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谈起“阶层固化”,我们总会把那些“被固化到较低阶层”的人当成无辜的受害者,好像他们的不幸完全是环境造成的,自己一点责任都没有。但真是这样吗?
并且,我们也总喜欢用一种“唯物质主义”的思维,讨论阶层问题时,基本上只看经济状况及由此派生出来的教育水平,却几乎完全忽略了各个阶层的人在精神状态上的差异——精神状态跟受教育程度有点关系,但又不完全正相关。
作为一个“精神决定论”者,我更倾向于把人划分为这样两个阶层:精神状态好的阶层和精神状态差的阶层。然后,我悲哀地发现,在经济上处于较低社会阶层的成员,往往跟“精神状态较差的阶层”高度重合。
较低社会阶层的“精神状态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只想依靠别人,不愿自己努力
《“让我养牛脱贫,你得给我工钱”脱贫到底是谁的事?》,这是《半月谈》7月10日的一篇报道,说是广西某贫困地区的干部去某村扶贫,他们给农户讲如何通过发展养牛等产业来脱贫,但一些贫困户害怕养牛会赔钱,提出了“你让我发展产业,你得给我兜底”的想法。
如果说这些贫困户经济能力脆弱、抗风险能力差,希望政府兜底还情有可原;另一些贫困户虽然愿意养牛,却向扶贫干部要饲料和工钱,因为他们觉得“搞养殖是政府的要求”,这就过于荒谬了。
有一个偏远村屯背靠草木丰茂的大山,适合发展养殖,帮扶单位给屯里贫困群众每户送来1公4母“一窝羊”。正常情况下,每只母羊2年后能生几只羊崽,养殖规模会逐渐扩大。但过了一段时间,帮扶单位回访时,发现不少羊被他们宰杀吃掉了。
为防止扶贫资金打水漂,一些地方是以奖代补,也就是贫困户“干了才有补助”,但是一些贫困户却是“给钱我才干”,甚至“给钱我也不干”。
还有一些贫困户安于贫穷,他们习惯于在贫穷中熬日子,觉得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觉得周围人“也都是这样”,脱贫不脱贫无所谓。
这些贫困户的思维是:改变命运靠别人,我自己什么努力也不用付出;如果要我付出,那我还不如继续穷着。
一些城市中下层的状态也类似。前几年,我姨妈托我弟弟给我表姐夫找一份工作,工作是找到了,可他不认真干,经常在工作场合打游戏。绩效很差,工资上不去,干了几个月就回去了。然后,我姨妈和我表姐就埋怨我弟弟给我表姐夫找的工作不好。
这就是典型的认为找个好工作多赚点钱,自己什么努力都可以不付出,完全“靠关系”就能搞定的想法。我就奇了怪了,你们也不想想自己女婿的能力和态度能配得上真正的“好工作”吗?还有就是,当年,我们认真学习的时候,你们总是嘲笑我们是“书呆子”,现在又埋怨我们不帮忙。怎么帮呢?
这不是个案,稍微想一下,你身边可能就有很多这样的人。
贪图低级享乐,
认为奋斗很苦逼、拒绝学习
某些处于较低阶层的人为什么不愿意通过个人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懒,在他们看来,奋斗是一件无比苦逼的事情;他们最向往的就是安逸、吃喝玩乐。
我认识的一些“贫下中农”,不仅自己觉得奋斗是一件苦逼的事情,而且还努力地给自己的孩子灌输这样的理念。他们认为,高考一结束,孩子就可以“解放了”,因为“不用再读书了”。孩子大学毕业,他们希望找个轻松点的工作,“上学已经苦了那么多年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他们根本不知道,很多“很辛苦”的事情,实际上能给人带来巨大的乐趣和成就感。可想而知,如果孩子听了父母的建议“考上大学之后就不用再读书了”、毕业后去做个“轻松一点的工作”,将来会是什么下场。
“贫下中农”身边的大环境可能确实不怎么好,没有太多干事业的机会,但学习的话,其实是不受外在条件限制的。现在网络资讯已经无比发达了,想学一些东西很容易,并且学习都是“零成本”——对“贫下中农”来说,时间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可很多“贫下中农”依然把闲暇时间都花在喝酒和打麻将等娱乐上了。
拒绝学习带来的一个恶果是,面对一些错误信息,他们缺乏最基本的判断力,因此会成为电信诈骗、传销、非法集资和保健品等的受害者。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几年前,看到复旦附中一位高二女生的一篇文章《什么是社会底层》,其中有几段是这样写的:
“底层,就是不会思考的人,倒不在于社会福利如何,有没有钱,你有知识,会思考了,你就不是底层人民了。
“成天大鱼大肉,喝完小酒唱完小曲,回家睡觉,第二天起来,公司出事了,没关系,手下有的是人,打发他们去办就可以了。靠着先辈的祖坟,坐吃山空。
“成天游手好闲,没有文化,只会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被抓起来了,没关系,小偷小摸,五年后,老子还是一好扒手!
“成天尽说些歪门邪道的东西,东家长西家短,淘宝微博随便逛的‘干女儿’们。
“成天安于现状,不谋求发展的。翘着二郎腿,却怎么也不肯去拿本书看看的,他们说自己是安逸享乐却只是乐怎么也安不了,说这话是因为自己没底,虚,却又好高恶劳。”
这个列举,不是很完整,我再加一类:对工作和生活毫无激情,只知道抱怨现状不好,牢骚满腹,只知道羡慕别人的收入高生活好,而自己却不去努力的人。简言之:不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人,是永久的“社会最底层”。
西方政治学理论中有一个词叫“奶头乐”,意思是,贪图安逸娱乐是人性的弱点,于是,精英阶层就故意制造出一些垃圾的娱乐文化,希望中下阶层去“娱乐至死”。结果,中下阶层果然中了圈套,深陷于各种低级娱乐不能自拔,这样,阶层就被固化了,精英阶层也可以高枕无忧了。
前几天,还有其他作者也在文章中指出,一部分人自甘沉沦,对那些积极奋斗的人来说其实是一种福音,因为竞争压力大大地减少了,脱颖而出更容易了。
“贫下中农”容易掉进“奶头乐”陷阱的本质原因在于,自制力太差、管理不好自己的欲望。通常来说,自制力差的人同时还存在时间管理能力差、拖延症、专注度不高、耐心差等问题,这些缺点都会影响他们在事业上取得进展。
对了,差点忘了补充一句:“纨绔子弟”这个词好像已经过时了。我遇到的那些家庭出身比较好的朋友,都特别努力,甚至是比纯粹的寒门子弟更努力。
渴望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要想毫无后顾之忧地享乐,就需要一定的钱,于是,“财务自由”这个概念就派上用场了。
有一次,一个读者问我:“等我财务自由了,是不是就不用工作了呢?”我没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如此迫不及待地要财务自由呢?财务自由之后,你打算去干什么呢?”
财务自由当然是好事,但财务自由并不是终极目标,而只是我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理想的一个物质保障。比如,要等财务自由了之后去环行世界、开阔视野,或者是去做公益。然而,如果并不存在这个“更高层次的理想”,那财务自由就毫无意义了。
财务自由的前提是,有真正的爱好——你愿意为之而生为之而死,视为生命存在意义的东西。否则,财务自由之后你打算干什么?
智慧一点的人,是打算财务自由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去读书、旅行或做公益,对这种人,我真诚地支持他们早日实现财务自由;但更多的人,他们追求财务自由的目的就是“以后再也不用工作了”,他们挣大钱的目的是以后可以整天睡大觉、吃喝玩乐,并且还是比较低级的吃喝玩乐。
对“财务自由”有这般“不体面”的渴望的,一般都是“贫下中农”和他们的子女。我相信,真正成功的企业家绝不会给孩子灌输“财务自由了,不用工作了”这种理念。
任正非都七十多岁了,每天还那么拼,你们才二三十岁就渴望着财务自由之后去睡大觉,你们好意思吗?
渴望一夜暴富
靠踏踏实实上班或做正经生意,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财务自由”,于是,很多人就开始动歪脑筋去追求一夜暴富了。
如果一直呆在农村,没在城市“见过大世面”,倒还好;特别是那些刚进城不久,有了新的参照系,在攀比之后变得更加焦虑的人,会更加渴望一夜暴富。并且,他们只看到别人表面的风光,却看不见别人背后流过的汗水,便天真地相信,财务自由真的是可以实现的。
中下层对一夜暴富的强烈渴望,让各路骗子有了可乘之机。于是,电信诈骗来了、传销来了、非法集资也来了。
春节回家,听我堂弟说,我们那边(甘肃农村)也有不少人在玩互联网金融。我堂弟现在也缺钱,想试一把,我毫不留情面地对他说:不要贪婪。我们普通人,永远不要想着去追求暴利,因为,有技术含量的暴利,都轮不到我们这个层次的人;能轮到你的暴利,肯定都是骗子!
这两年,我开始对“财务自由”这个词深恶痛绝,因为,传销和非法集资等打的招牌一般都是帮中下层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
功利心强,不能马上见回报的事不干
追求财务自由,是急功近利的行为。事实上,穷人不仅更急功近利,而且还更加功利。
以我有限的观察来看,穷人跟富人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舍得观”的不同。富人大都很舍得投入,他们做投资,哪怕是十分清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回报,甚至是付出最终会有极大可能“打了水漂”,他们仍然愿意去投资;而穷人则特别容易患得患失,对一个小小的投入,都会斤斤计较于有没有回报。
富人是只要自己觉得那个方向对,就肆无忌惮地去做了,而并不苛求结果一定要怎样怎样;而穷人则是,哪怕方向是对的,但只要结果出了差错,他们也容易陷入自我怀疑。
这里的“投资”或“投入”,既包括在产业方面的投资,也包括在知识、人脉等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穷人请别人吃过一顿饭,还在埋怨对方老不回请、不埋单,但富人可能这样吗?富人并不希望每一单投资都有回报,他们更愿意遵循“大多数法则”(就像保险公司一样),只要总账不亏就行了。
前段时间“清华毕业生买不起房,买学区房还有意义吗?”的话题很火。我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是:对上层家庭来说,这完全是个伪问题。因为,对于较高阶层的人来说,买学区房让孩子有机会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进而成为更好的人,这就是最终的目标;他们不一定需要通过考个好大学来“找个好工作”(收入高的工作)、买一套房子、娶个媳妇。
对较高阶层的家庭来说,通过教育投资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这个目标要凌驾于“找个好工作”之上。但这显然已经超过了中下阶层所能理解的范围。这也恰好反映出中下阶层连对教育的投入上都是急功近利的。记得我大学毕业前的那个寒假去一个初中老师家聊天,谈及对当前状态的眷恋,我说了句:“真想一直在学校呆下去。”可这老师却对我这种想法嗤之以鼻:“你都不算一算这些年花了你爸多少钱了,你还想呆下去?”看来,赶快出来挣钱才是正道。
在职场上,缺乏后勤保障的寒门子弟也会更急功近利一些。他们常常为了每个月多拿三五百块钱的工资就频繁跳槽,结果,几年下来,既没有形成在专业知识、资源方面的深度积累,也没有挣到钱。这确实让人挺心酸的。
缺乏反省能力
因为第二条说的“拒绝学习”,很多处于较低阶层的人都缺乏反省能力,因而也就很难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更加难以改正。
他们缺乏反省能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实社交圈大都是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缺乏“高人指点”。
并且,即便是偶尔遇到“高人”,他们也不一定能听得进去——因为,不成功的人总是自尊心太脆弱,因此,对不同意见也格外敏感,总担心别人的意见是否定自己,所以,“听不进不同意见”是大概率事件。
总结:谨防精神状态的“代际传承”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以前可能是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家里的长辈普遍经济负担重和穿着比较“沉重”的原因,我一度认为“过了35岁就算中年人”了;后来进入城市之后,发现35岁还算“年轻小伙子”,渐渐产生了“45岁才算中年”的意识;但再往后,当我对企业家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时候,我发现,这个群体中的很多人,哪怕到了六七十岁,也仍然有着“二三十岁的朝气”。
再对比身边个别同事年纪轻轻却整天混日子糟蹋生命的现象,我渐渐得出“越往上层走,人就越有激情”。这个观点,我已另有专文论述,在此不做过多阐述。
上层与下层的“激情”,关键的区别点就在于双方如何看待“快乐”和“苦逼”。
前段时间,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段话:
“很多出国的中国人,都说欧美国家实行的是‘快乐教育’。其实因为中国人去欧美,一般只能接触到底层的劳动人民。中产阶级最多跟你笑笑。这些国家的真正精英,一般中国人接触不到的。所以,欧美精英的教育体系和平民不同。一般中国人却不知道。
“欧美的平民学校确实实行所谓‘快乐教育’。平民的孩子在学校以玩为主,课程进度缓慢。平民学校的老师呢,也是得过且过,不求学生能出人头地,反正这些学生过几年就去超市做收银员,连加法都不用掌握,会使用收银机就可以了!而精英的后代呢,会被家长塞进精英的学校,每天课程繁重,几乎要累死,还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为大学入学做准备。”
这个观点,我找对美国教育比较熟悉的朋友求证过,完全属实。结合自己平时所见,我做了这么一段总结:
在有些家庭甚至阶层里,父母与子女两代人都能从学习和工作中得到乐趣和享受,在他们看来,学习和拼事业不单是达到其他目标的手段,它们本身就是值得追求的目标,所以有动力孜孜不倦地奋斗;而在另外一些家庭里,父母与子女两代人都把学习和工作看成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在他们看来,无论学知识还是工作都是苦逼的,如果能早点“财务自由”就可以不学习不工作了。(是,工作性质不同,有的工作,可能无论换做谁也会觉得苦逼,可是,学习呢?为什么有人觉得有意思但有人觉得苦逼呢?)
精神状态上的差距导致两个群体的整体(文化素质、收入水平与社会地位)差距越来越大,并且,前者陷入正向循环,而后者陷入负向循环。可以说,精神状态的“固化”和“代际传承”,比阶层固化更可怕。
为了使上述观点更加简明清晰,我根据精神状态把人划分为“精神状态较好的阶层”和“精神状态较差的阶层”,再以“收入和社会地位曲线”为横坐标、以“精神状态曲线”为纵坐标,做出了下面一张图:
处于第三象限的人数是最多的,他们也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
还需要补充两点:
1.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所处的社会阶层之间有因果关系,但谁是因谁是果并不能一概而论。可能是因为身处于不利的社会阶层导致了精神状态差(屁股决定脑袋),而精神状态差又发过来强化他们在阶层分化中的不利地位;也可能是,当大家在经济上的起点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他的精神状态就比较差,从而导致了自己在阶层分化中的不利地位(脑袋决定屁股)。
2. 精神状态跟学历没有必然关系,但跟阅读层次有明显的正相关。也就是说,那些高学历但已经不怎么读书的人,精神状态未必比一个经营果园的农夫好;而那些低学历但阅读习惯非常好的人,则大都有很好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