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公管社
一个值得公管人关注的公众号,旨在分享公共管理领域的会议征稿、人才招聘、项目课题、学术前沿、研究方法、数据报告等学界讯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大家谈  ·  在英国街头,这六类人群要小心 ·  14 小时前  
他化自在天  ·  「任侠」感谢2024年1月第2周10位光荣榜 ... ·  16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公管社

学界讯息|目前最全“公共管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名单(1998-2017, 共24人)

公管社  · 公众号  ·  · 2020-04-15 07:50

正文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名单

公共管理学科

(1998-2017)


1998年8月,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吸引海内外中青年优秀学者,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带动我国重点建设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中 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 共同启动实施了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引领性工程,支持高等学校聘任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2008年12月5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2011年12月15日,教育部印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通知,其中明确规定:“长江学者实行岗位聘任制,...每年聘任特聘教授150名,聘期为5年;讲座教授50名,聘期为3年,...特聘教授奖金为每人每年20万元人民币;讲座教授奖金为每人每月3万元人民币,按实际工作时间支付。”


2015年6月1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推荐工作的通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新增青年学者项目 。通知中明确规定“青年学者项目实行岗位聘任制,面向全国高校实施。每年遴选200名左右,聘期3年。在聘期内,青年学者须全职在受聘高校工作,享受每人每年10万元奖金。”


“长江学者”、“青年长江学者”是学术性、荣誉性称号 。由于我国人文社科领域几乎不设两院院士,因此入选“长江学者”代表着人文社科领域中最高的学术水平,是重量级的荣誉,也意味着未来丰富的奖金、充足的科研经费等资源。“长江学者”在高校中享受优厚的待遇,因为他们有着超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对高校学科评估( 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俗称“数帽子” )、双一流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对高校也以本校教授能评上该荣誉为荣。然而,高校之间却出现了 “抢帽子”现象 。比如2017年华东某大学在当年招聘中为学科领军人才开出100万年薪、800万元房补。此外,近几年出现个别“长江学者”名不副实的事件。这些现象和问题曾一度将“长江学者”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2019年12月6日,教育部官网“建议提案办理”栏目发布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681号(科学技术类108号)提案答复的函》(原《提案》明确建议取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避免各单位恶性竞争引进国字头“帽子”)。《答复》提出之所以出现“抢帽子”现象的 主要原因在于人才的无序流动 ,并从两方面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印发《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教人厅〔2017〕1号)、《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教研〔2018〕5号)、《“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管理办法》(教党〔2018〕51号)(该《办法》对长江学者的基本条件、岗位职责等进行明确,并提出建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退出机制)等文件,对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提出明确要求,坚决杜绝抢挖“帽子”人才等短期行为,完善“长江学者”退出机制。二是会同中央组织部在广东召开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座谈会,引导高校领会把握“双一流”建设精神实质,树立正确人才观和人才政绩观,杜绝违规引进人才。签署《高校人才工作联盟公约》,推进建设高校自律约束机制。


截止至2020年4月14日,网上关于2019年度“长江学者”评选的信息相当少,但根据新京报记者的了解,2019年度的申报工作确实已经启动了。实际上,即便是2018年度的“长江学者”评选结果,教育部和各高校也至今未对外公开,而且很多以前的评选结果也在网络上“消失了”。


但这几天有读者在后台留言建议说可以整理一份关于“公共管理”学科的“长江学者”、“优青”、“杰青”等名单。为此,小社花了一些时间和精力为读者们找齐了自1998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启动实施以来至2017年的 “公共管理” 学科领域中的“长江学者”名单,见下图(其中分类依据来源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中关于“学科、专业目录”的标准,即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 如学者所属学科归类错误请读者在文末留言指出 )。

注:上表中部分学者的“长江学者”称号被撤回。

结果显示,自1998年以来, 共有24名“公共管理” 领域的学者入选“长江学者”,首次有“公共管理”领域学者入选“长江学者”出现在2004年(即第七批),共有3位学者,他们分别是厦门大学的陈振明教授(特聘)、清华大学的Anthony Saich教授(讲座)和北京大学的曾满超教授(讲座)。( PS: 在学信网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教育经济学”并不属于“教育学”、“经济学”中的二级学科,因此小社将其归属于“公共管理”下属的“教育经济与管理”。)

(请注意,文中图表由公众号[公管社]运营团队精心制作,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分享,侵权必究。)

[学界讯息] 第20200415期 总第15期

本文由公众号[公管社]运营团队收集/整理/制表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分享文章内容和图表,侵权必究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学界讯息]最新5期文章:

第202004012期:这个大学说本科四年全部课程学分费全还给你,只要你足够优秀!

第202004010期:速看! 国内学术期刊“公共管理”学科2016-2019年“热点文献”排名情况(附前1%名单)

第20200407期:重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共管理”学科期刊指数及院校机构排名(附综合性期刊总/高等院校学报排名)

第20200404期:2019公共管理学科被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

第20200331期:校友会2020中国重点大学排名发布(高考指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