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生气,心里依然平静。
人到了这个岁数,不管听到什么言论,遇到什么坎坷曲折,都能做到不激动,而冷静地进行思考,使自己的情绪顺应客观环境,顺应事物规律,学会不暴躁、不气馁、不悲伤、不退缩,达到宠辱不惊、始终如一的境地。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人生;六十岁的人看透了生命;六十岁的人看透了名利。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人生。
人生就是三个时期:从出生到走向社会之前,是学习各种知识,学习本领,学会做人,这大约到二十岁左右为一个阶段,我称之为生长期;
二十岁左右工作到退休,这四十年左右是工作阶段,为社会做贡献,为家庭做贡献,赡养老人,抚养子女,我称之为贡献期;
从退休起,从以社会角色为主转到以家庭角色为主,享受养老金,享受子女的抚养,我称之为收获期。
六十岁的人,明白了这些,就乐于接受这个现实,他们清楚知道,每个年龄段的人就应该有那个年龄段的人应有的生活。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生命。
生命,生命是有生才有命,生决定和影响着生命,所以六十岁的人,好好生活是最重要的。
健康快乐地生活,不但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也是对社会一种贡献,起码可以减少医药资源的消耗。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自己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大于向社会和他人的索取,你做到了,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名利。
在工作时,所从事事业中的角色,决定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退休了,相应的角色也变化了,从以社会角色为主,转变成以家庭角色为主了,相应地把原有的角色还给了社会。
例如,你工作时是什么处长、科长、主任、工程师、教师、医生......
退休了,就一个称呼:退休人员。
至于利,你退休后的养老金必然少于在岗位时的薪酬,根据自己的收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就是了,再多的财产,当你离开人世时,也都留给子女了。
唯有身体是自己的,你生病了,别人替不了,你健康快乐,别人也左右不了。
六十岁的人,经历了岁月的打磨,经历了曲折和挫折,留下的只是人生足迹,成就的却是自己丰富的阅历、涵养、修养。
六十岁的人,是人生中的晚秋,他的生活脚步慢了,却可以细细品味人生,欣赏人生旅途中各种景色,享受于向社会提供自己辛勤劳动后的成就感中,享受于无忧无虑的轻松生活中,享受于品味酸甜苦辣的回忆所带来一番别致感觉中。
六十岁的人,是人生的晚秋,但只有晚秋才有它与众不同的风采。