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政事儿  ·  坚守智驾品质,共筑安全出行 ·  13 小时前  
中国政府网  ·  正式开建,7座新高铁站来了 ·  昨天  
长安街知事  ·  韩国队还要“扒拉”到什么时候? ·  昨天  
中国政府网  ·  申请人数突破2000万!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智库

为啥领导不愿推荐提拔你?这篇文章把话说透了...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12-06 06:57

正文


从政三四十年,最让自己倍感欣慰的就是发现了一批人、培养了一批人、推荐了一批人。


每每遇到素质高、人品好、能力强,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草根族”,爱才惜才之心便油然而生,总会千方百计、竭尽所能地去培养、去举荐。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有河有道”(ID:youheyoudao),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他们中有的从县乡调到了省直、市直部门,有的从边缘单位调到了重要单位,有的得到提拔重用,还有的被安置到关键岗位工作。


这些年,在各种不同场合,总有一些才华横溢、聪明精干的年轻人问我:“感到自己挺优秀的,一直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为什么一到涉及提拔晋升的关键时刻,领导却不愿意为我出头露面、据理力争呢?”


对于他们的质疑抱怨和踌躇彷徨,我深有感触。


下面,我就将印象深刻的3个经典案例在这里分享,看完你也许会明白:为什么在关键时刻领导不愿意推荐提拔你。


1

领导不推荐你,因为你不懂感恩




一个省直部门的小伙子,连续几天给省委部门的一位老领导打电话,想让老领导推荐他到一个更高的平台,但是都被婉言拒绝了。


万万没想到,他很执着,一天直接来到了老领导的办公室。


听他叙说后,老领导表达了三层意思:


“第一,省委这个重要部门的办公室确实需要一位副主任。你文字功底不错,又是现单位的办公室副主任,写作水平、综合素质都能胜任。我个人认为,也许你适合这个岗位。”


他颔首微笑。


“第二,你的消息很准确,这个部门的主管领导和办公室主任确实和我交情不错。如果我力荐,他们一定会认真考虑。”


他眉开眼笑。


“第三,很遗憾,我不能推荐你。”


老领导说完这句话,他立刻脸色突变、惊诧不已。


“因为,你不懂得感恩。五年前,你从县委办到我这里跟班学习。鉴于你的刻苦勤奋和能力素质,经我推荐,将你调到了省直单位。”


他语气诚恳,连连称道:“是的是的,是您改变了我的命运,我感激不尽、永生难忘!”


“听说你调过去后,有人问‘你是不是我推荐来的?’你不但矢口否认,还说‘根本没人推荐,完全是靠自己努力奋斗调过来的。’有这事吗?”


他一脸羞愧,支吾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


“还有,你调到省直不久,有一次我正好有急事找你,打你手机却已停机。”


“我换手机号了。”他赶紧解释。


“你口口声声说我是改变你命运的人,是你永生难忘的人,可是你换了手机号都没有告诉我。更让人心寒的是,你调到省直部门三年多来,别说平时没有联系,就连逢年过节都没有一句礼节性的问候。这次,要不是需要我推荐,你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想到我吧?”


他惭愧难当,低头不语。


“感恩是一种态度。不懂得感恩、不知道报恩的人,即使我帮你推荐,有朝一日人家了解到你是这样的人,也会大失所望。 推荐你,我不仅要对你的能力负责,更要对你的人品负责。希望你能引以为戒,记住这个教训。”


一个人,只有懂得知恩,他的内心才会忘记功利浮云;


一个人,只有常怀感恩,相助他的贵人才会越来越多;


一个人,只有知道报恩,他人生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2

领导不推荐你,因为你能力平平




有位副厅长,他在县里工作时的老领导给他打电话说:“某某区委办有一个小伙子,为人处世不错,很有潜力,曾经在你那儿跟班学习过。现在区委办恰好空缺一个副科的位置,听说你跟区委书记关系很好,看看能否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帮助推荐一下。”


后来,那位小伙子直接给这位副厅长打了电话。


当小伙子说出工作单位、姓名以及在厅里跟班学习的时间段后,副厅长竟对这个人一点印象也没有。


翻遍了手机、微信通讯录,也没找到关于这个人的一丝记录。


于是,副厅长又专门询问了他跟班学习时所在处的处长、副处长、科长,以及跟班学习时间较久的同志。


他们回答时都思索了好一会儿,而后才想起确实有这么一个人,但是对他都没有什么具体印象了。


一个人在省里跟班学习半年多,并且时间才过去不到两年, 大家对他竟然一点印象都没有,这说明了什么?


通过反复权衡,副厅长顿时心中有数了,便主动打电话告诉小伙子:“我不能推荐你。据我所知,你在省里跟班学习时间长达七个月,却没有给领导、同事留下任何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你的能力不足。而有一些同志,跟班学习仅三个月就干出优异成绩,时隔多年他们的名字仍令我们记忆犹新。如果我现在贸然推荐了你,那就是对区委、对你个人以及与你同台竞争同志们的不负责任。”


领导主动推荐一个人,是冒着一定风险、担着一些责任的。


所以,每在举荐的时候,这位副厅长都会缜密考察,直到自己对其高度认可并深信不疑。


不论在哪里工作,若想赢得领导的认可和信任,让领导心甘情愿地去推荐你,你就必须做到脱颖而出,不仅工作上要细致严谨、积极主动,而且做人上也要谦虚真诚、处事练达。


只有展现出过硬的综合能力素质,才能在领导面前赢得推荐你的信任与理由!


3

领导不推荐你,因为你人品欠缺




某位副主任分管的一个处室需要提拔一个副处长,有A和B两个人选,都是副处级调研员,且能力素质、工作业绩、群众威信难分伯仲,条件不相上下,着实让这位副主任左右犯难。


经过慎重考虑,副主任最后决定选择推荐B。


A落选了,找副主任诉苦,并问选B不选他的缘由,还愤懑地强调:“论资历,我比他老;论年龄,我比他大。其他方面我俩都差不多,如果要照顾,也应该照顾我啊!您为什么最后选择他?”


副主任看他情绪焦躁、一脸委屈,便说:“你不服吧?那好,我问你几个问题:第一,马上说出你父母的生日。”


“好像父亲是8月、母亲是11月,具体哪天我记不清了。”


“第二,你多久没回家探望父母了?”


“您知道的,咱们工作太忙了,一直走不开,我有将近三年没有回去过了。”


“第三,你父母的身体怎样?”


“父亲还可以。”他一边回答一边思索,“母亲身体不太好。”


“第四,谁在照顾两位老人?”


“我两个姐姐。”


“第五,去年和今年春节你在哪儿过的?”


“都是和爱人、儿子在外旅游过的。一次是云南,一次是新马泰。”


他看副主任一个劲儿盯着他没说话,心里有点发毛,赶紧解释:“平时‘五加二’‘白加黑’地干,连周六日都正常休息不了,根本没时间陪老婆和儿子,我欠他们太多了。好不容易赶上春节,得补偿一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政事儿  ·  坚守智驾品质,共筑安全出行
13 小时前
中国政府网  ·  正式开建,7座新高铁站来了
昨天
长安街知事  ·  韩国队还要“扒拉”到什么时候?
昨天
中国政府网  ·  申请人数突破2000万!
2 天前
格隆汇  ·  理查德:我在北京这30年
8 年前
水木文摘  ·  遇见,一生的守候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