据规模正在爆发式地增长。处理如此庞大的数据量仅仅依靠后端AI是远远不够的,一定需要端、边、云的融合。因此基于AIoT的边缘计算是大势所趋,而在AIoT中,芯片又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张永谦表示,现在行业内真正有能力将芯片和算法进行整合的企业其实非常少。地平线希望通过软硬一体的方式帮助更多的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为他们提供完整的底层AI解决方案。
带着这样的初衷,地平线在2017年流片并正式发布了第一代边缘AIoT人工智能处理器旭日1.0,到2018年底,这款处理器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十万套,广泛应用于摄像头、智能显示设备和边缘盒子等产品中。
据悉,2019年地平线还将在此前产品和数据基础上推出旭日2.0。
张永谦介绍,旭日2.0具有更高的检测、分类和识别精度,可以对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进行智能分析。基于旭日2.0芯片的解决方案支持在前端部署50万人的大库容动态人脸识别,打造真正意义上前端视频结构化摄像机,以及对密集场景的人流进行3D建模和行为分析。
此外,地平线考虑到很多客户自身拥有越来越强的算法能力,随着行业发展,他们也开始追求个性化、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在某些时候不一定会直接选择训练好的模型。为此,2019年地平线除了提供完整的智能解决方案外,也会在年底推出新一代工具链。客户可在一个很容易部署的可视化私有或公有平台上,用自己的数据训练他们的模型,并部署在他们的智能产品上,从而实现双轮驱动:既提供标准化方案,又提供差异化方案。
以下是张永谦的现场演讲内容,雷锋网做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与编辑: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汇报一下过去一年里我们对AIOT落地方案的思考与实践。
AI市场很大,同时落地难度也非常高 。过去一年,我们在推动AI落地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8年出货量超过10万套,2019年出货量预计将达到百万套。那么,我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我认为基于AIoT的边缘计算是大势所趋。因为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人们身边的数据规模正在爆发式地增长,处理如此庞大的数据量仅仅依靠后端AI是远远不够的,一定需要端、边、云的融合。而在AIoT中,芯片又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