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基动部队
大成基金理财订阅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基动部队

大成每日资讯 | 证券交易印花税增五成,显示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

基动部队  · 公众号  ·  · 2020-12-17 09:30

正文



★ 国事聚焦 ★


01



【证券日报头版评论:证券交易印花税增五成,显示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 财政部国库司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11月份证券交易印花税共收入1728亿元,同比增长49.2%。收上来的证券交易印花税绝对值不大,但单边征收背景下的涨幅着实不小,反映的是A股交投活跃。股票交投活跃度要看成交量。沪深交易所查到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15日,沪市股票成交金额为75.58万亿元,已超出2019年全年的54.38万亿元。A股今年的表现为什么会这么好?答案就是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经济勃发、对内改革、对外开放。A股的道路是越走越宽广。


02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AH停牌机制应尽快同频共振】 遵循和逐步落实两地同步停牌原则,实现同频共振,才能最大限度保证交易公平,保护两地投资者权益。未来随着互联互通交易机制的进一步开展,两地融合步伐加快,三家交易所需要在顶层设计层面对停牌安排进一步修补完善,在信息披露制度上拿出更多有效办法,不断协商和完善,让上市公司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维护好市场交易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03



【李小鹏:发展智慧交通 推动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人民日报撰文指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把握智能化、绿色化等趋势,推进交通运输装备先进适用、完备可控。强化装备动力系统研发,突破高效率、大功率发动机装备设备关键技术。加强新型运载工具研发,推进特种装备研发应用,推广新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交通装备及成套技术设备。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用新技术为传统交通基础设施赋能,争当新基建主力军。


04



【23项降成本“清单”兑现,数万亿红利直达实体】 新浪财经讯,目前来看,今年7月发布的全年23项降成本举措已经悉数落地,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将超2.5万亿元,再加上降低物流、用能等成本,合计数万亿元降成本红利直达实体。展望明年,业内指出,将更多用改革的方法来向降负要空间,例如通过税制改革来获得减税的进一步空间。


05



【发改委:持续加强跟踪分析,巩固经济恢复的良好势头】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在经济稳定恢复的同时,也要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一些行业恢复状况还不是很乐观,部分小微企业、出口企业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对此,我们将持续加强跟踪分析,落实落细相关政策,巩固经济恢复的良好势头。


06



【商务部:中国已启动RCEP国内核准程序】 中新网讯,中国商务部国际司副司长杨正伟透露,中方已经启动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国内核准程序,将努力在六个月之内完成生效准备工作,预计2021年五月底或者六月初就会批准。


07



【今年基金分红达1716亿元,创2017年以来新高】 中证网讯,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今年以来共有2163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实施过4146次分红,总分红规模达1716亿元。这一规模不仅超过了2019年全年的1290.07亿元,更是创下了近4年来的最高值(2018年和2017年的分红总额分别为1047.17亿元和693.71亿元)。从1998年算起,公募基金历年累计分红规模已达到了1.36万亿元。


08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2020年区块链脱虚向实】 界面新闻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在2020投资峰会上表示,2020年的区块链行业发展是脱虚到向实。2020年区块链完成两件事情,一是政策的频繁推出,包括去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新基建的提出,解决了区块链去污名化问题;二是区块链在今年走向产业区块链时代,在金融方面的应用非常多,从技术角度来看,区块链的整体技术架构已经趋于稳定。






世界风云


01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国债市场不需要美联储进行长期干预。

02

瑞士央行:瑞士没有参与任何形式的货币操纵。

03

瑞典央行副行长扬松:认为提高通胀目标的可能性是有利的。

04

欧洲央行管委穆勒:政府债务动态不能是货币政策的考虑因素。




大行研报


1

华泰证券:年底前财政扩张加速落地


11月单月财政赤字同比上升,财政扩张加速落地。虽然财政收入随经济景气回升继续加速,但财政支出的强劲增长拉动财政扩张力度加大。11月单月广义财政赤字为735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赤字7451亿元,政府性基金盈余93亿元。广义财政赤字较去年11月增加3290亿元,显示财政扩张力度加大。1-11月累计,广义财政赤字达到6.1万亿元,年内剩余可用赤字额度仍相当充裕。此外,11月末财政存款较上月减少1857亿元,但同比增速从上月的3.9%进一步上升至5.2%,显示盘活存量资金速度仍相对缓慢。


11月广义财政收入同比增速随经济复苏加快至9.6%,主要是税收收入和土地出让增速加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7%,主要是非税收入增速继续大幅负增长(同比-42.4%),而税收收入增速维持高位,同比增长12.2%。此外,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从上月的5.6%大幅加速至27.3%,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增加。


1)11月增值税增速同比增长8.2%,消费税明显回升。另一方面,企业所得税、关税及出口退税增速有所下降。


2)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26.7%。在累进制税法下,年底个人所得税可能会逐渐增加。


3)土地出让收入回升,房地产市场降温可控。11月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增长,同比增速从上月的9.2%加快至33%。结合今天上午统计局发布的房地产行业数据,11月土地成交面积大幅下降,但土地收入仍保持稳健,显示在近期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大环境下,一二线城市土地成交可能相对平稳。


财政支出加速。11月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速继续上升至22.1%,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支出双双维持较快同比增长。分类来看,社保、文化和卫生等民生类支出有较快增长,基建类财政支出亦继续加速,交运和城乡社区事务两项财政支出同比增速分别在16.7%和29.5%。


年底前财政扩张加速落地、12月仍有余力;叠加外需强劲,有望支撑4季度GDP增速超预期。值得重申的是,我们预计明年财政主动刺激的规模可能相比今年有所上升。从最广义的财政扩张力度(包括政府与“准政府机构”债券融资),即一般公共预算赤字(国债+普通地方债)、政府性基金赤字(地方专项债)、政策性银行债,及城投债加总,2020年1-11月,广义政府净融资达12.4万亿元,约占GDP的11.8%左右。根据我们此前对全年广义财政扩张规模的预测,12月财政仍有余力继续扩张。短期内,外需强劲、内需复苏,叠加财政支持,4季度GDP增长有望超出我们在2020年11月16日发布的《2021宏观展望:经济再通胀;政策温和退出》中5.5%的预期。不过值得重申的是,今年财政扩张赤字以“纾困”为主,主动财政刺激规模相对有限、且多集中在保民生领域。往前看,我们预计2021年财政收入将随经济复苏而大幅回升,带动政府现金流好转,因此主动财政扩张的空间将明显上升。


风险提示:地方政府融资成本上升带来现金流压力;土地出让收入超预期放缓。


2

银河证券:汽车行业——电动起航、智控未来


2025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有望突破1.9万亿。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约为1285万辆、520万辆,预计为2020年销量的5倍。全球市场规模有突破1.9万亿元,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800亿元;


汽车总销量长期仍具备翻倍空间我国目前汽车千人人均保有量不到200辆。截止2019年,美国千人人均保有量为837辆,日本为591辆。长期来看,从绝对量上仍有较大空间。参考美、日、韩发展历程,我们预计至2030年,国内汽车保有量有望接近350辆/千人,9年CAGR有望达到7%。


2021乘用车销量预计同比增加12.7%。我们预计2021全年走势将出现“前高后低”形态。“新冠”导致20Q1基数较低,21Q1销量同比数据将大幅增长,后三季度环比数据逐渐下降。2021年库存系数大概率将维持健康水平;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占率预计继续向头部集中。


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预计同比增速40%以上,我们认为2021年是新能源车个人消费元年,成熟产业导向+补贴逐步退出+供给端成熟产品逐渐丰富将使新能源车消费由完全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需求驱动。我们预计2021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突破150万辆。


智能化普及加速国际主流主机厂生产的配备L1、L2级辅助驾驶的额车型日益普及,并已开始量产L3级产品。国内头部主机厂也已开始批量装备L1、L2级辅助驾驶系统,并各自先后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计划,全力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行风险;2)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3)汽车电动化低于预期的风险。4)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风险。


参差多态


1000元变85亿!刚刚,全球最牛投资品刷新历史,总市值比茅台,还高近3000亿!


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 李迪


比特币再次疯涨,首度突破21000美元,市值近2.6万亿,人们再次见证了历史。


今年以来,比特币涨幅约200%。


拉长周期来看,10年前,在比特币上市最初买一块钱比特币,现在可以赚850万。如果投资1000元,那么目前对应投资收益是85亿,这个全球最牛投资又刷新了历史。


一华尔街巨头更是喊出了40万美元的目标价,这意味着着,这家机构认为比特币还能涨18倍。


比特币首破两万美元

10余年涨幅超850万倍


昨夜,比特币再度刷新历史新高,首度突破20000美元/枚。今晨,比特币依旧涨势如虹,一举突破21000美元/枚关口,日内涨幅一度超过10%。



行情数据显示,比特币市值已逼近2.6万亿人民币,比A股市值最高的贵州茅台(2.31万亿),还高出近3000亿。


今年以来,比特币涨幅约200%。



比特币自2009年诞生后第一次在2010年产生价格所对应价格为0.0025美元,10年后的今天,比特币的价格超过21250美元/枚,涨幅超过850万倍。


这意味着,当初投资1元人民币,可购买61.3个比特币,10年后会变成850万人民币。


美股多只区块链概念股也大涨,Marathon Patent涨15%,嘉楠耘智涨6%。



多种加密货币也跟涨,以太坊日内涨幅超7%。(绿色代表上涨)



比特币也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有网友在秀收益,“今年资产已翻了3倍”



有网友在提示投资比特币的风险,甚至有网友称比特币为“骗局”。



华尔街巨头:比特币值40万美元

还能涨18倍


比特币大涨之际,有投资大师语出惊人。


华尔街巨头古根海姆(Guggenheim Partners)首席投资官Scott Minerd表示,其公司的基本面分析显示比特币应该值40万美元。


这意味着,这家巨头认为,比特币的价格还能涨18倍。按照40万美元的目标价计算,比特币的总市值将超过7.4万亿人民币,与谷歌齐平。


除古根海姆外,美东时间周三,多家机构也发表了唱多比特币的观点。


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交易与衍生产品副总裁Randy Frederick认为,比特币现在已成为主流投资。Frederick表示,比特币很坚韧,它没有CEO,没有董事会,没有分红,没有收入。在很多方面它有点像贵金属。


比特币的主流化趋势还体现在机构投资者增多这一点。根据灰度资产公开的2020年Q3报告,认购其信托产品份额的投资者中,机构投资者占81%,其中包括加密资产借贷公司BlockFi、三箭资本等;此外,个人合格投资者占比约8%,家族办公室占比8%,退休账户基金占比2%。


北京时间12月3日晚,灰度资产(Grayscale Trust)举行了线上投资人大会,摩根大通、巴伦集团、万事达卡等主流知名金融机构高管出席。


MicroStrategy首席执行官Michael Saylor大胆预测,“比特币是世界上最好的财政储备资产,也是新兴的主导货币网络。它是解决地球上每个人、公司和政府都面临的价值储存问题的解决方案。”


AMBcrypto发文称,由于GBTC的出售受到限制,即持有期为6至12个月,这为比特币的长期看涨建立了基础,而这反过来又为机构构建了长期看涨的基础。对于散户交易员来说,对比特币价格反弹的预期可能会摆脱弱势手和机构,因为灰度将系统性地继续购买更多比特币。对于机构而言,在受到严格限制的价格区间内进行高频交易是有利可图的,但获利与否完全取决于成交量。使用高频交易的巨鲸可能会遵循类似的策略,然而,这使得比特币的价格停留在一个狭窄的价格区间,与股票和其他传统投资选择惊人地相似。


上周,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利奥在Reddit的“问我任何事情”(Ask Me Anything)活动中,也表达了对比特币的看法。达利奥表示,他认为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在过去10年中已经变成了有趣的、像黄金一样的资产替代品( interesting gold-like asset alternatives)。达利奥认为,比特币有丰富投资组合的功能,“在一个人的投资组合中加入这类资产,可以使投资组合多样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