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乎日报
提供最好的资讯评论,兼顾专业与趣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万物有规律,来看看知乎这份「科学方法」 ·  2 天前  
Quora文选英语  ·  “希望他也同样和朋友说这样的话。” ·  3 天前  
知乎日报  ·  有哪些看似聪明,实则很傻的行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乎日报

心理|共情不是怜悯,感同身受也是一种能力

知乎日报  · 公众号  · 问答  · 2016-11-18 18:16

正文

题图来源:《海上钢琴师》


让我们谈谈共情


知友|王怡蕊


最近我开了两个 Live,主题是「当你关心的人患有抑郁症时,到底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其中我讲到与他人相处时,共情(Empathy)的重要性。这里上传一篇前些时候写的文章,细说一下什么是共情。


在话题开始之前,我们先看这么几组场景:


场景一:


有一个乞丐衣衫褴褛跪在路边乞讨,边磕头边撕心裂肺的喊着什么。


你刚好路过,用眼睛上下扫了一圈,从钱包里拿出零钱放进钵里,匆忙离去。


场景二:


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女孩,跟朋友吐槽自己公司,说工资总是晚发,一个人当两个人用,最近公司搞活动,已经连续加班到早上三四点。


朋友心疼地说道,那也太惨了,要不咱换个轻松点的活吧。


女孩有点愕然,说,我没想过换工作啊。


场景三:


大学生李某酷爱网游,经常晚上到校外的网吧通宵,成绩下滑很快,精神也不太好;他内心很是苦恼,却难以控制。


好友陈某也曾经是网吧少年,感受过这种明知道不好,却不能自拔的痛苦,所以很为李某着急。


为帮助李某摆脱现状,陈某每天在李某耳边提醒,却反而让李某觉得生气甚至反感。


您认为上述三个场景中体现的心理行为,分别对应下列词语中的哪一个?


Sympathy 同情;

Empathy 共情;

Pity 怜悯;

Compassion 悲悯。


现在您尽可以保留您的结果往下看。


场景一中的好心人表现出的心理是 Pity(怜悯)。在对待乞丐的态度上,我们觉得他很可怜、处境堪忧。


在我们施舍的同时,内心可能有着这样的潜台词:我可不能沦落到这个地步。


有的父母带着孩子看到乞丐,也许不自觉的就会教训上:看,你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只能像他那样!


怜悯是对他人或他物的不幸心有不忍,但时常带有一种优越感,怜悯者很难把自己和被怜悯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场景二中的朋友表现出的心理是 Sympathy(同情)。女孩抱怨时,朋友站在自己的立场,觉得女孩太辛苦了,因而提出换份工作的建议。


但实际上,女孩抱怨只是为了倾吐情绪,并没有想过要换工作,因而对于朋友主观的建议表示愕然。


同情是对他人表达真切的关心,希望别人能够好的心理。但同情者往往习惯于从自我主观意识出发,以自我的角度和经验来看待他人的问题。


当双方看事物的角度差异较大时,被同情者往往很难感到共鸣,甚至觉得「你们都不理解我」。


场景三中陈某表现出的心理行为是 Compassion(悲悯)。陈某曾经也痴迷游戏而影响生活,能够感受到李某的烦恼和痛苦,于是想要帮助李某摆脱困境。


但是在帮助李某摆脱网瘾的过程中,陈某采取的行动却反而引起了李某的反感。


Compassion 是在体会到他人的情绪感受之下,产生强烈的愿望,想要帮助他人从不良的境遇中解脱出来。


有人把 Compassion 翻译为怜悯,有人翻译为关爱,我觉得中文的「悲悯」更合适,这更能体现 Compassion 的「圣母心态」(不带任何褒贬义)。但悲悯者行动的个人主观性过强,也极易造成被帮助者的困扰。


然而生活中似乎还有一些人,对他人的情绪可以感同身受,但又不失客观,提出建议、指点时也很注意界限,与他们交谈总能如沐春风。英文中,这种能力被称为 Empathy,中文翻译成共情。


什么是共情?


可能由于是新译入的词汇,「共情」听上去颇有些怪异,我们日常交流中很少使用。


其实 Empathy 在英语中的出现也比较晚,它的原型是德语中 Einfühlung (而这个德语单词的前身则是希腊语中的 empatheia),1909 年时由一个名叫 Tichener 的德裔心理学家从自己母语中引入。和中文里面似乎仍显拗口的「共情」不同,Empathy 早已经是英文中广泛使用的常见词汇。


剑桥英语词典对 Empathy(共情)的定义是:能够想象自己置身于对方处境,并体会对方的感受的能力。


所以从定义上来看,共情至少涉及到两个层面:一是分辨 TA 人的情绪;二是感同身受的能力。


第一层:分辨他人情绪


分辨他人情绪指的是觉察并且判别他人的喜怒哀乐,这看似不难,但却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


譬如说,自闭症(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患者由于脑功能异常,很难理解和感知社会性线索,因而阅读他人情感无比困难。


而对于健康的普通人来说,也可能存在分辨他人情绪障碍的情况。譬如,生长在严肃刻板家庭的孩子,家人之间很少相互传达感情、表达关心,这类儿童成年后更容易产生情感交流、人际关系方面的障碍。


换句话说,分辨他人情绪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习得,并不断加以练习才能掌握。


因而,童年阶段父母应该积极在孩子面前表达情感,为孩子创造温暖的家庭环境。这有助于孩子模仿学习情感交流,提高分辨他人情绪的能力,从而建立更好的情绪认知和理解。孩子成年后在社会交往中,才能更易共情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在这一层面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共情和怜悯的不同。怜悯者可怜他人不幸,带有一种自上而下的优越感,甚至不用去费心分辨对方的情绪感受。


场景一中,乞丐虽然能获得不少施舍,但几乎没有人会去问他们还需要些什么,今天过得是否开心。


而共情是建立在对等的心态上,富人可以与穷人共情,男性可以与女性共情,成人可以与幼儿共情。


第二层:进入他人的情境,感受他人情绪


在分辨他人情绪之外,共情者需要抛开自己的内部参考体系,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里,揣测对方的感受。


之所以说是揣测,是因为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因而,即便处在完全一样的情境下,我们也不可能获得与他人一模一样、分毫不差的心理感受。


要知道「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评判。


我们尽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努力去想象、猜测、理解他人的感受,但切记,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代入,无论双方经历多么的相似,我们都不是对方本人,猜测只能是猜测。


一旦在代入中,轻易地将自己的观点、经历套用在他人身上,极有可能在不经意间,给对方造成不快甚至伤害。


譬如,当孩子遇到问题与父母讨论求助时,传统中国式思维的父母往往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按照自己的经历来教育孩子,将主观意识、个人经验硬生生地推到孩子面前,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的困扰。


再比如,场景二中女孩关于职场问题向朋友倒苦水,这时候如果她的朋友说一句「工作那么辛苦,工资还晚发,肯定很委屈吧」就能让对方感受到理解。


而反之冒然建议换个公司,则会引发女孩一连串的抱怨和其他问题。女孩的苦水无处可盛,甚至反倒容易因为朋友的不理解而更添苦恼。


应该注意,生活中很多时候的抱怨和求助,其实更多的只是希求对方理解自己此刻的感受和心情。


当对方不理解,甚至强行给出建议时,让求助者只会感到痛苦和无助。尤其是当求助对象在求助者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时,例如父母、好友,希求理解的心情会更强烈,同时,不被理解后产生的无助也会加倍。


如何区分共情?


Empathy& Sympathy


常常会有人把共情和同情(Empathy& Sympathy)这两个看似相近,实则不同的词语混为一谈。


这两个概念最大的区别在于共情是一种客观的情绪体验,既能与他人感同身受,又能对他人情绪进行客观的认知、理解和分析;而同情则不要求对他人有感同身受的理解。


比如,「养儿方知父母恩」,我们对父母这个角色的艰辛表示同情和理解,但这种同情并不能使我们在感情和思维角度层面上对父母的经历感到共鸣。


当我们自己成为了父母,体会到做父母的种种不易,可以与父母的情感发生共鸣,可以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这种同情才转化成了共情。


所以,严格来说,我们可以同情一只袋鼠,但不可能和袋鼠产生共情,因为我们没有做袋鼠的体验,没法用自己的经历来揣测袋鼠的喜怒哀乐。


在生活中,同情比共情更为常见的。比如,场景二提到的职场问题,恋爱人际关系问题,教育与亲子问题,都很容易获取他人的同情。


然而,尽管我们可以极大的表现出自己对他人的关切,却很少能真正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要达成共情,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Compassion


Compassion(悲悯)则是在共情基础上更进一步,往往是利他行为的动机之一。


共情意味着我(试图)体会他人的情绪,而 Compassion 不仅仅是共情他人的情绪感受,更意味着要积极主动的采取措施,帮助他人从他的不良情绪状况中解脱出来。


「我帮助这受难的人,就像在帮助我自己;我同情这个受难的人,就像在同情我自己;我懂得他所遇到的一切,所以,心生悲悯(摘自网文 悲悯意味着一种高度)。 」这大致就是 Compassion 的心境。


一般来说,心理学家会对来访者共情,但却不应该有 Compassion 这种情绪,因为积极改变现状的主体是来访者,心理学家既不能够也不应该去拯救来访者。心理学家是不能有圣母心的。


如何做到共情?


和很多后天习得的能力一样,共情很难成为自然、本能的习惯;但不断的练习,能让我们更加熟练的运用这种技能。


对于刚开始练习的人来说,最好的方法是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善于倾听的人,在生活中,通常都是比较受欢迎的,是朋友愿意与之倾吐心事的人。


具体来说,在倾听中,当我们试图理解他人时:


1、务必牢记:你不是他人的专家。因而,作为局外人,我们可以猜测他人的感受,但了解自己最深的,还是他们自己。


2、不要仅从自己角度去思考他人的问题。


3、永远不要将你或别人的经验套在他人身上。经验永远仅供参考,不可复制。


4、与他人想法、观点相左时,永远记住,他才是对的。


5、不断向他人反馈,不断确认理解是否存在偏差。可以仅仅询问「我这样理解对吗」。


6、对他人情况不确定时,或不知如何提供帮助时,不要揣测,直接开口询问,由对方告诉你需要什么。


总之,共情对人际交往非常重要,要提升共情能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需要沟通技巧。


写本文的目的当然不是简单的介绍以上几个名词,而是想让大家了解共情这个理念,以及它在与人相处中的重要性。至于这些名词本身的叫法并不重要。


人类是一个情绪丰富的物种,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持对他人共情,而总会交叠各种心理行为。


所以本文介绍的几个情感概念也并不是绝对的区分,亦不会泾渭分明。即便是心理学家,在工作中很习惯保持共情的状态,但在生活中也依然会有各种心理反应。


因此对于各位读者来说,在与人交谈时都不妨多试试练习共情的技巧,但也不必强求自己要 24 小时全天候如此。


之所以想到写共情这个话题,也是由于最近的一个真实案例。


小 A 是我的一个来访者,出身在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父慈母爱,亲子关系非常好。前不久 TA 患上了临床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无力应对学习中的很多困难,不得不适当调整自己短期内的学业规划。


得知这些事情后,父母很忧心,当然是做了最大的努力去为 TA 提供帮助。尤其是父亲,积极的跟小 A 谈心,运用自己的一切人生经验去帮助小 A,试图弱化小 A 的困难,让小 A 「看开一点」,从而增加解决问题的信心。


比方说,他向小 A 讲述自己年轻时的励志往事,回忆当时如何克服各种非常巨大的障碍,强调连这么大的困难都能被打倒,小 A 的这些「小很多的问题」肯定就更加不是个事了。


尽管出发点是希望自己的成功经验能给孩子以激励和借鉴,但不幸的是,父母这些努力都把情况推向了更糟的方向,小 A 一天天的越发失望和沮丧。


虽然明白父母的关心,但 TA 更加苦恼于父母始终只局限于他们的想法,完全不能理解 TA 作为另外一个独立个体的特殊感受和巨大困难。


对于年轻的小 A 来说,遇到了重大的挫折,父母的支持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现在连他们都不理解,那也就生无可恋了。所以在父母失败的「共情」下,小 A 的临床抑郁症有明显加重的趋势,TA 甚至觉得自杀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 既然已经穷尽了所有的沟通方式,那只有一死,才能让父母明白自己面对的困难到底有多大。


当然,由于干预及时,事情并没有发展到最后一步。在我和小 A 父母单独面谈之后,他们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共情的误区」,尽管出发点很好,但这种做法却让小 A 非常痛苦。


事情的后续发展很顺利,小 A 的父母迅速地改变了自己的做法,小 A 的症状也很快好转。其中一次会面时,小 A 略带惊惧地问我,我到底跟 TA 父母说了什么,他们好像变了一个人。


TA 即高兴又害怕,害怕父母「以后会不会再变回去」。TA 战战兢兢的态度实在是令人不忍。


这是发生在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里的事情,而这样的失败共情,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上发生,只不过程度、后果、反应不一样,好在大多数没有那么极端。


但我们如果能够了解共情,并且有意识的运用这些技巧,类似的许多失败沟通就完全可以避免,这也将会给我们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带来很大的提升。这是我写本文的愿望。


需要注意的倒是,在共情的运用上,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的价值体系,切忌将自我的价值体系套在别人身上。


不管是退一步(Sympathy)还是进一步(Compassion),双方并未置于平等的天秤,不仅容易共情失败,更易加深对方的苦恼。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知乎日报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